【古道人生】曾遭亲戚白眼相看的他 因何成巨富?

作者:泰源整理
精致的观赏玉器背后,有许多的人生故事。(赖瑞/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482
【字号】    
   标签: tags:

平日作人做事不贪不取、一尘不染的人,对人存一份厚道、一份好心的人,可能在经历人生坎坷之后,得到丰厚的回报,来看看,历史上发生过的两个这样的故事。

清朝时,安徽桐城人刘丹阶先生,到了四十多岁时还很穷困。他有一位亲戚,在广东制军署(制军:明、清时期总督的称呼)主管草书信事,于是前去投奔他。到了之后,惨遭白眼,不肯代他谋划一席之地。不得已,他便借住在光孝寺中。

寺中方丈老僧,一见到他,就很器重他。当时,有某制军十分崇敬信仰佛法,每月必定来到寺中,顶礼拈香,行礼后与老僧在竹院中清谈,藉以消遣。有一天,制军又来到寺院中,正赶上倾盆大雨。大雨整天下个不停,让制军和他的手下侍从,不能返回官府。

老僧于是准备了斋饭款待。制军在小饮间,有些觉得寂寞、无聊,对老僧说:“这里有没有可以谈话的人吗?”老僧说有位寓居寺中的刘先生。

制军立即让仆人去将刘先生请来。没多久,仆人回来复命道:“刘先生认为自己是客居异乡客的贫寒读书人,怎么能和当代巨公平起平坐呢?他推辞不敢来相见。”制军说:“礼贤下士,是我分内应做的事。不受拘束的士人,怎么能叫他来就来呢,我应该亲自去见刘先生。”于是麻烦老僧带路。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热络,随即邀请他到禅房,畅饮欢谈,尽欢而散。

第二天制军就邀请刘丹阶到官署中,予于特别的礼遇。当时在粤东各大官,如督抚、将军、税卡上的差官,每年按照惯例都要进贡玉器。先前办理过的人,每次办理多有不妥之处,因此不能让皇上称心。制军便将此事专门委任于刘丹阶。刘丹阶天资聪明,阅历深邃,更加显得办事干练。他领到办理的经费一尘不染,全都用来购买良玉,聘请能工巧匠,尽心讲求样式,因此,不仅报价便宜而且物品优美。

玉器呈贡上去之后,天子容颜大喜,赏给制军荷包(朝服的佩带物)和扳指(套在右手拇指上的玉指环)之物,这都是得益于刘丹阶之力。而制军也自我夸耀能发现人材,对他愈加刮目相待。将军、税卡上的差官等听说此事,也各自把进贡玉器之事相托给刘丹阶办理。刘丹阶办理得既已熟练,更加精益求精,数年以来,凡经他手呈进的玉器,屡屡让皇上称心。

各大官吏都认为他是个人材,想为他们捐纳一个官职。但刘丹阶极力推辞,说:“丹阶自认为是一介寒儒,不是当官的人才;但自问在经商方面,一向有所研究,如果各位大人肯提拔,则现在某处洋行,因亏本而停业,我愿意顶替,以作糊口之计。”

清朝晚期与海外往来贸易已经兴起。图为上海怡和洋行大楼(公有领域)

大官们答应了他,于是为他入奏皇上。于是刘丹阶开始经营洋行的生意。其它各洋行因为他的资本有限,私下都暗中笑他,说他是支撑不下去的。

谁知不久之后,他的生意得到了更大的转机。一个曾经与这个洋行前手做过贸易的洋商在其本国病死,死前他留下遗言,告诉儿子说:“我还欠广东某洋行本金加利息共五百余万两银子,你断然不可让我做负心人,你务必将钱归还给他们,希望以后再做贸易,可以取信于中国,不要被同辈人看不起。”

洋商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渡海而来,将所欠本利一并归还给刘丹阶。那个洋商回国是发生在十多年之前,洋商一去不回来,洋行多次展转替换,账目已经不能查清,但洋行的名称依然未换,所以最后接手的刘丹阶才能得到这笔意外之财。从此以后,刘丹阶经手的贸易,没有不顺利的。就这样,做事不贪不取、一尘不染的刘丹阶,当初虽遭亲戚白眼相看,后来却成了巨富。

下面再讲一个:“善德之好报”的故事:

棉花传馨。(Shutterstock)

乾隆初年间,有一叫钱馄的人,住在无锡城北门外,用几百两银子开了个棉花庄,用布来换棉花,以此作为生计。邻居有位少女,年纪大约在十三四岁,出落得娇艳绝人。她常常来用布换棉花,钱馄经常多给些她棉花,女子也微微觉察到,然而两家并无其它念头。

不出二三年,钱馄的生意不仅赚不到钱,连本都亏损了。不得已之下,他停业关店,流落到京城十多年,贫病相连,像乞丐一样。一天,他在西直门外行走,忽然看见有一车马队迎面行来,仪仗和随从的人员很多,在一辆朱轮、绿帷幕的大车中坐着一个女子,头上戴满珍珠翡翠。钱馄远远地望着不敢靠近。

那个女子也看见了钱馄,注视了很久,于是喊仆人召他到车前来,问道:“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呢?”钱馄浑如梦中,不识眼前的女子是谁了,只是口头上答道:“是是是!”不敢有其它言语。女子命令随从牵来一匹马,让钱馄坐上,让他跟随着她进了城。到了一座朱门大宅,女子进入内室去了。原来她是某王府的侧福晋(清朝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称福晋)。

不一会儿,侧福晋派人把钱馄召进来,对他说:“我就是你以前的邻居某女子,当初我在你那里用布来换棉花,感受到您的厚德,所以今天召您进来府中。”于是认他作表兄妹,让他得以在王府中出入。

不出三四年,钱馄就得到了几千两银子,进入府中充当誊录官。后来经过评议考核得到县尉的职务,不久升任内黄县县令,再升为直隶河间府同知(知府的副职),此是善德之报啊。

资料来源:《妙香室丛话》、《北东园笔录》@*#

─点阅【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 浙江海宁地区有一姓查的人,在科举考试上一直很不如意,考到了四十多岁时还没有考上,家中十分贫苦。有一天,他来到了关圣祠祈祷,随后求得一签,签诗中有“南贩珍珠北贩盐”一句,于是打算放弃科举考试,进入都市去经商。经商无着,因缘际会,因为帮助了他人,助成了他的事业。
  • 王皇后与永历帝感情非常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将风雨飘摇的南明苦苦撑了十六年。示意图。(公有领域)
    一个书生遭丧父之痛时,未婚妻被改嫁,赴考之日正是他失婚之时。后来他幸逢贵人,竟然帮他找回了未婚妻,挽救了婚姻。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 何医生给两人病情相似的人开了同样的药,结果却大不同。他茫然若失地说:“今天才知死生在命,不在药的功效,也不在医生的技术啊。”从此闭门谢客,许多年不再谈医术了。
  • 粤语中有这样一句方言:“财来自有方,唔使咁彷徨。吃几多,着几多都系整定噶。”意思是说:一个人发起财来自有它的方法,无须你煞费苦心地去筹谋。吃多少,穿多少,用多少,都是注定的。本文的故事就能反映出这一点道理来。
  • 成公为人耿直,性好善良,老了就在水边建了一座茅庐,以捕鱼为生。有一天,天快黑的时候,有个穿着湿衣服的人,哭泣着走来,成公以为他是个掉落水中而爬上来的人,于是就叫他进来,准备办了酒饭,要招待他吃一顿,暖暖身子。后来这两“人”发生了一段“超人”而感人的故事。
  • 父亲欠下巨债忧闷丧命导致家庭变故,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和母亲被骗入“瘦马家”,等待她的是养肥后被出售的命运。直到“买主”来“挑货”那一天,她才豁然明白!面对艰苦余生,她怎样选择?屈从偷生?还是“宁做乞丐而死,而不受辱而生”呢?
  • 乱世中,有人看似强盗,却是地道的好人;有人看似好人,却是真正的强盗。看故事吧!
  • 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王猷定说:“古往今来,因为琵琶弹得好而闻名于世的人多了,可没有一个人能与汤(应曾)先生相比!人如果没有至性,情感就不会深入专一,那怎么能流传后世呢?”汤应曾弹奏琵琶怎般地感人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