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人間的文字〉做給子孫賣的茶

文/王金丁
font print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

茶舖裡高高的櫥櫃置放著大鋁罐,上面的紅紙用黑墨毛筆寫著「烏龍」、「凍頂」「文山」等字樣,映在晶亮的赭色檜木長桌上,筆劃也拉長了。長桌盡頭,老茶師執起茶壺為客人斟茶,泡的是松柏坑的四季春,雖是低海拔生產的茶葉,滿室仍氤氳著茶香。

老茶師隨著清明的腳步走訪台灣各處茶山,近日才從阿里山批了烏龍茶葉回來,雀躍的展示著自己的選茶功夫,津津說著:採茶期間不是每天都能遇到好茶,採收當天最好是吹北風,好的茶葉成長期間日照時間要夠長,晒茶菁時也要有適度的陽光,進了茶舖的一泡好茶,須要天地人的配合。

高山茶具有獨特的韻味,阿里山屏障中央山脈,山勢從低海拔連綿攀高,層巒疊嶂,也是地形自然形成的茶區,這邊山坡種了茶,隔一個樹林才能見到茶園,越過一片竹林,才看得到翠綠的茶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成的氣候,終年雲霧籠罩,使得茶葉成長緩慢,因此葉片厚,膠質含量高,做出來的茶耐泡。

老茶師換了石桌山頭的烏龍,茶香使茶舖裡更為寧靜,聽他娓娓道來:「春天萬物復甦,春茶經過休眠,產量最多,但遇到春雨而延期採收,茶葉就會老化。冬茶作出好茶的機率比較高,就是因為天氣冷,少雨,少南風的緣故。而且,同一個茶山採的茶,每個師傅作出來的茶,味道也不會一樣。」

老茶師一生與茶為伍,常想起凍頂山的老製茶師談起的經驗:「做茶,要用眼睛還要用鼻子,在萎凋發酵階段,多久要翻一次,要看茶菜萎縮了沒有,聞聞看還有沒有菁味,火候要拿捏得恰到好處,最後茶菁集中到大篩裡,要抓穩時間下鍋裡炒,才能掌握香氣的最佳程度。」

他仍然讚賞炭火烘焙的傳統工法,中海拔的凍頂山茶葉適合製作重發酵的茶,用龍眼木炭烘焙,傳統茶味才會出來,他說:「凍頂的春茶做好了,放進甕裡不封口,久了也不會有鹼味。」

今年登上凍頂山時,想起以前挑著擔子在村莊間挨家挨戶叫賣的茶販,彷彿又聞到了擔子裡甘醇的茶香,那時茶販賣的多是凍頂山的烏龍茶。老茶師啜了口茶,回味著說:「在凍頂山上喝了烏龍茶,到了山腳的鹿谷街上喉底還會有餘韻。」

中國人喝了千百年的茶,傳承了悠久淳厚的茶文化,老茶師喝了一口茶,望著一筒筒的茶罐,陽光已從檜木長桌移至門口,小孫子推門跑了進來,老茶師緩緩的說:「茶是一種奧妙的東西,年年烘焙後可以久藏,又是另一種味道,陳年老茶就是阿公做給孫子賣的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遨遊名山大川後,把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化成文字則成為詩詞;體現在繪畫中就成為山水畫;將宏偉秀麗的山河縮影到家居庭園,就成為樹石藝術。
  • 散落地上的蕃薯一個個都撿回來了,小和尚們撲撲手,又跑上石階,那位小和尚回過頭來向小箭子喊著:「進寺院來看看啊。」
  • (shown)受五里坡清風客棧七然爺囑託採辦物資,海二叔趕驢車走江川,近幾年世道蕭條,人心衰敗,江川一帶引來盜賊出沒,小箭子也駕馬隨行。坐驢車上望著天空,海二叔不覺唱出心中鬱悶:黃河之水天上來啊,流向四海;咱都從娘肚裡來啊,誰也回不了娘胎……
  • (shown)「我不是說只要靜心專志,就能功德圓滿嗎?」小和尚挑起那油擔子向小箭子揮了手,轉身往山門飄去,不見了蹤影,只見幾片楓葉珊珊飄落,忽然一團團雲霧從山上飄向五里坡,整個村坊已籠罩在雲霧中…
  • 沒等七然爺開口,那樹下的老和尚已低著眉說話了:七然兄心裡的事老衲知曉,您一向行事方正鄉里盡知,既有老少英雄相助,就不必過慮了,人生戲夢一場,散戲前自會真相大白,恩怨也應了結。…
  • (shown)阿里山茶風味、品質特殊,隙頂國小的茶藝課及小小茶博士的評鑑制度,無形中將鄉土教學和品格教育融入其中。茶藝課就像是一門藝術課一樣,為資源相對缺少的偏鄉小學來說,注入一股活水。
  • (shown)早上三、四點鐘,天未亮,侯加福已到赤蘭溪、沄水溪去找石頭。清晨的溪谷露水很濃,身體都淋濕了,他卻感覺很好,能夠找石頭,還可以找靈感。侯加福創作石雕時都是用鑿子直接在石頭上打底稿,手工雕刻的作品給人的感受就是不一樣。
  • (shown)小箭子說著,從口袋裡掏出一粒碎銀子,就朝拉琴的老者擲去,海二叔急忙叫著:「不要胡鬧。」只見那碎銀子已飛了出去,眼看著就要擊上了拉琴的老者,還是軟綿綿的墜了下來,看得海二叔驚呆了,手裡的酒杯子停在嘴前,嘴裡唸著:「這是那門子功夫,這趟路可沒白跑了。」…
  • (shown)可我一生飄泊江湖,拉琴賣唱只是求個餬口,真為的是尋訪正法大道,小兄弟喜歡武功,武功自有其精巧奧妙之處,豈知這正法大道才是人間至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