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筑.亭台楼阁

大河上鹳雀楼 胜景掳获代代人心

作者:容乃加
元代高城飞阁(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62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鹳雀楼是中华四大观景名楼之一,起基初建于南北朝时代。提起鹳雀楼联想起黄鹤楼,两者都是扬名天下的观景名楼,你能想到这两座楼中有哪些相似之处吗?

鹳雀楼和黄鹤楼

*两楼都是中华四大名楼之一。

*两楼都以鸟为名。

*两楼起建目的都是作为军事用途。

*两楼都经历过多次焚毁。

*两楼都有诗人名诗助长声名。

鹳雀楼的历史

在六世纪中,北周开朝霸臣宇文护建了三层楼宇,作为他军镇河外的军事建筑。高楼壮观,结构奇巧,下临黄河,风景秀丽。据方志记载[1][2],鹳雀楼旧址在蒲州旧府城西南边上,黄河从旧城西南流过,楼就建筑在黄河中高阜上。那里常常有鹳雀栖息,故而命名鹳雀楼。这种鸟善飞搏,一飞奋翔云霄上,落处不知几千里,佳气胜概令人屏息。

鹳鸟又名冠雀、鹳雀。 (pixabay)

原始的鹳雀楼台基高约三尺,台基上立着三层叠阁式的建筑,从下往上层层缩檐,角角伸挑。飞檐下覆盖着环楼的回廊,廊的外缘装饰着棂格门,使得楼宇兼具楼阁的深幽气韵和观景楼台的舒畅悠广。楼阁式挑肩屋顶错落交覆,斗拱承檩。台基上有斜坡外楼梯通上楼,同时楼内也有木梯可达楼顶。

鹳雀楼当着河风浩浩堂堂而立,那飞檐斗栱、那棂格门窗历经700多年屹立不摇,反映了中华古代木建筑工程的精巧稳固,神技奇伟令人浩叹。十三世纪元代初期时,楼毁于战火,明初,人们还能寻觅到故楼的旧址,后来因为黄河泛滥,河道迁徙改道频仍,淹没了故址。后人舍不下对故楼的旧情,就以蒲州城的西南角楼当作“鹳雀楼”的替身,登楼赋诗的人依然络绎不绝。现在的鹳雀楼是二十一世纪才落成的,六层楼,楼高73.9米,外型仿唐代的形制,但不具有伟构木建筑的精彩神技了。

鹳雀楼胜概──丽景与气势

元人《江天楼阁 轴》,描绘大江大河上的楼阁,让人联想起南北朝时代的鹳雀楼气势。(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从北周到唐中二百余年,登楼的诗人墨客数不胜数。唐朝李瀚的《河中鹳雀楼集序》描绘了鹳雀楼的丽景与气势:

……宇文护军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四方隽秀有登者,悠然远心,如思龙门,若望昆崙(*昆仑)。

遥想当时的光景:在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中,矗立着壮观奇巧的鹳雀楼,碧空上时时有群鹳搏风飞翔。三层的楼宇崁入碧空,倒影投入大河洪流之中;奔腾的黄河水、凌风飞翔的鹳鸟,烘托鹳雀楼高远俊逸的气象。天下俊秀登楼望远,览黄河佳气,云烟飘渺绕汀洲;观中条山雄伟,河山绵绵接昆仑。这一切怎不让人思起龙门鱼跃的豪壮,怎不让人遥念昆仑瑶池的仙境!豪情悠悠起壮志,神思昂昂遨云霄。

鹳雀凌霄 (pixabay)

咏鹳雀楼名诗──情景交融 感怀人生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述:“河中府(*唐代名称)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在诗人登鹳雀楼的名作中,沈括推赞李益、王之涣、畅当三人的诗“能状其景”。我们就来欣赏三人诗中的鹳雀楼。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李益诗描写鹳雀楼西船只密集,船樯相连延百尺长,一水带樯,浩风扬帆,当非常壮观;河中汀洲连云树,一片霭茫茫,河水共风云蒸腾,变化无常。李益登鹳雀楼一诗,往古来今、情景交融,在瞬息万变的历史长河中抒发生命短暂之慨。“魏国山河半夕阳”,当年建楼的人今何在?时不我与,愁绪长随,古今之慨常在人心。风烟起处,让观景的人思归生命的真乡。

赵伯驹《水阁弹棋》,描绘水边观景楼阁。(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熟悉的人更多了,短短的五绝,登高望远的豪迈胸怀气魄浑然而出。

登上鹳雀楼,无限远的景色尽收眼底。远眺山边,白日就要没入天际线;天水交接处,黄河入海流。一般人看到“白日依山尽”,恐怕多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吧!诗人王之涣不是。水天茫茫一线,在那之外,还有什么呢?他说,想要看得更高更远,更上一层楼吧!豪迈壮阔之情跃然山水间,透过鹳雀楼带动人的梦想飞起!

畅当《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迥:音jiǒng、同冏。形容天地广阔)

王之涣的诗落脚在鹳雀楼,畅当的诗则以鹳鸟之背为立足点。灵性的鹳鸟在鹳雀楼上盘旋飞翔,诗人畅当的精神境界更在飞鸟之上,他飞出了广阔天地。当然,人在境外,人间“天势围平野”已经局限不了他了;看那黄河在巍然矗立的断山外失去了踪影,诗人“高出世尘间”的心志更加高昂。

在中条山壮阔山影的映衬下,在黄河的奔涛声中,回荡着鹳雀楼的雄伟气概,在诗人的豪情壮志与远扬出尘的神思中,鹳雀楼更加壮丽不凡。

鹳雀楼今非昔比

现代建成的鹳雀楼。(大纪元资料室)

今天登鹳雀楼已经今非昔比了。

鹳雀楼和黄鹤楼都是中华文化中的观景名楼,都伴着中原大地最重要的江河,一是黄河,一是长江。楼的壮观不仅仅在于楼的本身,更在于楼宇迎接了江河风景,吐纳了风云气概。可惜,近年中共改建两大名楼不仅传统木建筑的奇伟巧技不见了,楼址也被迁移了,远离了大江大河的胸怀,失去了传统的根基,失去了相融于山水汽势的胜概。[3]

鹳雀楼摆置王之涣的雕像是招牌,内部被设置成展览厅,其中之一却攀“女娲补天”之名,摆置裸体画、裸体雕像来招揽游客,粗俗低劣气息弥漫天下名楼。说昔日胜景,只堪梦中回味了。

参注

[1] 《清一统志》记载古迹蒲坂故城有鹳雀楼,“楼旧(*旧址)在郡城河流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雀)栖其上遂名。”蒲坂故城在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在三国、晋末到南北朝北魏、北周时,都称为蒲坂府,是河东郡的郡治所在;唐时名称为河中府。

[2] 《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址)在城(*蒲坂故城)西河洲渚上,周(*北周,公元557-571年)宇文护造。”

[3] 鹳雀楼因为黄河三门峡工程迁移,新鹳雀楼移位到了蒲津渡西边几公里处的麦田中;黄鹤楼因为长江三峡大坝工程迁移,新黄鹤楼所在地在蛇山上,离开长江边一公里远。

@#

璀璨中华文化待续-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古以来,八百里洞庭湖浩如烟海,以其诱人的湖光山色闻名于世,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荫,气象万千……”令历代众多文人所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千百年来,洞庭湖孕育着中华楚地文化。文化旅游
  • 在中国园林中有两种形制相似的建筑“楼”和“阁”,前者由“台”发展而来,《说文》︰“楼者,重屋也”;后者造型较轻盈,平面四方形或对称多边形,常见于皇家御园,《园冶》︰“阁者,四阿开四牖。汉有麒麟阁,唐有凌烟阁等,皆是式。”
  • 黄鹤楼的起源有不少奇异的传说,唐阎伯理〈黄鹤楼记〉和宋陆游〈人蜀记〉中都记述有费玮在此山修炼成仙,乘黄鹤飞升来往的事迹。南北朝祖冲之《述异记》讲述江陵人荀环在黄鹤楼遇见仙人驾鹤并与之交谈的故事。《齐谐志》记载,仙人王子安乘黄鹤经过黄鹤山,后人在山上造了一座楼,就名为黄鹤楼。
  • 从阎公雅集王勃作序始,每逢滕王阁重修改建,或是庆典宴宾、接官送客、佳节会友,几乎历任洪州地方长官都会在此举行盛大的歌舞文会天下,无论雅士、俗客莫不将参与其中,视为风雅荣幸之事。
  • 回顾中华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典丽瑰伟数不胜数。观光赏景的楼阁、启示人生的教化亭台、传承文化的藏书楼阁、巧技伟构皇宫亭台楼阁、万夫莫开的关塞城楼、钟鼓楼和佛道寺院楼阁。多少朝代的辉煌、多少文明的精神,都典映其中。亭台飞檐几度勾留风云;楼阁轩窗来再连系古今!
  • 风度翩翩的贵公子,腰间总是垂挂着长长的玉佩;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行走之际也是环佩叮当,如闻清乐。它们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类——腰饰。
  • 登上岳阳楼远眺,江湖上烟波无垠,山水间波光云影,或晴或雨气象万千。历代有哪些好诗文好图画,描绘雄浑隽永的岳阳楼?
  • 好山水、好楼台、好文收!唐才子王勃在滕王阁的胜宴上一气写就长序《滕王阁序》,视野宏大、博古系今,序后短歌诗情富丽流畅、气概荡气回肠,让滕王阁的盛名远播,成了江南最早成名的观景名楼,久久吸引后代之心。
  • 晚王勃一世纪的韩愈从小就心慕滕王阁盛名,他赞滕王阁临水观景之美“瑰伟绝特”,在江南“独为第一”。滕王阁是江南歌台舞榭,规模富丽桂殿兰宫,规模有多大呢?
  • 几千年岁月的涤荡,黄鹤楼“天下第一楼”的地位屹立不摇!黄鹤楼矗立在浩汤长江之上的雄浑俊姿,如黄鹤展翅的律动之美,是视觉上一绝。此外还有什么绝妙之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