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辉:触摸沧桑(三)

殷明辉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4日讯】敦煌在北魏时期改名瓜州,后来又称沙州,唐以后一直称敦煌。古人云”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在漫长的古丝绸之路上,无论西去东来的各国使者,戌边将士,游方僧侣以及络绎不绝的队队商旅抵达敦煌之后都要稍事修整,敦煌遂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自西汉设郡到西晋末年的数百年间,丝绸之路虽几度兴废,但敦煌却日显繁荣景象,逐步发展为西北军事政治中心和文化商贸要津,成为”华戎交会”的大都会。丝绸之路在唐朝臻于鼎盛,敦煌亦因此发展为繁华富庶之地。元季以降,千里河西渐失光彩。明朝政府关闭了嘉峪关,徙百姓于关内,敦煌竟然演化为不毛之地。大清王朝进一步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势日危,最终沦为列强欺凌宰割的对象,汉唐盛世积极向上的文化特质消亡殆尽。惟敦煌因地域偏远,气候干燥有幸保存下来数量可观的文化艺术瑰宝,无可置疑地证实了中华民族曾以如此雍容大度的开放心态,造就出的一世繁华。

莫高窟是我首先要去拜谒的地方,经过一整夜的养精蓄锐,次日一早,我先去联系好导游,随即登上他的车子直奔目的地而去。敦煌的出租车司机本身便是导游,他们对外地旅游者非常热情友好,极少有乱宰客的现象。市区不是很大,眨眼功夫汽车便驶出城去了,行至被戈壁三面包围着的敦煌机场,汽车向右拐弯加速前进。晴空万里,山河大地表里明澈,我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行进在”朝圣”的路上,这条孤零零的柏油便道将我引向鸣沙山东麓的一条在荒漠中极难见到的山沟里,便道两旁仍是沙丘和戈壁的天下,不见一个人影。大约半小时后汽车停在一组颇有气派的现代建筑面前,这便是莫高窟的外围了,这儿距市区25公里。莫高窟位于漠高乡内的鸣沙山东麓下的宕泉河边。在古代鸣沙山又称作漠高山。”莫高”二字有两种解释,一为”大漠之上莫有其高者”;另为”地处莫高乡”之故。因了宕泉河水的滋养,黄沙覆盖满目荒凉的莫高乡境内竟然存在着星星点点的绿洲,举世闻名的文化圣地–莫高窟便掩映在一大片高大的乔木背面。啊!莫高窟,你虽然僻处荒远的大漠之中,却总是长年车马不绝,游人如云,其中还有不少外国游客,是什么原因使得你如此魅力无穷身价百倍呢?宕泉河岸边矗立着几座乳白色的精美绝伦的佛塔,在阳光照射下十分引人注目。跨过宕泉河桥,步入一道书有”莫高窟”三个遒劲大字的牌坊后,一座依崖而建的丹楹刻桷,雄伟壮观高达9层的阁楼赫然入目,这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顿时,一种不可抑止的庄严神圣感油然而生。莫高窟系融建筑、彩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的立体艺术,是一座位驰名遐迩的佛教艺术宝库,享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现存石窟700余个,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数量之多,内容之富,令人叹为观止。以建筑论:窟形建制分为禅窟、影窟、殿堂窟、穹隆顶窟等多种形式;以彩塑论:分为影塑、浮塑、圆塑等手法;以壁画论:分为佛教史迹画、经变画、尊像画、供养画、故事画、山水画、建筑画、装饰画、动物画等不同内容。以上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余个朝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多个方面。尤为难得的是壁画虽经历年风沙侵蚀,仍然保持着鲜艳的色彩,清晰的线条,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份无价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因为种种原因,我去那天有关方面只对游人有选择性地开放了10多个主要洞窟,我有幸参观了96窟高达33米的弥勒佛塑像,130窟高达26米的善跏趺坐弥勒佛塑像,窟内除了巍峨佛像外便是四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壁画了,仅一个洞窟包涵的内容也足够一位专家去琢磨十天半月的了。另外,其它洞窟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壁画以及最负盛名的栩栩如生的伎乐飞天造像,敦煌独有的反弹琵琶伎乐彩绘也在高水平解说员的引领指点下浏览了一通。同所有游客不同的是,为了加深印像,我又加入下一批参观者行列,倾听另一位解说员同样引人入胜的娓娓诉说,醉心留连不欲遽去,我想或许此生再难有机会旧地重游了。离开宝山之前,我顶着烈日在宕泉河边徘徊了一阵,又回到莫高窟前面的树阴下坐了很久,面对巍巍宝山,仰视历代先民为后世奉献心灵的圣地,我们除了大声赞叹,竭诚致敬外,实在找不到更为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敬意了。倘若将莫高窟内多达3390尊,大到30多米高的巨佛,小到10多厘米的供养菩萨的彩塑依次排列成行,沙漠中将出现一支望不到尽头的神佛队伍;倘若将洞窟内的壁画以1平方米为单位展开排列,沙漠中便会出现一座45公里长的艺术画廊。这是何等气势恢宏的鸿篇钜制,这是何等真实不虚超轶绝伦的艺术瑰宝啊!历代的无数宗匠和优秀先民们倾其心力,不计功利地在沙漠中延续著文化和艺术的生命,为我们奉献出如此丰厚圆融的”精神产品”,使我们为之骄傲,引以自豪。然而,骄傲之余,我们是否应当扪心自问反躬自省一下呢?我们总不能住在城市里的空调房间内借助于现代高科技为当世和将来的子孙打造出一片”文化沙漠”的天地罢?我们的能耐总不致于尽给子孙遗留些”炒作成果”、”仿古赝品”、”快餐文化”、”戏说××”一类的亵渎艺术的伪艺术产品罢?也许,我想得太多了……别了!莫高窟,别了!人类文化的圣地,在我的生涯中,我总算有幸投入过你的怀抱。在我登车回首之际,让我手挥目送,高声礼赞你吧。

同漠高山遥遥相对的”危峰东峙”的三危山显得那么突兀,那么孤傲,让人不敢接近。说起三危山,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乐尊和尚。当公元366年即前秦建元二年之际,一位戒行清虚,执心恬静的游方高僧云游至漠高山麓,傍晚时分,他因饥饿晕倒在山沟边,这时,突见三危山上,金光万道,半空中隐约传来鼓乐之声,若千佛现身,高僧大受震摄,当即望空跪拜盟誓,决心在三危山对面的漠高山开窟塑像,日夜迎奉神祉,这个可敬的高僧就是乐尊禅师。也许,乐尊举锤对着漠高山崖壁敲下第一锤时未曾料到他已经揭开了为万世子孙打造一座金矿的序幕,他同时也就成为建造人类辉煌文化圣地的奠基者。说到莫高窟,我们不能忘记另一位重要人物即我的先辈老乡大画家张大千先生。当公元1941年之际,正是抗战期中神州大地兵连祸结的艰难岁月,大千先生怀着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和献身精神,以一位知名画家的身份,毅然舍弃家乡的优裕生活条件,带领着一群艺林精英即他的子侄辈及门人等飘?上路,西极流沙,在当时交通闭塞,物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万里迢迢,备尝艰辛,来到敦煌。途中除了部分路程可以乘坐汽车外,大部分路程是依靠毛驴、马匹、骆驼等原始交通运输工具来完成的,仅单程便要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大千先生居留莫高窟期间,物质条件是相当艰苦的,平时生活单调枯燥,除了临摹,还是临摹。他在那里一住三年,忘形物外,殚精绘事,寒暑不易,为着攀登更高的艺术高峰,坚定执着地将汗水挥洒在一个又一个的洞窟里,倘无对艺术痴心不改勇猛精进的精神是绝对作不到这一点的。让我们来作一番记忆的回放罢:当年,志气恢宏,胸飘美髯的大千先生带领着他的子侄门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嘉峪关下,大千先生揽辔徐步环顾左右喟然叹曰:”昔人说’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看戈壁滩,后望鬼门关。’短短数语道出嘉峪关外是何其荒凉可怕。古人在戈壁滩上修建起如此雄伟壮观的建筑,可以想像要花费多少心血,要经过多少艰难,他们才真是了不起的无名英雄呢!”为了鼓励徒众不畏险阻,战胜困难的决心,在缓缓西行的道途上,大千先生一路引古喻今,谈笑风生。有一回,他对门弟子说道:”《西游记》里的唐僧带着他的三个徒弟,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西方取经。我们为什么不在成都好好呆着,也不听朋友劝告,却要吃苦到敦煌呢?还不是为了取’经’!不过这是为了取艺术上的’经’。我们吃的苦比起唐僧也还差得远呢!当然,要说舒服还是比不上在成都……但是要使绘画艺术不断得到提高,老呆在家里是不行的,必须走出来,到艰苦的环境里磨炼意志,开阔视野,勤奋好学,才能有所收益。”导师的一番富于幽默诲人不倦的话语使大家大受鼓舞,因而忘却了长途跋涉鞍马劳顿之苦。人生要想有大的创获必先具高远的识见才行,大千先生之率众西投盖因于此。而大千先生对于敦煌石窟艺术的远见卓识及厚爱亦为时人所不及。譬如他说:”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我们敦煌壁画早于欧州文艺复兴约一千年,今日发现尚属相当完整,这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奇迹!””要学点中国艺术,还是到敦煌去,去学习数年,必有大收获!”大千先生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尤堪钦佩,他一再谆谆告诫后人:”莫高窟是历代僧侣、信士、艺术家、凿洞工匠花费难以数计的人力、物力、心血的结晶,是祖先奉献心灵的圣地。他痛感壁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故一再叮嘱弟子们在临摹壁画时要加倍小心,譬如在洞窟内搬移梯子桌凳时,不要碰着墙壁,用笔时不要把颜色或脏水洒在墙上。此虽小事,但稍不注意,就有破坏玷污壁画的可能,我们岂不成了历史的罪人!为了存真,他还告诫弟子在临摹壁画时倘发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也不要随便擅自更改。要改,只能在自已今后的作品里去改。其实,大千先生及门人在洞窟里临摹古人壁画是相当辛苦的,非有大抱负大毅力者不能为,他们每天早上吃一顿炒面粉就进洞工作,直到下午出洞才能吃上一天中唯一的一顿饭。故先生亦感叹道:”我平时也讲究吃呢,现在没有好吃的,就得吃苦。”由于洞窟内光线不足,他们在临摹时还须一手持蜡烛一手搦笔管,因地制宜,时而站立梯子上,时而蹲着,甚或躺卧地上以为之。虽处冬月,勾画不久,也会汗出气喘,头晕目眩的。弟子中虽有力不从心的,亦不好意思告退。作为导师,大千先生总是以身作则领头去做,薄暮方出洞窟,有时还得加夜班,每个人都是蓬首垢面的。大千先生称当时亦不觉其苦,浑忘人间时日。在潜心临摹壁画期间大千先生还对莫高窟作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开拓性工作,当其初临莫高窟时见三百个洞窟之间,路径崩坏,他一面探洞观画,一面还要修路开道。为了便于工作,他还依次为三百多个洞窟编号,这就给后之来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说:”倘单是去游览者,只要顺着我所编的号就不会走冤枉路的,一天即可览尽三百零九个洞窟。”大千先生虚怀若谷的品格亦足为人师表,他说:”我赴敦煌之初是抱着莫大雄心去的,可是巡视了千佛洞后,眼见每洞由顶至底皆是鲜明的壁画,瞠目惊叹之余,才觉得自身的渺小……”惟大精神大愿力才能产生大成就!当大千先生结束敦煌之行携带众弟子及100多幅精妙无匹的临摹壁画依依不舍告别莫高窟返驾兰州举办敦煌壁画临摹画展时,立即引起巨大轰动!大千先生向世人真实地再现了敦煌壁画的无穷魅力,同时也用作品向社会展示了他的难可企及的艺术功底。难怪与大千先生同负盛名的徐悲鸿大师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五百年来一大千”的感叹!此迨惺惺惜惺惺乎?

来到敦煌不可不到鸣沙山、月牙泉一游,否则,你将抱憾而归。鸣沙山位于敦煌南面5公里,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今之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达20公里,高逾数十米,乃一广阔沙漠,人行其上会发出轰鸣声,故名鸣沙山。夏日天暑地蒸,游览沙山须乘黄昏日落际前往方妥。适逢旅游旺季,鸣沙山上好不热闹!到这儿游玩者几乎全是外地游客。只见沙山上万头攒动,人声鼎沸,简直可以用甩袖成云、挥汗成雨来形容了,上上下下的人流,花花绿绿的服饰宛如飘浮在半空中的彩霞一般。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然给当地带来滚滚财源。敦煌居民素有”端阳日,登沙山、观泉景”的习俗,到了每年五月端阳节这一天,到这里游玩的则数本地人为多了。近年,沙山下不远处建起了沙疗所,那是为治疗生理方面的疾病所设。而我认为偌大一座鸣沙山更是治疗心理病态的绝佳场所,不论何人,只要进入这片银沙世界就不分尊卑贵贱一律都是大地的赤子。当人们踩着海绵似的沙粒匍匐着往上爬的时候,大家无一例外地都与顽童相似了。至于不管是谁,要想上到山脊去,必须脱下鞋袜打起赤脚才上得去,偶尔跌一跤或往下打两三个滚,却断无性命之虞,当你在善意的笑声中站立起来时,自亦觉得好笑,而且比任何时候笑得开心。上到山顶之后,不论认得认不得的,少不了又要舒心一笑,真情毕现,哪里还用管什么你尊我卑我肥你瘦你强我弱我多你寡之类……此时此境,你的心态自然平衡,你的思想情操自能同宇宙大自然接近。倘若你能进一步想到此刻的我正悠然伫立在宛若神境的敦煌鸣沙山龙脊上顾盼自如,俯仰吞纳,面对空阔无边的瀚海发出”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浩叹,你的人生境界便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宇宙是那样的博大,那样的久远,那样的包罗万象,深遽莫测……人生何不处处以宇宙为师,还去同那些天天都要遇见的不屑挂齿鸡毛蒜皮般的小事斤斤计较干啥呢?临了,当你蹲在滑沙板上顺沙而下,欣听着流沙撞击所发出嗡嗡隆隆有似雷鸣般的响声返回山脚时,你同上山时的感觉就会大不一样了。

月牙泉静静地躺卧在一片被沙山四围的洼地间,酷似一弯新月,南北长240米,东西宽39米,泉水清澈,岸边长满水草,与仅隔数米之远的干旱沙漠形成鲜明对比。千百年来,月牙泉尽管身陷重围,但仍能永葆青春地存在下去,沙不进泉,泉不干涸,一方面表现出造化之神奇,另一方面却能得出科学的解释,月牙泉四周沙山高耸,山坳随泉形成月牙状,吹入这种环山洼地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向上旋将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粒又送回鸣沙山脊的另一侧,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使沙山和泉水始终能和谐共存。还有,尽管月牙泉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48倍,但地下潜流在泉底形成多个泉眼,不断补充着被蒸发的泉水,故无论再大的干旱,月牙泉始终不会枯竭。但是,由于近年敦煌地区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泉水水位已经明显下降,倘任其自生自灭,玉殒香消,则鸣沙山景区将失去一大亮点,岂不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所幸有关方面已经开始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补救了,但愿下次到敦煌旅游能够见到更加碧绿充盈的月牙泉水吧。

愈近黄昏,游人愈见其多了,大约是因为刚才日头太烈,很多游客都在宾馆里乘凉的原因罢。而先前一直枕戈待命的骆驼方阵忽儿就一字儿排开,恭而且顺地为游客服起务来。经过主人精心打扮的”沙漠之舟”们个个项下挂着铜铃,供游人垫坐的铺垫全是用朱红色绣边金丝绒做成的,而供游人踏脚的铜镫则早已磨得光鲜亮的了。游人们争先恐后骑上驼背,主人只一摆手,它便迈起矫健灵活的步子上路了。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驼铃声打破了鸣沙山的沉寂,给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平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游罢沙山,我兴致勃勃地去观赏了一场海内无双的敦煌乐舞表演。敦煌飞天歌舞团的艺术家们以莫高窟壁画为原型,经过挖掘加工整理,编排而成异彩纷呈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系列乐舞。当《伎乐飞天迎宾到》、《花雨纷飞》、《六臂飞天》《敦煌梦幻》、《天女散花》等节目一幕幕展现在观众面前时,引人入胜的轻歌曼舞形象逼真地再现了丝绸之路的风韵,莫高窟壁画上的那些飞天仿佛全都从洞窟里飞到此间来了,无数飞天的裙裾飘带不停地翻卷飘动着,使人目不暇接,心摇意迷。整台演出从音乐、服饰、道具到内容全都蕴含着浓厚的敦煌文化气息。令人恍如置身已过千年的盛唐之境,假如再来点大胆的想象则仿佛听见李龟年、念奴在对着我们唱歌,仿佛董庭兰在对着我们弹琴,仿佛安万善在对着我们吹觱篥……走出剧院好一会儿了,我的心却好象仍被拴在剧院里似的。敦煌的夜景真美啊!宽阔的大街,新颖的建筑,笔直的林阴道,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比起内地任何一座城市也丝毫不觉得逊色,使人顿时忘却了出城不远就是戈壁压境的阵势。

明天,我便要沿着”丝绸之路”故辙,”西出阳关”去追寻悠远的梦里遗音去了……我倒头便睡且做了一个少有的香甜的梦,这真叫梦里敦煌,敦煌的梦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