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376)

下集-第二章:落实政策的马拉松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六节:政治需要(1)
母亲为了摆脱蔡家场这被人践踏的处境,争取按中共文件所规定的条款重回托儿所。八零年元旦刚过,她便亲自去北碚将她准备了好久的“礼物”,送到北碚托儿所去。

这天我见她一个人坐在屋里一声不吭。便问她是不是生病了,她摇摇头,老半天才叹气告诉我上午去托儿所的经过。

蛮不讲理,毫无同情心的托儿所领导,以母亲年龄大,即将退休为理由断然拒绝了她的请求。她辛辛苦苦制作的教具和伏灯写成的教材被拒收。

当年划母亲为右派的时候,就因为她生性倔强,虽身受歧视,但对无德无才的团支部书记却常流露看不起的情绪。今天又不肖于逢迎拍马,不善于“走后门”,教育局的“领导”无视她的正当请求。

小小一个区教育局,和它管辖下的托儿所,便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当官的绝不会根据母亲制作的几件玩具和撰写的几本教材,在工作条件、生活起居、住房、待遇等等方面按中共平反冤案的规定,给她起码的安置。

这事发生后不几天,临近新年的一天上午,医院党支书王光明,走到我住的那房里来,向我说:“有两个教育局的人在我的办公室里找你谈一件事。”我心里很诧异、区教育局与我素无关系,我既不认识它的任何职工,也没想过要找他们谈母亲的事,他们找我又干什么呢?

进入王光明的办公室,我见里面坐着两个人,一个瘦瘦的大约五十开外,另一个大约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两人等我坐好后,那位老头开门见山的说:“你已经回来四个月了,统战部已将重庆法院和重庆大学对你的平反材料给我们寄来了,我们今天是代表区委专门来对你的工作进行落实的。”

他一面自我介绍道:“我叫罗士进,是区教育局的政工股干部。”

此时,我心里已经完全明白,听那姓罗的叨叨不绝的讲教育与四化关系的大道理,颂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老师是一件光荣的职业等等后。最后说出教育局的人事决定:将我安排到二十四中当教师。

他说:“你的母亲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冤屈,好不容易将你盼回来了,你回到北碚蔡家场同母亲团聚,体现了党的人道主义关怀。这也是你们母子俩期盼了好多年的,我们根据区委统战部的意见,周密考虑后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听他左一个“照顾”,右一个“团聚”,使人肉麻,我本想就母亲的落实政策,要去教育局找他们的,没想到他们自己跑上门来,这些人一肚子坏水,母亲在这里受了二十年折磨还不够,现在打起我的主意来了。

“我的母亲花了那么长时间制作了幼儿的教具,编写了你们正紧缺的幼儿教材,跑到教育局来向你们苦口婆心讲情,要求你们能按政策规定,调回教育局;再说她现在年事已高,这蔡家场交通极不方便,这个医院员工长期欺侮她。

你们不但不考虑有关规定,也不顾及她的困难,反而以她将退休而拒绝她的要求。现在你又跑到这里来,猫哭耗子,想把我们母子俩永远栓在这偏僻的乡镇上。我老实告诉你,这个二十四中我是不会去的!”

我一口气把对方的真实意图当场戳穿!好像出了一口恶气。

当面戳穿了假面具,来人自已也觉欺人太盛,心里欠疚,屋子里暂时沉默了。正在这个时候,母亲从外面走进来。

那罗士进毕竟是政工干部,明知自己亏了理,满脸堆笑的向母亲说:“你和儿子,受了不少委曲,我们都理解,但是托儿所安置你也有相当困难,现在住房是所有安置单位最感紧张的事,他们不想本单位多一个快退休的人。落实政策中你们有气,还可以向我们身上出,我们又去向谁发泄?这都是四人帮造成的,所以大家还要本着向前看的精神,才能解决问题。”。

我望着他,知道他不过是奉命办事的办事人员,我也没有必要找他出气。沉默片刻,他便向母亲说:“你老人家还是劝劝你的儿子,总不能老是赌气。再说,拒绝区委的安排,老是待在家里不工作,也对你们没有好处。如果你儿子现在愿意到二十四中报到,我建议工资可以从一月份开始拿。现在中学就差这样的受过正规教育的大学生。至于你对这样落实还有意见,可以通过组织程序再行调整。”

我们送走了罗士进后,回到母亲的寝室。我再次望着放在母亲床前那一纸箱的儿童教具出神,母亲从事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想不到我们母子到了今天这个时候,还要为自己的工作而焦虑。(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不禁想到,运动一来,为了政治的需要,把学校这种培养人才的摇篮,变成了按政治需要制造人整人的监牢,现在,又因新的需要将抓进来的“鬼”放出来。
  • 中共用这轻描淡写的套话了结“冤案”怪轻松的!!西方人讲人权,中共视为无稽之谈。明明对无辜者屈打成冤、偏要打着 “平反冤假错案”招牌
  • 过了几天,情绪慢慢稳定,重大方面既已答复我以后去催促重庆法院,只有了结我1960年“反革命”一案,我才可能得到一份工作,并得到至今还押在蔡家派出所的户口簿,也才可能得到我因生活需要的粮票、布票、油票。
  • 当年因执行单位对各种受害人草率处理,今天,这些受冤者,不辞万里行乞,赴北京上访,死在路途上的人多的是。没有人去统计这个冤孽深重的数字!
  • 我看见她那带着深深不满的表情,迟迟不愿从座位上站起来,等到这个时候,今天她整整等了七个小时了,中午还没有吃饭,原想有一个积极的结果,可惜这里仍把她当成皮球,踢回她不愿再去的法院衙门。
  • 点起煤油炉,煮好面条,母亲知道我两次上访的过程,见我闷闷不乐,便述说起为落实我的政策,她花费了一年半时间的马拉松“上访”过程
  • 这又是中共领导下的怪象:国营、部属大工厂的工人,优于地方国营企业里的工人;省级企业又比市级企业优越;市级企业又比县级优越;县级又优于街道工业。当工人也要分贵贱,讲运气。
  • 社会风气既已被毛泽东破坏到这种程度,将老师当作最低贱“臭老九”的遗风依旧!教师不但在待遇上低于当时社会上的其它职业,在人格上得不到起码的尊重,他们依然受到学生任意侮骂,甚至家长可以到学校替孩子呵责老师!
  • 中共统治下的大陆是一个只有独裁者政策,却无法律可依的地方,执政者可以随心所欲的颁布政策整人,以后,新的人上台又兴另一套政策;在这种不与人民约法三章,也不受人民约束的独裁统治下,有评理的衙门吗?!
  • 我本意想向往日的师长们,为我指点求职的门路。没想到,却从他们身上上了文革一课。亲身经历文革浩劫的钱教授,刚才表现出的想说又不能说的那份痛楚,不知写下来没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