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文选:冰凌花又要开了

天使
【字号】    
   标签: tags: ,

春天又快要到了,故乡的冰凌花也快要开了。

每年春三月的时候,冰凌花会开满家乡的山野。那花开起来是很普通的,闻不到香气,但,她就盛开在冰上,在那不可能开花的地方,奇迹般的怒放着。

冰是寒冷的,其它的花都不能开在冰上。梅花是傲雪的,但梅花也不可能开在冰上。只有冰凌花,年年岁岁,春要来的时候,她都傲然的在冰上绽放着笑容。绽放着的,是阳光的颜色,春天的颜色,喜悦的颜色,新生的颜色。

每年春天快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攀上故乡的山,去看冰凌花。她若是开了,春就要来了。

我喜欢那开在冰上的花朵,因为她是报春的使者。

这报春的使者,在预示着春将来临,微笑着在冰上绽放,谁敢说冰上不能开花呢?

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北方冬天的严寒,在冰凌花开的时候,终于要褪却了。严寒在冬天里的嚣张,化做了一副冰销雪融,泥泞惨淡的无可奈何。

冰凌花要开了,再冷还能冷到哪去呢?任凭冬再冷酷,也挡不住时光的脚步。冬天不想走,可春天就要来了。

身在他乡的我,在这四季鲜花常开的地方,是感受不到故乡冬天里那份沉甸甸的寒冷的。

而此时,我忽然的忆起,在遥远的故乡,又快要到冰凌花开放的季节了。何时能回到故乡,在春天快来的时候,去看冰凌花呢?

我想,这样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

冰凌花又要开了,盛开在我思念的心头。

──转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是玛雅人的故乡,也是玛雅文化遗址之一。现在在半岛的密林深处仍可见到玛雅人的城市遗迹,有雕刻精美、造形生动的神像,往日的祭坛、住宅和其他场所依稀可辨,还有镌刻着古老文字的石头。
  • 约翰‧斯密斯是一个慈善家,他每年都捐赠出巨额的慈善款。一次,有位记者问他:“斯密斯先生,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每年都要投入慈善事业?”他沉吟片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 在科学上有一个关于分寸的定论叫黄金分割,德国的科学家刻卜勒则称之为神圣分割,就是最具有美学价值的比例,也就是我们人类的视觉感到最舒服的造型。其实在生活当中,黄金律几乎无处不在。旗帜的长宽,人体上下部的长短,窗子的大小,一天当中气温冷暖的比差,甚至阳光的强弱,都有一个科学的定律在发挥作用,这也就是人生的分寸。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仙笔下的笛声悠远轻细,在夜空飘荡,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

    笛子,一种美妙的乐器。
  • 有一伙猎人,拚命得追赶着一头受伤的小鹿。他们进到一处山林,看到眼前的景色,都万分惊奇。世代狩猎的先辈,从来都没有告诉过他们这里会有这么一座漂亮出奇的山林。吉祥清宁的泉水, 瑞丽的花草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参差的树木格外别致,飞禽走兽各在自己的位置自在着,祥云霭霭笼罩山峦。看到这些,猎人们都纷纷的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弃在一旁。
  • 有一天,妹妹拿着一件后背上有很大一个口子的衬衫,惋惜地说:“一百多块钱买了件衬衫,才穿了几天就不能穿了。”母亲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帮你补补看。”三天后,看到那衬衫时,我惊呆了:那不规则的口子全被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的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母亲特意在树枝下用花棉布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本来被毁的不能穿衬衫,现在便的这么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
  • “飞舞”对于人们来说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大家没有化羽的衣裳,也没有天然的翅膀,有的只是笨重的身体和永远渴望金钱的思想 。
  • 上中学时看过一部新加坡电视剧,名字叫作“我爱我家”。时隔多年,电视内容已经淡忘,可是主题歌中的一句歌词却记忆犹新:“我爱我家,家在花下。”记得自从看过这部戏以后,有个问题便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新加坡人是不是很爱种花啊?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