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2013之基因净化(3)

几度
【字号】    
   标签: tags:

第一集复活的病人

半个小时后,两个护士走进病房,准备做最后的收拾。桑卓和邓尼斯仍跪在玛洛丽病床前祷告,她们走过去,轻轻唤醒这对如痴如醉的老人,告诉他们,节哀顺变,病房需要做最后的收拾,然后开始摘除病人身上的监测仪器连线。“玛洛丽,你快回来呀,看一眼我这可怜的老太太吧!”桑卓终于喊出声来,悲哀终于向瀑布跳跃下万丈山崖般激响。邓尼斯先生扶助桑卓,柔声在耳畔说:“冷静点,冷静点,桑卓。”他把桑卓拥在怀里,感受到桑卓身体剧烈的颤抖,那时怎样的悲痛啊,儿子乔治走了,如今女儿也走了,只留下孤零零的老头和老婆子在茫茫的人海中飘荡。

就在护士伸手摘除玛洛丽身上最后一台仪器脑电图机的连线时,另一个护士下意识的看了看纹丝不动的萤幕。突然奇迹发生了,脑电图机的萤幕的线条开始跳动起来。护士吓了一大跳,大呼小叫起来:“看,看!”她激动的手足无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丽莎,快来看!”她指着萤幕,呼唤着伙伴,然后一阵小跑的去把医生们拉来。

医生们赶过来,看到惊人的一幕,也都惊呆了,简直难以置信,行医多年,从来没见过死亡后紧急抢救,宣告无效后,还能活过来的病人。不过很快,这些训练有素的医生镇定下来,指挥病人家属退出病房,开始实施第二轮的急救。

一个小时后,医生们走出病房,向邓尼斯先生表示谨慎的祝贺:病人恢复了一些神志,不过仍在危险期,还需要继续观察。

奇迹继续发生,没有人能知道为什么。玛洛丽的神志一点点清醒起来,体温一点点降下来,病症一点点减退。医生和护士们都很兴奋,照顾的特别殷勤和周到,因为能亲身目睹死而复活的医学奇迹,不过可惜的是,这个医疗经验并没有医学上的可参考价值,只能作为神秘现象研究罢。真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到月底时,玛洛丽被转入普通病房,不再需要特别护理了,希亚甚至被允许进病房陪她聊天。又过一个星期,因为甲流疫情蔓延,医院病床紧张,玛洛丽被医生允许回家静养。就这样,邓尼斯夫妇把玛洛丽接到清水湾的家疗养,请凯瑟医生上门看护,如今终于完全康复,真可谓大难过去一个,死里逃生了。

玛洛丽向希亚和邓尼斯夫妇讲述了被医生宣告死亡后的故事。

“送进医院后,我开始出现昏迷,如幻似梦,一会儿像独自一人在海面上划着皮划艇,海豚在我面前高高跃起;一会儿像在深海里潜泳,成群的海豚跟随我身侧游动;一会儿又变成和你在考察船上讨论研究方案;或者看到巨大的杀人鲸在追逐着一条海豚,把它顶向空中九米,然后跳跃出水面,用坚硬的鼻部撞击海豚,把它的脊柱活生生撞断。后来浑浑默默,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觉身处无边的黑暗中,可是却不觉得害怕,反而觉得心中很宁静平和,思维也好像停止,就在这时,我看见了光,于是我向光的方向走去,好像在水面上走一样。光团渐渐大了起来,是一团白光,极其明亮但不刺眼,随着我走近,好像走进了光团里了,但是光团中还有更明亮的光团。我感觉到自己被浓密的像水一样的爱的光包围着,爱的光沁入我身体的每个细胞,让每个细胞都充满喜悦和满足,快乐和幸福。光团的光让我不禁联想起当父亲和母亲对我最欣赏最慈爱时的目光,这个光就是爱,浓浓厚厚的爱,甚至我可以把它握在手中。我在光团中感受到的爱,超过了这个世界一切人给我的爱的亿万倍,以至于我如此满足,别无他求。我想继续走近,却突然为自己不够纯净而自惭形秽,所以停下脚步。然后我感觉到光团里的思维打到我的脑海和心中,一个浑厚圆润、威严而温和的声音响起在我的脑海和心中,就好像我们默读时脑子里发出的声音一样,他告诉我:世界还需要你,回去吧,告诉迷失的世人,前几次瘟疫大流行只是演习和警告,旧宇宙走向新世纪的最后灭世大瘟疫即将来临。记住:谁能分清撒旦,谁就能分清瘟疫病毒,谁就能得救。去吧,回去吧!”

“就这样,我清醒过来。”玛洛丽说。希亚惊奇的发现,每一次重温这个经历故事时,似乎有一种纯真如孩童般的光晕透过玛洛丽的皮肤,“我知道最后看到的白光不是梦,他是如此历历在目,如此真切,至今我的细胞还残留着喜悦的震颤。这个美好的经历我永远也不会忘。”

“前几次瘟疫大流行只是演习和警告,旧宇宙走向新世纪的最后灭世大瘟疫即将来临。记住:谁能分清撒旦,谁就能分清瘟疫病毒,谁就能得救。”希亚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的涵义我只能明白一部分,不过我相信这是对未来几年最真切的预言和警告。”

“对。最后灭世大瘟疫的可怕,我已经经历过了。”玛洛丽很肯定的说。

邓尼斯先生开口了:“玛洛丽,你能死而复活,大概是因为需要兑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的缘故吧。告诉我们,你的设想,也许我这个老头子能给你支援之手。”

“我也想听听,看你的设想中有没有我能尽力的。”希亚诚恳的说。桑卓陪玛迪搭建着积木城堡,这样大人们就能安心谈话。

“爸爸”,玛洛丽顿了一下,“我想成立一个专门的基金会,招募最好的科学家们找到应对最后灭世大瘟疫的救命的方法,拯救更多的人。我想这是‘爱之光’的心愿,他甚至告诉了我们解救之道:‘记住:谁能分清撒旦,谁就能分清瘟疫病毒,谁就能得救。’只是目前我还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涵义。”

“太好了,我们正在全美各地搜寻富有创意的项目,比起我最喜欢的“教育照看”专案,这正是邓尼斯.卡扎家族基金会最希望能做的事,也是基金会的荣耀。”邓尼斯先生高兴的眼睛发亮,兴奋的说:“我会马上通知基金会的理事会,让他们设立一个分支独立的基金会,捐款金额十亿美元,名字就叫‘大瘟疫救助基金会’,调配三个主席助理,负责设立基金审核委员会和邀请科学顾问,以及其他基金会机构,你们看怎么样?”

“谢谢你,爸爸!”玛洛丽拥抱了父亲。“希亚,你对这个基金会有没有兴趣?”她问。

“我感觉这个事比海豚研究更紧急,而且对全人类意义非凡,我当然愿意参与基金会的运作,就像我们在海洋研究上携手合作一样,互相配合。”

“太好了,谢谢你,希亚。”玛洛丽非常欢喜,她一直犹豫着,不知道希亚会怎么评价自己的设想,现在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那我先宣布,‘大瘟疫救助基金会’主席为玛洛丽女士,副主席为希亚先生。”邓尼斯先生很郑重,不过紧接着他用更严肃的神色说:“我也希望你们要明白,实现这个专门基金会的使命和目的会遇到极大的阻力,科研成功的机会谁也没把握。所以我对你们有几点要求:1、努力的工作,但不强求结果;2、精挑细选投资项目,避免偏离宗旨的投资;3、节俭,让每一分钱都发挥作用;4、凡事不可臆断,多听基金会专家、顾问的意见。我会不定期要求你们代表基金会向我和家族基金会汇报一些重大动向。如果你们不称职,家族基金会有权随时取消‘大瘟疫救助基金会’。所以要好自为之。”

“是,邓尼斯先生,我们一定不负您和家族基金会的厚望。”玛洛丽和希亚异口同声的回答,声音响亮而自信。邓尼斯先生笑着点点头,他对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一向欣赏。(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黑夜漫漫,深不可测 。路灯卓然独立,黄色的光焰温和而明亮,笼罩方圆数百米。光芒所至,万物莫不赞叹仰望。
  • 受够。你们践踏我的好意,踩碎我的时间,还毫无愧疚带刺的笑着。被撕裂的疼痛,再也回不去的初衷。
  • 一天深夜,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富豪梦中看到别墅后院的小树林里出现一个隐约放射出金光的小门,于是大胆推开门走进去。穿过一条白玉铺就的石板小路,小路两边却是一个个远处的山水和城市。也不知走了多久,眼前豁然光亮耀眼,原来自己来到了天国的天门前。金子砌成雄伟摩天的两层城楼金碧辉煌,高可万丈的城墙黄澄澄闪亮,连两扇无比巨大厚重的大门都是金灿灿的黄金之门。天门大开,彩云缭绕,紫气清爽,万道霞光辉映青天。
  • 引言:今年十二月十九日是王若望逝世十周年纪念日,香港溯源书社为此出版了关于王若望的传记《独一无二的反叛者——王若望传》。茉莉对旅居爱尔兰的作家喻智官进行了访谈,借此向读者介绍《王若望传》的成书过程以及出版此书的现实意义。
  • (大纪元记者李晴玳台湾高雄报导)生命的样貌原本可以多元呈现!对艾琳达而言,虽然曾经下嫁施明德,但她所扮演的岂只是妻子的脚色?台湾行脚数十载,长期投身民主人权运动、几度探寻人世情爱,其间造就了她曲折而丰富的人生,她的人生毋宁是一趟美丽的探险!
  • 艺人小Call(郭怡伶)于11月15日下午4点受邀到新竹市中华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文化创意产业》课程分享她出道五年的艺界人生。演艺人员并非只是在萤光幕上光鲜亮丽,那是要多少背后的付出与努力,才会换得观众的支持与掌声。
  • 墙边丹桂几度开, 园外寒梅带叶彩。. 红尘难遇奇异事, 秋花未去春花来。
  • 一盒火柴和一根蜡烛躺在黑暗的屋子里,伸手不见五指。
  • 一个独裁国家的领袖终于断气了。老百姓们纷纷落泪。
  • 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卸任前到恐龙王国出席全球盛会。一家老小受到恐龙慷慨热情而奢华的款待,以至在回忆录中还念念不忘,感恩留恋。可惜总统英雄一世,到头来还是没能看明白恐龙的真相,实在可悲可叹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