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死》在黑暗中坚持发光

陈柏年
font print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

《穿越生死》——冤狱‧迫害‧流亡纪实
这是一本理解史上最大冤狱最好的书。
这是一本揭露当今中国大陆媒体与司法系统不为人知的一面最好的书。
这是一本令人明白高洁的人格与意志如何在黑暗中坚持发光最好的书。
这是一本呼吁国际正义与人权发挥所有力量,作出正确抉择最好的书。
这也是一本以生命与真理铸成的道路,昭示人类新希望的最好的书。

故事的主人翁――王玉芝,自小生长在松花江畔。亲眼见证文革对父亲的迫害,经历了艰苦失学的六十年代,终于熬过一切,与先生靠着经营电脑公司白手起家,成为银行大户。就在她拥有兴旺的事业以及幸福的家庭,以为已经盘据人生的高峰,却因为股票狂跌而有了峰回路转的曲折,使得王玉芝心志消沉、疾病缠身,徘徊在生命的谷底。向来与各种信念无缘的她,开始接触并修炼法轮大法。
如同全球上亿个修炼者一般,法轮大法的法理神奇地打开她被世俗尘封已久的心,将她的生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康庄大道,而她的健康、智慧、家庭与事业也都更胜于前。然而这前半生的大起大落并不足为奇。就在一九九九年,当她的事业臻于巅峰时,江泽民动用了整个国家机器,将纯正修炼与广受全国欢迎的法轮功妖魔化、政治化,全面血腥迫害善良的法轮功学员。而王玉芝生命中真正撼动人心的故事,才正要开始……

生活在台湾的人很难理解大陆江氏集团对法轮功学员的残酷迫害。倘若翻阅《转法轮》这本书,就会明白他在最粗浅的层次上,是教人如何做一个好人、圆融自我提升与群体的关系。“真、善、忍”的法理对社会有稳定祥和的作用,与政治完全无关。

二○○一年十一月,来自十多国的三十六名西方法轮功修炼者,来到天安门广场和平请愿。临行前他们说:“法轮大法充分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最最纯净而璀璨的文化。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向往着人的自由和解放,然而这种解放来自于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法轮功教给了我们这一过程。”――法轮功精深的法理与内涵,的确是当今中国人最大的骄傲,以及全世界最值得企盼的希望。

然而此种袪病健身、净化人心效果显着,合法盛行于全球六十多个国家,荣耀中国的传统功法,竟然只因为江泽民个人出于妒忌与猜疑的心态,在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日,一意孤行地发动镇压,残酷迫害无辜的修炼者。至今为止所肇下的千古奇冤、惨绝人寰的恶劣暴行,不但骇人听闻,并且除非亲身经历者,外人无法想像。

然而更难令人理解的是,成千上万和平、祥和的法轮功学员,在强权之下仍然不畏丧失身份、工作与生命的危险,前仆后继地要向当局与世人说真话、坚定表达他们的意愿,什么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善意与热情,这样的精神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完全打破中国群众“冷漠世故、狡猾势利、因循苟且……”的一般形象。

而王玉芝正是这其中的一位。

从一无所有,拾草捡柴、靠母亲在糕点厂工作剩余的残渣过活,失学的黑龙江少女,到坐拥傲人事业,有房地产、轿车的女企业家,再陷落到最黑暗的地狱,与几乎泯绝人性的暴徒相处一室,王玉芝究竟看到了什么、握有了什么,使她甘愿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散发她不变的人性光芒,无惧地穿越生死,来到我们的面前?

“我曾经很富有、曾经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就因为我坚持炼法轮功,就因为我不愿出卖天良、不愿背弃‘真善忍’的信仰,竟被江氏流氓政府迫害得流离失所,导致家庭破碎。我又有何罪?”

王玉芝坚持真理的勇气与不变的善良,是书中最令人动容的一部分。其中也道出了大陆司法讳莫如深的内幕,以及千钧一发、曲折离奇的流亡经历。她的重获自由与受到保护也正是正义伸张的象征。但愿她所遭遇的这一切不会再重演,而解除这样的悲剧,让真理彻照谎言覆盖的黑暗,是所有善良人士的心愿。@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 不一时,将出酒肴,无非鱼肉之类。二人对酌。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朱恩道:“止有一个女儿,也才二岁。”便教浑家抱出来,与施复观看。朱恩又道:“大哥,我与你兄弟之间,再结个儿女亲家何如?”施复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两下联了姻事,愈加亲热。杯来盏去,直饮至更余方止。
  •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话休烦絮。一日张孝基有事来到陈留郡中,借个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处游玩。末后来至市上,只见个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驱逐他起身。张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与他几个钱钞。那朱信原是过家老仆,极会鉴貌辨色,随机应变,是个伶俐人儿。当下取钱递与这乞丐,把眼观看,吃了一惊,急忙赶来,对张孝基说道:“官人向来寻访小官人下落。适来丐者,面貌好生厮像。”张孝基便定了脚,分付道:“你再去细看。若果是他,必然认得你。且莫说我是你家女婿,太公产业都归于我。只说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对答,然后你便引他来相见,我自有处。”
  •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桌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正是: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调。
  • 这八句诗,奉劝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韦德年长,娶了邻近单裁缝的女儿为媳。那单氏到有八九分颜色,本地大户,情愿出百十贯钱讨他做偏房,单裁缝不肯,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妇,遂就了这头亲事。
  • 话说宋朝汴梁有个王从事,同了夫人到临安调官,赁一民房。居住数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当把房钱赁下了。归来与夫人说:“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东西去,临完,我雇轿来接你。”
  • 话说浙江嘉兴府长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钟,家财万贯,世代都称员外。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话说杀人偿命,是人世间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难假,是假难真。真的时节,纵然有钱可以通神,目下脱逃宪网,到底天理不容,无心之中自然败露;假的时节,纵然严刑拷掠,诬伏莫伸,到底有个辩白的日子。假饶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于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 且说徐言弟兄等阿寄转身后,都笑道:“可笑那三娘子好没见识,有银子做生意,却不与你我商量,倒听阿寄这老奴才的说话。我想他生长已来,何曾做惯生意?哄骗孤孀妇人的东西,自去快活。这本钱可不白白送落。”徐召道:“便是当初阖家时,却不把出来营运,如今才分得,即教阿寄做客经商。我想三娘子又没甚妆奁,这银两定然是老官儿存日,三兄弟克剥下的,今日方才出豁。总之,三娘子瞒着你我做事,若说他不该如此,反道我们妒忌了。且待阿寄折本回来,那时去笑他!”正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