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372)

下集-第二章:落实政策的马拉松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四节:区统战部的官架子(1)
这天下午,我回到家里,母亲告诉我,被蔡家派出所扣押了两个月的户口薄,今天也由医院的王书记送来了,不过母亲补充说:“蔡家派出所对王光明讲,要你写一个检查交到派出所去!”

我回答道:“别理他。”在我的眼里,这是一群骑在百姓头上的政治痞子,现在同他们多说一句话,都有损我的自尊!

然而,1980年的元旦,对于我们母子俩,毕竟是渡过二十三年劫难,死里逃生后重逢的第一个元旦,可惜,妈妈当年想得太绝,将原先的遗照全部烧掉了,现在只有在头脑里留着他们的遗像,寄托对他们的记念了。

恰好,那一天下午,小妹和范山也来了,他们带来了一块猪肉和糍粑!我们忙碌到晚上十点钟!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将在新年才吃的团年饭,提前到了1979年12月31日晚上,就在我那间临时房间中摆下像征性祭品!一缕香烟迎接我的父亲、外婆和弟弟“回家”团年。

我为他们盛上了饭,摆上了酒,然后跪在地上祈祷他们的在天之灵。默默忏悔我对他们的不孝!特别是我挚爱的父亲,他是我们全家中最早进入天堂的人。

元旦一过,我就带着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盐源县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和重庆大学关于我右派的改正书,到北碚区委统战部要求他们根据政策,安排我一个“对口”的工作,并处理我的“善后事宜”。

统战部长姓贺,用一付不冷不热的面孔接待我,给人官气十足,架子不小的印象。像这种人既不会对被害人以同情,更不会考虑被害人的困难给予应有的解决。他看过我递给他的“平反”文件后,叫我去楼下的‘接待办公室’去找吴庆华。

这吴庆华头发花白,大约五十多岁。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打量着我,从抽屉里取出两张表格递给我!我接过表格一看,那是两张“落实政策人员登记表”,中共的统治,唯独这种文牍式的档案材料建立得十分细密,凡涉及人事调动,不管跑那一个衙门,毫无例外的拿出这种标题不同、内容一样的表格来。

回重庆仅三个月,跑了重大、法院和中共市委,就填了三次这种表格。

当他看完了我给他的那一迭材料和我填写的表格后,问道:“你是重庆大学机械系的学生吗?你也知道的,根据中央及省委文件的精神和规定,落实你的政策是由我们区统战部负责的。不过,我们的权力和范围有限,所以,希望你本着向前看的精神来对待我们对你的安置。”

吴老头明白贯彻共产党的政策,必令我“大失所望”,所以预先给我打一针预防针。我正等着他的下文,他突然口风一转,先行发问道:“先说说,你想干什么工作?”

在毛泽东暴政时期,向国家输送建设人才的大学已纷纷关门,几十年来技术人员的枯竭,连中共的上层官员也惊呼“人才难得,人才贵宝”。所以我不但不应成为统战部难以安排的包袱,简直是用人单位力争的“缺货”。然而,这位吴老头向我推荐了北碚区属的几个街道工厂。

国营厂和集体厂,待遇和地位大不相同。这又是中共领导下的怪象:国营、部属大工厂的工人,优于地方国营企业里的工人;省级企业又比市级企业优越;市级企业又比县级优越;县级又优于街道工业。当工人也要分贵贱,讲运气。

工人被划分出等级,体现了“国家”对企业的“分别对待”,在资金,设备原材料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先满足直属中央的大企业;然后层层降格。轮到那些处在最底层的街道工业,不但生产举步维艰,工人们连最低工资收入都难以保障。

“可不可以考虑将我安置到北碚境内的北碚机械厂或是红岩机械厂?”我请求道,我已经是中年人了,在求职时当然要选择,这两个厂说不上好,只是比较正规一点,生活待遇也相对稳定一点。

“啊!那可不行,这些工厂是市属的单位,我们区委是没有权力向这些单位安置人员的。”吴老头斩钉截铁的回答。

“但是,根据中共中央有关的文件中,没有规定我们的就业安置非由区一级来安置。那上面只有:“由哪一个单位处理仍由那个单位安置的规定”,我竭力忍耐着,既要揭对方在诳骗我,又不好同他争执,因为这是我来找他们。

吴老头冷笑道:“如果你有依据,那么你为什么不去找重庆大学,偏偏要跑到这里来?”对方果然耍赖了,我明白,“平反”的门坎之外,还有“寻找”工作的门坎!对于我们这些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小鬼,在共产党的衙门下要想顺利生活下去,还不知道要爬多少门坎?!(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范萍既是母亲认的干女儿,而且是她在最沦落时结下的母子情缘,我理应称呼她为妹妹,当时我俩相差整整二十六岁,便称她为小妹妹。
  • 铁托早把票证比作套在中国老百姓颈上的三根绞绳之一,真是一针见血。所有的票证都要靠户口薄领取,这就是说,没有户口的人在大陆上便不能生存。户口便是“党和政府”控制所有老百姓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 这汪秃子那种像要吃人的态度,使我压根没对前途有什么乐观。充其量有份工作有一碗饭吃,便是共产党的法外恩典,我能同周围的人平起平座,保持一个普通百姓所起码具备的人格吗?
  • 令人惊叹的是,毛泽东怎么想得出把学校变成人咬人的场所?让品性卑劣者变成狗,向毫无防备的学子恣意残害,报复,取乐?
  • 我不禁想到,运动一来,为了政治的需要,把学校这种培养人才的摇篮,变成了按政治需要制造人整人的监牢,现在,又因新的需要将抓进来的“鬼”放出来。
  • 中共用这轻描淡写的套话了结“冤案”怪轻松的!!西方人讲人权,中共视为无稽之谈。明明对无辜者屈打成冤、偏要打着 “平反冤假错案”招牌
  • 过了几天,情绪慢慢稳定,重大方面既已答复我以后去催促重庆法院,只有了结我1960年“反革命”一案,我才可能得到一份工作,并得到至今还押在蔡家派出所的户口簿,也才可能得到我因生活需要的粮票、布票、油票。
  • 当年因执行单位对各种受害人草率处理,今天,这些受冤者,不辞万里行乞,赴北京上访,死在路途上的人多的是。没有人去统计这个冤孽深重的数字!
  • 我看见她那带着深深不满的表情,迟迟不愿从座位上站起来,等到这个时候,今天她整整等了七个小时了,中午还没有吃饭,原想有一个积极的结果,可惜这里仍把她当成皮球,踢回她不愿再去的法院衙门。
  • 点起煤油炉,煮好面条,母亲知道我两次上访的过程,见我闷闷不乐,便述说起为落实我的政策,她花费了一年半时间的马拉松“上访”过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