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连载:如焉(82)

胡发云
【字号】    
   标签: tags:

‧55(下)

达摩在门口履行了一系列手续,量了体温,喝了药,填了表,被放行。

那达摩果然就穿着一身湖蓝色工装,挂着一只工具袋,还一本正经戴了一只大口罩。进门的时候,依然自顾自在门口换上了那双洁净的布鞋,一脸和善又狡诘的笑。茹嫣觉得,他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的,是这个时候最该来的的一个人,心里的委屈就开始涌动起来。

达摩见到茹嫣的时候,茹嫣依然两眼失神,面色惨白。达摩便笑了,说,十万火急,十万火急,见你在坛子上和人干仗,本想打电话,想想还是来好。

茹嫣无语,刚才接电话时,她已经猜到了达摩为何在此时到来。

达摩便自己倒了茶水,自己坐下,依然笑着,那笑意里面甚至有一种忍俊不禁的幸灾乐祸。仿佛大人看着孩子的一次惶乱。

达摩说,我就知道你会受不了,你看,是不?

茹嫣的委屈就更加深重,鼻子一阵一阵酸着,眼眶一阵一阵热着,仿佛只要轻微触动一下,那一江春水就会倾泻而下。

达摩说,好,现在开始,我来给你做做思想政治工作。

茹嫣终于忍住了几次都要奔涌而出的泪水,淡淡说,不用,我自己会过去。我没想到网络会这样险恶。

达摩说,哪儿不险恶?走在大街上,还会被车撞了呢。一要小心,二要不怕,三要会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坦然迎战以理服人,再就是置之不理沉默是金。

茹嫣说,我讨厌这种帖子。

达摩说,你能写,干嘛要删帖?这网上的东西能删得掉的?政府都删不掉呢。

茹嫣说,这涉及到了个人的隐私。

达摩说,这谁都看得出来呀,本来这个帖子很失分的,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可是你一时性起,倒让人家占了上风,将问题扯到别处了。你看,小人得志啊,以权谋私啊,气急败坏啊,都来了。

茹嫣听了,就不作声了。

达摩笑笑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一句话怎么说的?要做暴风雨中的雄鹰,不作温室里的花朵。你呀,见的世面太少,一点事就沉不住气了。你想想,现在你还能说话,其他人也还能说话,一个明显错大了的帖子,既然已经贴出来,既然人家已经看到,你慌慌忙忙删它干嘛?想想卫老师当初,只有别人说话的份,没有他说话的份,更没有替他说话的份,什么样的话,不都得听着?一听数十年,怎么过?一样过来了。

茹嫣说,论坛有规则,涉及人身攻击的,可以删除。经过警告不改的,可以封掉IP。

达摩说,是啊,你一边说理,一边警告,然后再封,这就有章法了,少了几道程序不是?达摩又笑笑说,几年来,一直在说程序优先,你这次就尝到苦头了。

经达摩这样掰开来揉碎了说来说去,茹嫣心里这才放下一些。她知道,其实只要达摩说一句话——没关系,让它去。她就会松快得多了。

说到最后,茹嫣终于说了那个我是狐狸精给她QQ里的留言。

达摩听了又是一笑,这些话啊,只能吓唬你小菜鸟呀!它真有这么大本事,干嘛不变个小狗狗蹲人家银行的电脑里去?成千上万地往自己账户上打钱啊?它便是调出来你那些上网记录,能说明什么?它是瞎蒙你呢!

茹嫣怯怯地问,这些它做不到吗?

达摩说,很难,也很费功夫,真有那样高超的技巧,那也是人才呢。它来跟你纠缠就太可惜了。你的机器我很清楚,我还给你摆弄过,只要你的相关软件工作正常,设置正常,我也进不来。你尽管放心好了。

茹嫣说,我有些厌恶网络了。我不喜欢里面的某些作派。

达摩说,我也这样。但是你不能说喜不喜欢网络,你只能说喜不喜欢哪个网站,哪个论坛。算了,这种小儿科道理,你自己其实都懂。本来,我想帮你助战,后来想想,这个问题你自己可以解决的。

茹嫣说,是,这样好。

茹嫣说,她只是不明白,这样一个关于小狗的帖子,何以会将对方激怒到那样的程度?不惜搬出最恶毒战法来?

达摩说,这个答案也只有你自己去找了。这里有私人情绪在里面。或许是从前论战留下的,或许是网络之外的。

接下来的一件事,就让茹嫣的苦痛与焦虑顿时变得无足轻重了。

赵姨给达摩打来电话。

达摩接听的时候,脸色就变了。

茹嫣立刻就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果然,达摩挂机后,就说了一句,卫老师死了。

茹嫣问,什么时候?

达摩说,今天早上八点。

八点,正是茹嫣为那个帖子痛不欲生的时刻。

达摩说,不能探望,不搞遗体告别,火化前,由相关部门全程封闭处理。

对于达摩来说,尽管这是一个三十年前就被正式提出来的问题,也是近几年不断想起的问题,特别是进到隔离室之后,几乎是已成定局的问题,但是一当它真正的来了,还是让人彻骨地伤痛起来。

达摩的脸色呆呆的,以往那种睿智,生动,和善与诡谲,一瞬间变成一种狰狞,如果不在这样的背景下,那脸色会真是很难看的。

茹嫣想,这样的离世,不论对卫老师,还是对赵姨,达摩,还是其他朋友,都是一次空前绝后的残酷。她不知道卫老师最后的日子是如何过的?这一次在洁白的病床上的死亡,和在阴暗的地牢里的死亡,其实是一样的。

半晌,达摩恨恨地说,对于某些人,这是一种最好的结局。

达摩说,我走了。

茹嫣问,到哪里去?

达摩说,我得去看他。

达摩说着,就有哭腔。

茹嫣说,能让你进去吗?

达摩说,我不管。

茹嫣说,我也去。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人挑起的那场战争,几乎与那个怪病同时并进,形成了内外两条张力强大互相补益的情节线,日后,当许多楼房被封或自封的时候,战争的全程转播成了孤岛生活中最好的消遣品。当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了无新意时,非典每天的行情浮动又牵动了千万人心。那个大学生的案子,也在网上一波一波地涌动,有时看着看着要熄灭了,一些不屈不挠的人们又把它顶上来。许多网页有这样的设置,就是一个帖子,排到后面了,一旦有人跟贴,便自动又回到最前面。一些为人关注,质量较好的文章,或争议较大的文章,就会很长时间排在网页之首,这也算是一种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有些帖子,人们认为好,想让大家方便看到,自己也没有更多的话说,便只跟一个“顶”字,意思是将它顶到前面。那个大学生案子的许多帖子,就这样一直被人顶着,许多人说,只要一天不为冤魂伸张正义,就一天不停地顶下去,一直顶它一万年!许多年来,许多重大事件,终于被时间淹没了,有了这一个“顶”字,人们就可以让它们永远的浮现于时间之上,浮现于遗忘之上。今后的历史,会记录下这一个了不起的汉字。
  • 茹嫣生活的这个城市也开始传出了种种说法。哪儿哪儿有非典了,哪个哪个医院死了人了。一时间就觉得嘈嘈了多日的妖魔鬼怪,已经悄悄潜入自己的身边。
    那天清晨,茹嫣带了杨延平在楼下遛,遇见了那个少妇也带了那只白色卷毛小猎犬远远过来了。两只狗便欢乐地互相迎去。杨延平闹狗闹完了,虽然依旧亲热,但已不再做那些不雅动作。
  • 前些日子,茹嫣总想着要去买蜡烛的,来了电就忘掉了。其实,她也不知道该到哪儿去买。
    茹嫣想起不久前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一对蜡烛。那是她四十岁生日那天,插在生日蛋糕上的,一个“4”,一个“0”,有香烟盒那么大小,红色的,晶莹剔透。那天,闪烁的火苗,在“4”和“0”的顶端,慢慢溶出一个浑圆的小坑。丈夫是一个很粗放的人,从前,她的许多生日,他都忘了。这一次,他竟然特意从千里之外赶了回来,进城之后,先到一家著名的点心房定做了一只脸盆大小的蛋糕,上面花花绿绿挤满了各种奶油造型,鲜花,红心,书本,小鸟,月亮,星星……像要把多年来耽搁的生日情意全都堆上去。丈夫在艺术上也很粗放,几代书香气,到他这儿断绝得荡然无存。这一点,曾是茹嫣非常遗憾的地方。说,诗书传家,你们家怎么就一点儿没有传到你这儿呢?丈夫笑笑,我懂事的那个年代,谁还敢传这些东西啊?躲都躲不及呢。
  • 临要睡了,手机响了。是梁晋生打来的。

    梁晋生说,好吗?

    茹嫣说,不好。你呢。

    梁晋生说,也不好,忙。

  • 两人回到沙发,梁晋生问,我睡了多长时间?
    茹嫣说,快天亮了。
    梁晋生说,这一觉睡得好长。
    市长说口渴,茹嫣给他沏了一杯热茶。喝了几口茶,市长就全醒了。下半夜寒气重,两人各自将自己裹得紧紧,各靠沙发一头,腿脚交错地斜躺着,像两个街头流浪者。这种怪异的姿势和放肆的肌肤之亲,让茹嫣感到很温暖,很亲切,有一种孩子般的欢愉。不知怎么,她脑子里突然闪现了一下不久前看的一部二战片子,美国拍的。其中有一段戏:在肮脏的前线阵地的废墟里,潮湿,阴暗,又肮脏。那个枪法很准的年轻狙击手,与一群一样也肮脏不堪的苏联军人和衣而眠。一个年轻的女兵与他相邻。然后他们疯狂做爱,他们穿着污迹斑斑的厚军装,两旁躺着挤挤擦擦的战友,但是他们如同在伊甸园一样,忘情地进入到一个无人之境。她当时看到这一段很暴露的戏,有一种莫名的震动,爱,或者是性,是可以这样的吗?
  • 这套衣服是丈夫生前常穿的,他很喜欢它,所以那年入秋之后,就送去洗衣店洗好,然后他就突然离世了。所以现在看来很洁净很挺刮。见到这套衣服穿在梁晋生身上,茹嫣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市长告别,他叫茹嫣别送,说这话时,他眼里有一种坏笑,意思当然是一个独居女人这种时刻送一个男人出门,谁见了都会编出一大套故事来。然后说,你知道,前段日子,我最懊丧的是什么?
    茹嫣问道,嗯?
  • 这段日子就像一出浓缩的戏剧,悲喜歌哭都堆在了一起。姐姐打来电话,说姐夫已经出院了,只是人很虚弱,她准备带他到一个清静的山区呆一段时间,好好养一养肺。姐夫的肺这次伤得不轻。妈妈也一起去。到了地方,会打电话过来。
  • 那天茹嫣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经过杀毒软件检查后,茹嫣打开了它。那是一个网址。网友间,常有互相推荐网站的习惯,茹嫣也曾获益不浅,知道了许多值得一看的好去处。
  • ‧55
    卫老师依然在医院。越来越多的人也进到那一类地方去了。好像文革的时候进牛棚。前面的人还没出来,后面又一批一批关进去。近在咫尺,阴阳两隔的感觉。
    日子过得像停了摆一样。人们一分一秒数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一个头。中央台每天下午4点的一组数字,成了大家每天刻骨铭心的牵挂,好像战时每天敌我进退的战报。
  • ‧55(中)
    从茹嫣的第一篇《儿子的成年礼》,到《一个城市的耻辱》,数月之间,跨度很大。达摩记得自己给她的第一个跟贴是“佳人文采,慈母情怀。”当时尽管很喜欢她的文字,但多少还有一些戏谑意味在里面。现在看来,这八个字似乎不够了。从《一个母亲在黑暗中的痛》,到伊战开始后的一些帖子,再到非典以来的一系列文字,茹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悟力在解读这个世界。他知道茹嫣并没有多少理论,茹嫣也从来不用借助于那些体系来观察世界来说明世界,她的方法是内省的,是直觉的,是艺术的,是情感的,是审美的,甚至是一种宗教的,哪怕茹嫣自己并没有信奉哪一种宗教,但是她的情怀里,有一种宗教精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