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光: 碎片写作(组诗)

杨春光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4日讯】

碎片写作(组诗)

母 语

站在支架的两边
我把母乳
紧贴在墙上
窗外的电源
飞速地形成文字
这几天
乌鸦在狂叫着死亡

这几天
汽球一直是一个人的自行车
轮胎成为他人的漏体
咕嘟咕嘟的
房顶上的雨
大概像筷子那么长
从盘子里往下漏
水是沉默的胡子

究竟是谁有了地板
有了手套一样的机会
是谁把孩子像水一样泼出去
随后就再也看不见他的成长了

雨水情况

雨水越来越大
我不知道雨水究竟要干什么
雨水从顶上漏下来
滴在我的纸上
无限地扩大

我在床上
把头发插在地上
头发顺着雨水的姿式
长成一根根木棒

雨水灌满一个瓶子
浸湿我的床单
由于雨水越来越大
今晚断电

知识分子

我每年放假回老家
都注意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问题
与农民讨论1+1=8
农民最喜欢我是空房子主义
休息
聊天
说粗话
冲着房顶上的麦克风喊
世界
我操你妈
你妈等于八!

反神话

有几个人
天天制造麻烦
把木头插在地上
木头长成一把铁棒
另一些人
就抡着铁棒
打自己的脸
脸肿了
住进医院
一年没见拉屎

反经典

我父亲的皮鞋穿在了一根草棍子上
我母亲为此打了他一个耳光
我老婆则把儿子的毛衣织了十年
儿子上学后
称自己是这个时代的父亲

碎片写作

我坚持每天进行碎片写作
每天早晨撒一点尿
每天有一点小事情发生
每天都有人经过这里
看我写作
看我怎样把双腿叉开把偌大的纸张随便往大地上一铺
等太阳晒下来
那上面只有一点尿碱
并没有什么
一张空白纸上
并没有文字
只是人见人懂的男人图画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一日于盘锦蓝屋子。@(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是一个关系到21世纪中国先锋诗歌能否走出上一个世纪90年代的低谷并承接诗歌继续革命重任的关键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任何“渴望回到个人、回到一种不被人注意的词语的黑暗中”的想不“介入”之“规避”的投降主义想法,这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极为“谎谬”而且亦是行不通的。
  • 为了“诗歌的纠正”,接下来,王家新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希内”:“因此,我愿继续以《1969年夏天》的为例,进一步考察希内是如何置于(而不是避开)各种压力和要求下实现这种‘诗歌的纠正’的。”王家新在此先是提出并似乎是肯定了这样的“要求诗人肩负起社会责任,要求诗人‘站在受压迫的一边’,代表‘沉默的大多数’,要求诗人表达他们‘共同的心声’,要求诗人为时代或民族‘代言’而不是从集体行军中溜掉,等等。
  • 后现代主义诗学有着强烈的本体论怀疑特征。这种怀疑特征标定了那种现代主义式的“超越”成了问题。对于诗学,“向上”的形而上学宣告破产,“向下”的形而下学成为现代的亟迫现实语境。所以,“超越”现实和“干预”现实谁个更切近现实乃不言而喻,而且一切“超越”的向度成为一切“干预”的材料为“向下”的拓展标定了共同努力的操作新方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本体论怀疑论是建立在现代主义对自我和历史的怀疑的有其自在承续性的基础上的。但为什么现代主义的怀疑论(主体怀疑论)又是未完成的怀疑革命论呢,而历史地留给了后现代主义的怀疑革命论来解决呢?结论正在于此。
  • 生命中曾有过一段写诗的岁月,但已是“此情已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仍记得,那发表生平第一首诗的收获是如海涅吃了上帝的糖果的喜悦,那份五元八角钱的稿费单自然是我第一笔稿费了。
  • 我认为自黄翔、北岛、食指、顾城、廖亦武之后,中国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诗人了,也没有什么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了。凡在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的重重打压之下,能冒出头来的诗人,皆非真诗人。什么官方诗人民间诗人、什么官方诗刊民间、地下报刊,近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什么“沈韩之争”、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枭眼冷冷看去,皆一丘之貉耳,已成名或未成名、已党用或未党用,皆诗匠、诗奴耳。
  • 阳晓明,笔名任明、镜湖、耀阳、渊浑等,男,33岁,大专毕业,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青年诗人,拟一生为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战。地址:中国当代为自由和民主而战作家联盟会。电话:8964。
  • 当《洗脑时代》的后现代解构之刃刚刚切开腐败诗坛的鲜红的伤口并已产生了巨痛淋漓的震憾回响时,又一道拨开《黑太阳时代》的雷鸣电闪即在中国昏昏沉沉的21世纪初叶于诗坛子夜的上空猝然升起,并将划然炸开而去……
  • 杨春光
  • 杨春光情敌(组诗)
  • 杨春光: 片断(组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