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油】一代宗师(下):永恒的拿破仑

一代宗师大卫所画的《拿破仑加冕》。(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49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1年02月12日讯】西方艺术史,听我说故事!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话西油!

终于,法兰西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痛苦之后,迎来了伟大的拿破仑!我们的大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也迎来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接上文:【大话西油】一代宗师:雅克‧路易‧大卫(上)

马伦哥战役 拿破仑的成名作!

拿破仑至今都是西方,乃至人类战争史上最军功赫赫的军事家,他一生大小打了六十多仗,亲自指挥的战役除了滑铁卢,只有两次败绩。而且,大多数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奇招迭出。自出世以来,那真是名动欧洲,威风赫赫。

正好,我们借着画作来介绍两场拿破仑的经典战役。一个是翻越阿尔卑斯山奇袭意大利,这也是让他一战成名,威震欧洲的一场著名战役──马伦哥战役(Bataille de Marengo)!

另一场经典战役,史称“奥斯特里茨战役”(Battle of Austerlitz)。是西方战争史上最精彩的一场大战!待会细讲!

大卫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这幅画,我相信你一定见过,也一定被画中人物的气势震撼过!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正式上台成为法国的第一执政。刚刚执掌权柄的拿破仑就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危机,此时,由奥地利牵头的第二次反法同盟此刻正重兵集结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的边境上。而法国国内由于大革命带来的内乱和动荡,经济严重不景气。而在与第一次反法同盟的交战中,法国惨败,导致法国的军事力量一蹶不振,整个军队士气低落,将无战意,兵无斗志!

这一次,对方在边境上集结了将近十万重兵,自己这边的兵力完全处于弱势。拿破仑对着地图认真研究过之后,制定了一个大胆的战略。他要抄近路,翻越阿尔卑斯山,在极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在敌人的面前,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样才有希望破解危机!

拿破仑经过研究之后决定从一个叫做圣伯纳德的隘口翻过山去,山那边就是意大利了。于是,1800年5月,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德隘口出现了一队步履蹒跚的法国军人,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身材瘦弱但目光坚毅敏锐的年轻将军。

山顶的朔风如刀子般割着他们的脸庞,不断落下的大片大片的雪花,让他们本就蹒跚的步伐更加艰难。就这样,整个队伍在经过七天日夜兼程的跋涉之后,终于,他们看见了天边的一抹绿色!终于,他们翻过了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

奇袭大获成功之后,拿破仑马上与被困在热那亚多时的法军汇合,向反法同盟联军主力的集结地杀了过去。在意大利边境一个叫做马伦哥的小镇,势头强劲的法军在拿破仑的指挥下,一举大败数倍于己的联军。十几万联军目瞪口呆地看着从天而降的法国人,乖乖地做了俘虏。那一刻,整个欧洲都记住了一个名字:拿破仑‧波拿巴!

记住,这场奇袭名叫:马伦哥战役,拿破仑的成名作!

如果对比而言的话,拿破仑的这一仗,很像唐朝中期名将李愬的那场:雪夜千里袭蔡州!这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次杰作!

而大卫的这幅画,完全配得上这场精彩的战役!

画中白马和人物构成S型构图,充满跳跃感,极大地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年轻的统帅面庞英俊,目光坚毅,威风凛凛,傲然端坐在马背上。有没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的气概?!他手指向前方,一副胜利在望的姿态。注意,画家把拿破仑的披风做了反方向向前飘动的处理,一方面增加了画面的平衡感,另一方面更能展现拿破仑必胜的信心。我的士兵们,越过这座阿尔卑斯山就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背景处战士们奋勇向前的姿态,以及右下角飘扬着的法国国旗,都衬托着法军在军神指挥下的英勇雄姿。

经此一役,拿破仑威震欧洲,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利地位,也为他下一步称帝打下了基础。而大卫,以其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也一跃成了拿破仑的御用宫廷大画师!这俩位旷世奇才的人生,都在各自走向最高峰!

大卫的《拿破仑加冕》

时间来到了1804年,虽然神给人规定了王者治国的人间法理,但是,由于万物都逃不出“成住坏灭”的宇宙法则,所以王权也不可避免地日渐没落。此时的拿破仑,正是希望凭一己之力,对抗天道,重振没落的王权。于是,决定正式称帝!

盛大的加冕典礼在巴黎圣母院举行。这里插一句,法国历代国王都是在离巴黎145公里开外的兰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登基加冕。这个传统是从西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公元498年,法兰西的第一个国王、墨洛温家族的克洛维开始,一直延续下来了。但是,拿破仑不打算承袭旧制,因为他不认为自己仅仅是法兰西这片土地上的帝王,他认为自己将成就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法统,也就是主要的欧陆国家都将在他的统治之下!于是,他选择了巴黎圣母院。

关于这场盛大的加冕礼,画家做了非常完美生动传神,而又基本准确的演绎。好,咱们先来看画。这幅画是卢浮宫里尺幅第二大的画作。那第一大的呢,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大师委罗内塞的一幅巨制:《加纳的婚礼》。整幅画差不多65平方米大小,65平方米啊,几乎是一间两居室公寓的大小啊!

大卫的《拿破仑加冕》。(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这幅画的尺幅只略小于《加纳的婚礼》,大约是6.2米乘9.7米,60平方米!也是卢浮宫中最受追捧的画作之一。

画中一共出现了150个人物,大到圣母院的殿堂,小到人物披风上的绒毛,脑袋上的首饰,每一处都细腻、精致。所以,节目里我就不能一一细讲,我只来讲几处重点。

第一个重点。欧洲国王的加冕礼啊,一般都要得到罗马天主教教宗的认可,他们都要亲自跑到梵蒂冈,在那里接受教宗的加冕。拿破仑称帝,在正统性上而言,也是需要由教宗来加冕才符合道统。但是,拿破仑非但没有去梵蒂冈,反而霸气地把教宗叫到了巴黎!

加冕礼上,教宗庇护七世刚准备起身拿着王冠戴到帝王头上的时候,拿破仑却一把拿过王冠,自己戴在了自己的头上!这真是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但却很说明问题。拿破仑的江山完全是自己打下来的,不是继承了祖上的基业。

再一个,宗教改革之后,欧洲天主教会的权威日益没落。再加上教廷内部贪婪腐败,完全败坏了对上帝的信仰,仅仅只剩下了一个宗教的空壳子,早已完全起不到教化人心、帮助上帝传播信仰的作用了!

插一句,今天的天主教教廷,大家都知道,堕落得一塌糊涂。高级教士甚至大主教的个人品行操守极为卑劣无耻下流。梵蒂冈甚至已经沦为撒旦的殿堂,教廷已经成了深层政府的爪牙和洗脑工具!实在是可悲!

所以,当拿破仑做出这样惊世骇俗、藐视宗教权威的举动的时候,大家可想而知,对当时欧洲社会的震动会有多大!

在大卫最早的构图里,大师原本打算百分百地如实还原当时的场景,所以他第一稿的草图是这样的。

但是呢,后来估计觉得这样一画,肯定会触怒庞大的宗教势力。于是画家灵机一动改成了帝王已经戴好了王冠,转身为王后约瑟芬加冕的样子。

大卫的这个小心思还是很聪明的。画面表现的这个瞬间也很有意味。象征王权的王冠,已经戴在了君王头上。此刻,他高高举起手中精美的后冠,成了所有人视线的焦点。这个设计既可避免触怒广大的天主教徒,又符合君王的心意。据说,画作完成之后,拿破仑在画前伫立良久。然后,他对大卫说:大卫,我要向你致敬。这可真是个殊荣啊!可见陛下还是非常满意的。

第二点,你想啊,拿破仑这么不把教宗放在眼里,他能满意嘛。自己大老远跑来巴黎,还被如此羞辱,所以当时教王坐在那儿脸色阴沉,内心崩溃!

在大卫原来的初稿上,他的确如实还原了教宗拉着个脸,呆坐当场的样子。但拿破仑看完初稿后,皱了皱眉头说:我好不容易把教宗弄到巴黎来了,总要让他有点用啊!言外之意就是在我的加冕礼上,怎么能有人闹小情绪呢?更何况那人还是教宗宗,他代表的可是整个天主教啊。

大卫一听明白了,于是教宗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还伸出右手做了一个赐福的动作。

第三点,对当天的现场,大卫还做了一些艺术的虚构。比如说,拿破仑的妈妈当天并没有到场,但是画家把她摆在了画面中心很醒目的位置。

再一个,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画家自己怎么能不参与呢!于是,大卫就很自觉地把自个也画了进去。当然了,当天他也确实就在现场。注意加冕仪式现场二楼第二排的这位正拿着纸笔记录现场盛况的人,就是画家本人。

刚刚加冕的战神,立刻就要面对一场空前的挑战。俄罗斯沙王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君主弗朗茨二世立刻联手发动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

1805年,拿破仑生涯最辉煌的一场大战即将上演。史称“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 拿破仑的辉煌战绩

大部分的军迷,对这场西方战争史上最经典的战役一直都是津津乐道。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细讲。大致上就是,当时沙俄和奥地利集结了号称十五万重兵压境,打算把刚刚登上王位的拿破仑再拉下来!拿破仑带领着不足八万的人马,迅速应对。两军在位于今天捷克境内的一个名为奥斯特里茨的小村庄展开对峙。

1805年12月2日,一个普通冬日的清晨。厚厚的云层铺在天空中,显得有些压抑。刚刚下过了一场小雪的奥斯特里茨,四野静谧,悄无声息。但,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结在了一起,紧张的气氛越来越浓烈,一场空前的大战一触即发!

清晨五点钟,俄军率先于南线对法军发起了进攻,奥斯特里茨战役正式打响。由于浓重的晨雾,俄军虽然抢先动了手,但却迟迟打不开局面。法军第四军的一个师配合第三军,以劣势兵力牢牢锁死了俄军的前进方向。

其实,自从奥斯特里茨的枪声一响,俄奥联军就已经落到了拿破仑的掌握中。联军战前的一切部署与计划,在拿破仑天才的指挥下全部作废。

到清晨八点钟,南线的战斗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拿破仑站在山头高地观察着整个战场的局势,从南方持续传来的枪炮声,以及前方传来的情报,他判断俄军已经完全落入了自己的包围圈。于是,拿破仑立刻下令让隐蔽在俄军据守的普拉岑高地下的第四军主力,全力出击!迎头痛打从北线赶来支援的奥军。

很快,俄军据守的普拉琴高地失守,南线俄军的退路被切断了。拿破仑下令北线法军开始反击,近卫军、骑兵军、第一军主力构成的预备队也都投入到了北线的战场。

拿破仑非常善于调动战场局势,利用各种战术分割敌人主力,然后在集中优势兵力给对手迎头痛击。

到了当天中午十一点的时候,战局失去了悬念。法军以阵亡一千多人,六千人负伤的代价,歼灭了俄奥联军一万六千多人,俘虏了两万多人。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的拿破仑》弗朗索瓦‧热拉尔作,现藏于凡尔赛宫(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这一天,正好是拿破仑加冕法兰西帝国帝王一周年整。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创造了一场无以伦比的辉煌战绩。此一战,逼得奥王弗朗茨二世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帝王的头衔。

这一战役,也是拿破仑一生引以为傲的经典战役。也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但是,盛极而衰,自古皆然。差不多十年后,拿破仑就黯然饮恨滑铁卢。

普希金在他的长诗《拿破仑》中,这样写道:他用血泊染成的记忆,将久久地遍布于世界。赫赫英名庇护着你,安息在浩渺的烟波。这陵墓何等雄伟壮阔,在安置你遗骸的灵柩上,人民的憎恨已熄灭,而不朽之光却在闪耀。

关于法国学院派的诸位大师,未来节目中一定会为您细细道来!

好的,今天节目就到这里,咱们下次见!

《大话西油》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的绘画,不求表面的精细与形的准确,有时是似而非,更看重的是画家用心在触碰这个世界,其形象后面往往会产生无止境的联想和能量释放,这些与中国道家文化中的阴阳、虚实观大有关系。
  • Andrea Davis女士是作家和水彩画家,2017年4月16日(星期日)晚,她和律师朋友Jay Cogan先生在好莱坞杜比剧院欣赏了美国神韵国际艺术团的精彩表演。
  • 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开山鼻祖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生活在波涛汹涌、风云变幻的十八世纪后期。为什么说波涛汹涌呢?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雅各宾派血腥专政,一代战神拿破仑登场!是不是够精彩!这样精彩的时代,也把这位大师推到了艺术的巅峰!
  • 菲利普‧利皮(Fra Filippo Lippi)的作品《女子与窗扉边的男子肖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整个欧洲艺术的里程碑。在意大利肖像画领域里,它拥有好几个第一:第一幅意大利双人肖像画、第一幅描绘室内场景的肖像人物,也是第一幅背景是风景的绘画风格。
  • 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秘隐居型艺术家(1682─1749年),也是公认18世纪最杰出的荷兰静物花卉画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丰富、具奢华感、色彩饱满、纹理细致,以及高度细致的写实而倍受尊崇。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扬‧范‧海瑟姆谨慎且不怕麻烦地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涂上薄釉彩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试图模仿,但同时代的画家都没有办法做到。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