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资印诗文 日本捐助传温情

文/宋宝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iStock)
font print 人气: 759
【字号】    
   标签: tags: , ,

不久前,媒体报导,日本捐赠给中国的防疫物资箱上,印有汉文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有网友为其传达的爱心和情意所感动。诗句所蕴涵的典故,也同样传为佳话。

1.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绣袈裟衣缘》,作者是日本长屋亲王(684年-729年,天武天王之孙,高市王子的长子)。长屋王曾担任日本相国。

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日本僧人荣叡、普照在大唐留学十年后,想要回国,请到宰相李林甫兄长林宗的文书,交予扬州仓曹李凑,令他修造大船,备办粮食。

在回国之前,荣叡、普照来到扬州大明寺,恳请鉴真和尚一同东渡,前往日本传授戒律,以兴隆佛法。

鉴真和尚回答说:“昔日,我听说南岳惠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兴隆佛法,济度众生。”他还听闻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曾经制作了千领袈裟,施予国中僧众,并且在袈裟衣缘上,绣着四句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鉴真和尚说起这些往事,认为日本佛法兴盛,确实是有缘之国,因而同意东渡日本。

长屋王这首诗收录在《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二中。“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昔日日本长屋王希望佛子在同一佛陀的信仰下,再结来生缘。而今在大疫肆虐下,再来品读这句诗文,领受的是别样的情怀。不管身在哪个国家,希望世人勿要对立,要携手相助;勿要产生纠纷,要和谐相处;勿要心生傲慢,要彼此尊重和包容,共渡疫情灾难,共结未来美好的因缘。

2.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出自《诗经·秦风·无衣》第三章。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后,秦襄公与各国诸侯拥立幽王之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为避免犬戎侵扰,周平王将都城迁到洛邑(今洛阳),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迁到洛阳后,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西戎无道,侵夺了周朝国土。公元前770年秋,周平王诏令秦襄公出兵攻打西戎,并与他立下誓约:如果秦国能够驱逐西戎,所得土地尽归为秦国封地。

周平王派了一位上大夫带领百人卒乘官兵,协助襄公整饬秦军,教秦军穿戴和使用周朝制式军服、盔甲等装备,以及运用卒乘排兵布阵等等。《秦风·无衣》这首诗就是这位上大夫与秦军将领的对话。

其诗文第三章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大意是说:怎么能不准备好衣裳呢?跟您一样都穿(周)制式的衣裳。天子诏令秦国出兵,我军已经准备好了兵力和军备,将与您一同前行。

《秦风》中用“同泽”“同袍”“同裳”表达联军共同遵守的礼仪和道德规范。这首诗本身语调慷慨激昂,同仇敌忾。日方引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表示彼此有难同当,同心协力抵御疫灾的信心。

3.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二句诗出自唐朝王昌龄《送柴侍御》。全诗曰:“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为友人送行,作了这首诗。诗文大意是说,沅江的波涛连接着武冈(今湖南县级市),为你送行并不觉得感伤。青山一路相连,你我共沐风雨,同望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乡?

诗文中的沅江、武冈在中国湖南。日本和中国虽然隔山隔水,但也并不遥远,就像波涛连接着的武冈,彼此身在二地,却是同云雨,共明月,休戚与共。

《全唐诗》卷732
《唐大和上东征传》
《史记·秦本纪》卷5
明珠:《诗经》赏析:〈无衣〉(二),大纪元新闻网,2020年2月27日@*#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仲秋白露沁肌,自古以来蒹葭挺立在那秋水漫回处,《诗经》说……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含意深厚。蒹葭是厚生资源,一身尽是妙用。历史有不少感人的“出蒹葭之中”高洁的人生故事!
  • 过去的孩子在学校读书,要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最为重要……
  • 儒家文化提倡的是入世的修行,传统的道德礼义都是须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去遵守。《中庸.第十三章》有这样一段话——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 宋代就有这么一对夫妇,可以说是才学相当,情深意笃,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没多久,他们时有别离,那位妻子就非常想念丈夫。到了清秋时节,她看到留有残香的枯荷,触摸到沁着微凉的竹席,这些事物似乎都在加重这份思念。她独自在池塘边漫步,又提起罗裙登上小船,希望借此排遣内心的惆怅。但是,天上白云飘过,她不禁想: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寄书信来呢?其实啊,她也明白,自己和丈夫心意相通,远在天边却都怀着一样的相思。而且这相思都是无法排遣的,刚刚离开了紧蹙的眉头,又悄悄涌上心头⋯⋯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唐朝诗人任华曾说:“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后来白居易任杭州、苏州刺史,饱览当地美景,写下“江南名郡属苏杭”的诗句。或许从唐朝起,苏杭就和天堂仙境产生了联系。再到南宋时期的范成大,他撰写《吴郡志》时,记录下那句谚语,从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成了苏杭最具知名度的广告语。
  • 在这个系列的前两集,我们分别赏析了两宋才子苏轼、才女李清照的作品,今天要讲的这位词人很特别,和这两位大词人都有关系。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因而被合称“苏辛”;由于他和李清照是同乡,又有相似的名号,因而又被合称为“二安”。他就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