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275)

中集-第九章:地狱里的火炬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五节:火炬战士,无愧当今的英雄(3)

(二)会场上(1)

1975年8月,由西昌地区法院签署的对张锡锟反革命集团的判决中,判处张锡锟死刑,立即执行。以同案主犯,判处周志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当局对政治上稍露反对锋芒的人所采取从重从快的严厉打击,是毛泽东独裁暴政的唯一手段。因为火炬传递的不慎,使张锡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可敬可叹的是,张锡锟毅然的用自己的身体切断了“火炬”同其他成员的联系。六月西昌中级人民法院专案组的组长向张锡锟作了最后一次提审。

专案组长问:
“我们已根据西昌检察院对你在狱中组织反革命集团、出版反革命刊物的起诉,经过八个月的侦查,在查明事实真相以后,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即将对你作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处理,并报最高法院批准。但在这个最后的时刻,我们仍从挽救你的立场出发,希望你能彻底地交待出你们的组织和同伙。这对你来说,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能交待出‘火炬’集团的其他成员,我们仍可以根据党的立功受奖的原则,对你重新量刑处理,我们甚至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选择坦白交待的道路,不但可以免你一死,甚至可以考虑对你的特别处理。给你选择的时间只有三天,希望你慎重考虑。现在请你回答,你是否愿意考虑交待?”

对方已经黔驴技穷了。对张锡锟采取的最后诱惑也失败了。在张锡锟的面前,始终摆着一条出卖他人以求自己苟活的路。然而,获得了超然精神力量的张锡锟,冷笑面对魔鬼的诱惑,拒绝走这条路。

他坦然回答道:“要讲我的同伙,全国六亿人民都反抗你们的暴政,他们都是我的同伙。你们胡说自由民主世界是人间地狱,而你们却在中国大量的杀人,把中国变成了真正的人间地狱。但是被你们杀的人越多,这个政权就灭亡得越快。至于讲赦免,我毫不客气告诉你们,你们还没有这个权力。只有人民才有赦免你们的罪恶的权利。我很乐意无愧的死去,同被你们无故杀害的许多中国人一样,我是正义的。我坚信人民是会纪念我的。因为我是在反抗独裁、反抗你们的暴政而牺牲的。我不但可以告慰我自己,也可以告慰六亿同胞。不管你们今天接不接受我的观点,但总有一天,你们会看到我现在所讲的话是正确的!”

这掷地有声的铁骨诤言,便是张锡锟牺牲前的最后宣言。

这次最后审问后,张锡琨被锤上了十五公斤重的死囚脚镣。审讯者在布告上所划的红勾,反映了他们软化和欺骗政策的失败。

1975年8月25日,当局最后向这位始终没有屈服的战士,宣布死刑判决后。并定于次日在本农场执行枪决,问他在生命最后的二十四小时还有什么话要讲?

张锡锟仍然淡淡的冷笑了一下,然而这冷笑中,却带着一丝遗憾,一种壮志未酬的遗憾,接着,张锡锟便以铿镪有力的声音留下了最后几句话,这几句话立刻传遍整个盐源农牧场中的上万名流放者和刑满人员。

“这二十多年来,我亲眼目睹你们在罪恶的政策和独裁专制的制度下,废民主,杀无辜,失民心,破坏建设,一步步走向衰亡,并看着你们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然而,我十分遗憾的是,我没有活着看到你们最后灭亡的那一天。但那一天就要到来了,当那天到来时,中国一定前进了一大步,那一天我会同谭嗣同在天堂里同人民一道分享民主革命的成功!”小监的工作人员,用动情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向外传递了这位民主斗士最后预言。

那时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看守们在果园里为他挑选了一盘又大又黄的苹果,为他特别清洗了临刑就义的衣装!

1975年8月26日,农六队的流放者在凌晨六点就被摧促起床。为了制造一个恐怖的气氛,何庆云在集合队伍前,宣布了今日公判大会的纪律:“不准带凳子,不准带纸笔,开会时必须端坐在指定的位置上,脸朝前方,不准相互交谈,不准移动坐位,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在会议过程中离位解小便,不准与其他队的人员相互打招呼交谈”。

何庆云宣布完毕,阴沉着脸打招乎:“整个会场今天都有巡查的警察,谁违犯,谁被武装捉到,招来的麻烦后果自负。”出发前,何庆云还命令各组的组长对参会者进行了一次搜身,发现所带的纸笔通通搜去。(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林扯高所召集的不定期碰头会上,一无收获的陈贤士,灰溜溜地耷拉着脑袋,这次林扯高对他黑着脸,心里便有些慌张。让陈贤士奇怪的是,办公室里却增添了两个新成员。
  • 何庆云的这一反常举动,立刻引起了“火炬”撰稿人的戒备。但直到此时,张锡锟还不知道失踪的废稿,已经被王世春交到队部去了。
  • 既然帮人修理收音机,那么调试电波频率便是一个工作程序,为校正频率,他只好将收音机对准“美国之音”频段上,里面传出来大陆的真实消息,很自然地吸引了他,这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通遍假话迥然不同
  • 敏感的张锡锟已经注意到黄学全心绪“不佳”。可他并不知道此时的黄学全已对他构成了严重的生命威胁。为了帮助这个儿时的小伙伴从苦闷中解脱出来,张锡锟想把火炬传递给他,让他看清当局的黑暗和自己该争取的前途,但是夏光然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 这一天,周志将《火炬》看完,按张锡锟的规定,准备在厕所当面归还。正当周志取出“火炬”交还张锡锟时,黄学全已跨进厕所。张锡锟正将火炬和一卷捡回来的“传单”往棉衣里塞,见黄学全进来,迟疑了一会。直到听见蔡先禄高声呼喊报告的声音,便觉得情况不对。
  • 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被这么彻底的搜查,但我已冷得发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抵抗寒冷上,内心里却燃烧着一股怒火,多次向何庆云提出抗议:“你们究竟要干什么?处罚人也不能用这种办法”。
  • 今天狱方什么也没有搜查到,估计他们不会善罢罢休。林扯高经如此严密的搜查,竟没有从我们身上搜出“火炬”的一字一纸的“证据”,想到这里,身上感到稍稍暖和了些,头脑也开始清醒过来。
  • 我与何庆云长期打交道,彼此都了解对方的底细,我知道何庆云对林扯高闹出的这个“反革命集团案”很不服气,所以有意的给我留下替“火炬”抗诉的空间,何况这几天我已多次主动出击
  •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林业队特别小监里的张锡锟和周志的安危了,尤其是张锡锟的危险处境,又处在严密隔离下。中共最容易在他身上使出哄骗和恐吓的手段,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 预审员提出的问题,招来了张锡锟的严辞反驳,他们反而在张锡锟面前变成了受审者。在这个视死如归的人面前,已经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得到新的口供,审讯记录上是什么也记不上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