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中華文化有「血月」之說嗎  有教人避難之法嗎?
「血月」是純自然現象嗎?中華文化的確早有「血月」之說,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由其中展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是否得到應驗呢?
是頭飾還是化妝品?堪稱「人間富貴花」的花鈿
它是古代女子妝髮造型中的小配角,又總是變換著自己的模樣,吸引人們的目光。有時飛上髮髻,做一隻精美的小簪釵,有時停駐在眉心或兩鬢,變成各種型態的小貼飾。它不是梳洗打扮的必備步驟,卻有著點睛之筆的奇妙效用。 花鈿,一款小巧而看似不起眼的飾品,卻代表了華麗、尊貴、精緻等諸多令人嚮往的意象,將它比做「人間富貴花」再合適不過。我們就來看看,花鈿在各個朝代是怎樣一步步華麗變身的。
金輝玉質凝皓腕:中華傳統腕飾漫談
簪珥瓔珞之類的傳統首飾,總是佩戴於醒目位置,或為容顏增添風采,或應禮制彰顯身分。腕飾,則掩其形於廣袖之中,振其聲於金玉之間。其形態和精美程度,更不因隱蔽性而有半分敷衍,就像一位與世無爭的君子,懷抱凌雲高遠之志。佩戴時,它總是輕輕觸碰著臂腕,聆聽聲聲脈動,更像一位體貼的密友,讓人感到平靜而熨帖。
指上芳華 藏在戒指中的歷史
以當今的眼光看,各類珠寶首飾中,戒指應當是最具儀式感的一款配飾。無論是貴重的求婚鑽戒、婚禮上互換的對戒,或是老夫老妻日常配戴的戒指,都默默傳遞出婚姻聖潔與幸福的意味。這些源自西方的戒指文化,已經佔據我們的內心多年。
耳畔珠玉 千年流光:中華傳統耳飾漫談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簪指綰髮或妝點的頭飾,珥指或簡約或繁麗的耳飾。精煉的語言,描摹出古代女子的妝飾風華,以及那份沉靜懷舊的繾綣心曲。時光流轉,簪釵等頭飾,到如今已不多見。唯有耳畔點點珠翠光華,仍然熠熠生輝,真正成為不可或缺的閨中良伴。
《乙巳占》與新觀點:日食感應主位更替實例
《乙巳占》是唐代預言大師李淳風的天象預言大作,然而《乙巳占》日蝕占對應於現代社會,還具有感應力嗎?本文作者同時運用現代科學數據,補充了一個新觀點。
【稷下風雲】荀子三遊稷下 曾教出韓非李斯
齊國強大開明的大國氣象,孕育了稷下學宮群星閃耀的盛景。在齊國最強盛大的時期,稷下學宮學者雲集,從者數千,是天下學子最嚮往的文化聖地。大約在齊宣王晚年時,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風塵僕僕從趙國來到了高門大屋的學宮外。
【稷下風雲】陰陽家鄒衍盡言天事 聲震諸侯
大儒孟子之後,稷下學宮突然出了一位奇人,帶來一套高深莫測的學說。他常常向人們闡述弘大不經、怪誕離奇的觀點:「開天闢地以來,社會按照五行相勝的關係更替、循環,比如虞屬土德,夏屬木德,商屬金德,周屬火德。每當一個朝代將要興起,上天會降下祥瑞昭示於人。」
蘊藏文人逸趣的藏書樓
小小樓閣,典藏萬卷書籍;方寸天地,包羅千載文明。藏書樓,即古代文人珍藏圖書典籍的地方。在塵世間某處安靜的角落,它默默地存放著浩如煙海的累累書冊,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著作之富和詩文之盛。它更是富有生命力的,孕育了一個個書香世家,以及歷史上數不盡的風流雅士。書中自有黃金屋,家有萬卷藏書者,便擁有了人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稷下風雲】遊稷下三十載的儒學大師孟子
齊都臨淄外的稷下學宮,創辦三十餘年,歷經三代君王,已成為諸子薈萃、百家爭鳴的主要舞台。齊國這個東方強國,也一躍成為學術中心。此時,各國名士接踵而至,一睹學宮風采,甚至作為學宮的一員躋身朝堂,向齊國君臣推行自己的學說和政治主張。
藏用結合 傳續文化——古人的藏書精神
古老的中華文化傳續至今,離不開先賢嘔心瀝血的錦繡篇章。這些經典作品,經過歷代流傳、各地輾轉,終於完好地保存至今,架起我們探究歷史、對話古人的橋樑。這一切,更要感謝千百年來從未間斷的藏書活動。古時候的藏書人,主要是飽讀詩書的文人士大夫,這就註定了藏書不僅僅是一種風雅的文化現象,更是古代士人的一項事業,寄託了他們的志趣和理想。
【稷下風雲】元老淳于髡奠定稷下輝煌
田齊桓公之後,齊威王繼位。雄踞東方的齊國,並未因為新君的執政而面目一新;稷門之下的學宮,也未實現它真正的價值。就像是黎明前的暗夜一般,田齊第四代國君——齊威王,是以一個飲酒作樂、不理朝政的昏君形象登上歷史舞台的。
清明節:生死敘舊 東坡點亮十方無盡燈
「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留在詩集中的生老病死的人生,幾度交織著寒食、清明的時空經緯,展現予人清明又厚重的感悟。
【稷下風雲】學術殿堂應運出世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古老的中華,水是生命之源,亦是文明之源。有水的地方,總有一段段風流倜儻的高情雅事,讓人心馳神往。比如逝者如斯的水調歌吟,少長咸集的曲水流觴,新科進士的曲江盛宴⋯⋯
遙相輝映的東西文化:老子與蘇格拉底
在見到一些人蠅營狗苟,盤算如何賺取更多,而另一些人爭相搶購廉價的商品時,蘇格拉底有感而發道:「知足常樂者最富有,因為知足本身就是財富。」老子拈鬚微笑道:「是啊,知足者富。」
國色風華:中華傳統顏色之美
月白是哪一種白,雪青又是怎樣的青?秋香為什麼有色又有味,十樣錦的風情又該去何處找尋?傳統的中華顏色,詩情畫意,活色生香,儼然是一個個靈動而典雅的生命體。它背後所承載的,是流轉數千年的文化意藴和審美趣味。
辛丑年尋天機 一甲子前的大事巧合對應
話說歷史是重複的,中國五行學說也有預示,辛丑年的歷史相當如庚子年一樣有其循環的宿命。看今年和一甲子前的大事出現的巧合對應。其中是否有天機的啟示呢?
【牛年話牛】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牛」
在中國古代,曾出現過不少著名的「牛」。有的是仙家坐騎,有的是兵家陣法,有的是奇巧工藝。雖然並非都是真牛,但因帶著「牛」的緣故,成為牛年的一大看點。我們就為大家逐一介紹一下,中國古代中有哪些著名的「牛」?
中國新年:回溯辛丑三百年 危難中尋曙光
從2021年往上溯三百年:1961年、1901年、1841年、1781年、1721年和1661年都是辛丑年,中國和世界發生了什麼大事?透給今之人什麼訊息呢?其中露出解難的曙光。
「福」字真能招來福氣嗎?這樣貼才有用!
你看,以前過年的時候,要把家裡打掃乾淨,貼春聯、貼「福」字。還要穿上新衣服,和難得團聚的所有家族成員在一起,祭拜神靈、祖先。一起吃團圓飯,放鞭炮、放煙花,小孩們還有紅包可以拿。這些呀,都是和平時生活很不一樣的地方,滿滿的儀式感,當然很有氣氛啦。如果把這些傳統習俗通通丟掉,年味也就被丟掉了。
夢回大唐 一覽盛世風景
如果您曾觀賞過神韻的演出,那麼您肯定透過逼真的天幕布景探訪過唐朝。橫跨七至十世紀的唐朝,是當時亞洲勢力最雄壯的帝國。名垂千古的良君、才高八斗的文人,唐朝盛世之繁榮、兵力之雄壯,使其在當時的影響力遠播世界,萬國來朝。
歷經九九劫修仙道 《西遊記》警句示人間
《西遊記》在唐三藏師徒的八十一次歷劫難斬妖魔的過程中,說的是正格的修持心性的求道之書。書中有哪些有關求道修煉的名詩、名言警句呢?
祭灶神的故事 不祭灶得天祐怎辦到的?
不管是陰子方還是黃香,他們平日的善舉,即是最好的祭灶之方了!他們在現世就受到福佑,甚而福佑延及後代,都是天祐善人的展現!
淺說「忍」的內涵
您要是觀看過神韻的演出,除了難忘曼妙的歌舞,一定還驚歎於那些精巧玲瓏的舞劇吧:豐富多彩的服飾道具,逼真的天幕場景,輕歌曼舞中,再現著古代中國的一幕幕生活場景,栩栩如生地演繹著傳統文化的故事。善惡忠奸,仁義禮智,讓人唏噓感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忍」的一些故事和內涵吧。
【解密時分】懂得鳥語 歷史上真有這樣的人
老虎能傳遞情報?聽鳥叫可以斷案?甚至因為懂鳥語而進了監獄?孔子為什麽要把女兒嫁給一個「罪犯」?中國歷史上總有很多能和鳥獸對話的人,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故事。聽懂鳥獸的語言,到底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
【愛麗話五千】名留青史!千古明君的十大特點
要說最近在美國,有什麼事大家最關心呢?那莫過於是美國大選了。身為一個普通老百姓,要怎麼樣決定你該支持誰呢?是聽這個人說什麼,還是看他做什麼?我們有沒有什麼具體的依據可以參考呢?我覺得咱們作為中國人,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五千年的歷史在那兒擺著呢!所以我們不妨來借鑑一下歷史上對皇帝們的標準要求都有哪些?看看後人們都是通過什麼來評判誰是明君?誰是昏君或者暴君的?那看完這個視頻,也許你心中也就有了答案!
傳統文化中的「歲寒三君子」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中,人們一直把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君子」。在北風凜冽、萬物凋零的時候,它們迎風傲雪,堅韌不拔,向人們傳遞著春的消息,被視為高潔和氣節的象徵。
敬稱「伉儷」與「賢伉儷」怎麼區別應用?
「伉儷」是何意呢?「伉儷」和「賢伉儷」和都是敬稱同一對象,那又怎麼分辨其不同的使用時機或情境呢?
驀然回首:中國書法震撼日本書畫家之後
人類的文明遺物只有以無私鑄器,才能不受歲月侵蝕、不在歲月中湮沒!東京上野附近的鶯谷,一個無私的重寶地,書道博物館,讓人驀然回首感悟人生。
重溫《精靈寶鑽》:魔王的劫數
《魔戒》中出現的二大魔王,一個是魔苟斯(Morgoth),一個是索倫(Sauron)。這二個魔王,原本都是天神。在前傳小說《精靈寶鑽》(「中土世界」系列的故事之一,描述「魔戒」之前的紀元所發生的事。)架構的神的體系中,英國作家托爾金(J·R·R·Tolkien)對他們的墮落,有著細緻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