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果随笔】台湾女性的群居意识

鱼果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6日讯】我念大学时有一事让我好奇。每次下课的时候,总会有一群女生一起去“上厕所”。我问了好几次:为什么一个人上厕所需要一群人陪着去?厕所又不是什么危险的地方?

不过,我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又有一次,某个报纸刊出一民调结果。大学女生不运动的主因是:没有伴。第二才是怕晒黑。奇怪,去运动不是就会认识朋友了吗?怎么会因为没有伴,然后就不运动了呢?

又有一次,我到我的女朋友的学校去。结果,有几个女生尾随而来,偷偷在远处看啊看。我要和她们讲两句,她们只是一起窃笑,让我不知该怎么办?为什么一个女生交男朋友搞得好像是大家的事呢?

后来我弄清楚了:台湾的女性有一种群居性,这是自小养成的。

台湾女性的群居性造成了每个女生的调调都差不多。走在台北街头,我真分不清这个女生和那个有什么不同。从服装、发式、化妆与体型,从言谈举止到关心的话题几乎都一样。因此,她们做的事也很容易预测。

有一次在南韩首都汉城(现改名叫首尔),我看见几个女生在保养自己的溜冰鞋,不仅拆开来分解,还自己上润滑油。而几个一起溜冰的男生在旁边闲聊。

这个画面要是换到台北,怎么也不可能是女生保养溜冰鞋。我观看良久,觉得韩国女性具有一种独立性格,这是我不曾在台湾女性身上看到的。

我有一阵子工作的地方几乎都是女人。她们大概忘了我是男人,我自己却还记得我的性别。我最宝贵的是亲身观察到女人(台湾女人)的团体运作是怎么回事。

首先,女人要求情感的认同,很重视团体的归属感。(因而容易形成小团体)其次,女人很容易把不同的意见当成“不满”,亦即代表你的不认同,然后你就会被排斥。第三,女人重视你的态度甚于你的想法。(所以,说服女人要先由态度入手)

所以,女人常常会互相称赞(虽然她背后常常有另一种说辞)。所以,称赞是女人打招呼的方式。其次,女人常常关心你的情感,也容易向她认同的人宣泄自己的情感(男人常说这是长舌妇),其实这是女人交流情感的方式。

说了那么多,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台湾女性的群居意识倒也不是坏事。不过,有一点很值得女性朋友注意。

有一回,某个大姊(年近四十)谈起她的一生。她说她二十八岁时追求者不断,不过约莫三十岁后就乏人问津。她怪罪于男人喜欢年轻的女性。听其言语,无非是台湾不婚女子一族的论调。

我问她,那么您平常都和哪些人交往?她说,也都是一些姊妹们,反正大家也没结婚。我又问,那你们都聊些什么?她就没多说什么。不过,她提到一点,“有时聊一聊谁最近结婚了”。

我说,大姊,你上了当了。你没嫁人是因为你长期泡在这群姊妹淘里说男人的坏话。这只能使你远离男人,无助于结婚。她忽然了解了什么似的,然后说,那要怎么才嫁的出去?我说,你要离开那群不婚的女人,忘记那套不婚的理论,然后主动去认识男人,积极地朝向把自己嫁掉的方向前进。

然后,你那群姊妹淘就会来讨论你婚姻。她说,她没想过。我说,你就是被台湾女性的群居意识所害。

她说,当年二十八时,她认识最后一个男朋友。后来也是因为她的那群朋友们说东道西,然后她觉得那个男人不是东西。我说,结果是什么?你要自己去判断,听别的女人的,你怎么知道女人藏着多少心在里面呢?

她说,她从未想过。有这么严重吗?

我说一个不婚女性的故事。那是发生在日本。一个未婚女性退休之后,然后交了大笔的钱住进一家老人安养院(都是女人)。结果,她不知怎么地被院里其他的女人排斥。后来,她实在住不下去了,宁可损失大笔的费用也要搬出去。院里有个女人告诉她:你知道大家为什么排斥你吗…?她说不知道。那个人说:因为这里都是老人,只有你的头发还是黑的。

女人与女人之间有某种很奥妙的情结存在,有后有机会再谈。本文所提到的女性的群居性以及所衍生的互动模式常见于古代皇帝的后宫。

由男性观点研究纯粹女性的团体有一本名著《红楼梦》。笔者也以此为主题,尝试写了连载小说《508寝室的月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