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流芳】诗佛王维送别 云无尽处话离情

font print 人气: 11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离愁别绪是人之常情。古人送别时,会感慨“悲莫悲兮生别离”“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唐诗里的送别故事,又有怎样与众不同的心情呢?

那是盛唐的某一天,或许在朝雨打湿新柳的客舍前,或许在暮色点染长河的荒城外,或许在行车扬起暮尘的古道边。一对策马并行的好友,终于走到了分别的歧路。他跳下马,递给朋友一杯酒,依依不舍地问道:“你要去哪里呢?”

得知朋友归隐南山的心意,他也生起无限向往之意,便不再挽留,送上最深切的祝福。望着朋友绝尘而去的渺渺身影,他写下一首五言诗,纪念这场送别。这首诗就是“诗佛”王维的代表作《送别》。

订阅频道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1OYKxRpBsudVX2zY2rrdw

古韵流芳】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吕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 晚唐时期,风流天下闻的诗人杜牧,与这座城市结缘,常常在宛溪边的古刹游览行吟,写下优美的诗文。在35岁那年,杜牧登上寺中水阁,瞭望荒草连空,天高云淡,前朝人事湮灭无迹,水岸百姓仍然世代生活。他不禁思接千载,触动了物是人非的怀古忧思,写下一首即景抒情的怀古诗歌《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 浪漫的诗题,再加上一点神助,成就了一首科举考场上的惊世之作。这就是大历诗人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 有一座楼阁,自初唐兴建后的千百年来,一次次遭遇兵燹战火的摧毁,又一次次在废墟上重现高大富丽的模样。人们在意的,不仅仅是延续一座古建筑的生命,更多的是赋予它绵延文蕴的才子和他的诗文双璧。这就是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之后作的《滕王阁诗》。
  • 钱若水是北宋大臣,为人正直,有胆识,后被提拔为枢密院副使。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和李元纲在《厚德录》中,都记载了钱若水于宋太宗时期因仗义执言而救了三个官员的事情。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 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沈善宝,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 明清时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闪耀。其中有一位传奇闺秀席氏女,因擅长画兰而以“佩兰”为号。她不仅能教丈夫写诗,双双结为人间诗侣;而且惊世骇俗,成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兰,本名蕊珠,字韵芬,又号道华。她生于常熟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诗人吴伟业的外孙,有诗集四卷;两位姑姑皆是闺秀诗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两卷《绿窗小咏》,是家族引以为傲的才女。席佩兰八九岁时,便熟读《诗经》,以姑姑们为榜样,钻研诗艺,积淀了文思敏捷、辞令娴雅的才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