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承载千年文明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陶瓷与艺术暨民间典藏文玩展
  展览时间/8月4日至8月25日  展览地点/炎黄艺术馆

  〔背景〕本次展览由陶瓷研究所主办,以纪念景德镇千年历史。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奥运会申办成功的背景下,举办此次展览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之进一步走向世界。

  〔展览〕本次展览展出作品500余件,首次云集了当今国际国内多位顶级陶艺大师及众多中青年陶艺家,包括景德镇书画院院长王锡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刘远长,以及李林洪等为本次展览提供的珍藏作品,为收藏家、艺术家、陶艺鉴赏家、陶艺爱好者等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交流、鉴赏的机会。陶瓷作品是材料质地作品造型和装饰的统一

  质地表现为胎质美、釉色美、瓷声美。景德镇的亮白釉瓷胎,洁白无瑕,莹润透亮;硬质白瓷,质地坚硬,细润光洁。用这种原料制作,形体规整,秀丽、明快、精巧,即所谓“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组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量大小关系、轮廓的起伏等,构成陶瓷的造型美。

  陶瓷造型的来源: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提炼和模拟,这种造型容易引起观赏者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二是运用直线、自由曲线和数学曲线等所组成的,如球体、方体、圆锥体等理念造型,多给人以新奇感;三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在意念和审美感驱使下创制的造型。总之,都要遵循造型的一般形式规律: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平衡与呼应等。(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沈善宝,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 明清时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闪耀。其中有一位传奇闺秀席氏女,因擅长画兰而以“佩兰”为号。她不仅能教丈夫写诗,双双结为人间诗侣;而且惊世骇俗,成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兰,本名蕊珠,字韵芬,又号道华。她生于常熟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诗人吴伟业的外孙,有诗集四卷;两位姑姑皆是闺秀诗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两卷《绿窗小咏》,是家族引以为傲的才女。席佩兰八九岁时,便熟读《诗经》,以姑姑们为榜样,钻研诗艺,积淀了文思敏捷、辞令娴雅的才华。
  • 苏秦用锥刺大腿,提醒自己发愤苦读;李勣为姊姊煮粥,不小心烧到胡须。
  • 《三国演义》处处蕴含着古人的天机,只是我们有时会忽略那些东西,认为是迷信。刘备的坐骑叫“的卢”,人人都认为他妨主,以为不详。可是真相却像是龙马,可以腾空。关键时刻救了刘备一命。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 “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明清以来,许多文人认同这一论点,重视女子才华,因而这一时期才女大量涌现,才女文学之繁荣,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评明清才女,大多推举商夫人为冠。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时的江南贤媛商景兰。富庶而风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闺秀数不胜数,商夫人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样的英灵之气呢……
  • 伍子胥之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逃至吴国,说服吴王攻破楚国首都;越王句践表面向吴求降,暗中发愤图强,二十二年后一举消灭吴国。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 西湖之畔,段家桥头,有一处小摊格外引人瞩目。摊位上摆着一幅幅颇具元人笔法的淡墨山水,画作上题着娟秀的小楷——“黄媛介”,摊主恰恰是位布衣荆钗的少妇。一旦赚够一日的生活费,她就匆匆收摊,不肯再作画。 女子抛头露面来养家糊口,在古代称得上是一大奇闻。这位独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兴的名媛淑女黄媛介。她和姐姐黄媛贞,更是一对才女姐妹花。时人对她们有一段知名的评价……
  • “我谢絮才,生长闺门,性耽书史,自惭巾帼,不爱铅华……”一出独幕剧,一场独角戏,吟唱着清代女子的才情与心志。这部杂剧名为《乔影》,甫问世就被之管弦,传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颇似有井水处必歌柳永词的盛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