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评共产党”全球有奖征文参赛作品

【九评征文】浮生琐忆 (11)

巴凌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1日讯】4 八月,多事之秋

历史会记住这个时刻。

一九五八年八月,是中国现代史上、也许还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多事之秋’。中国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在黄帝的故里河南诞生了。在岭南,第一个人民公社急急忙忙投胎,选择在紫气横来、水稻卫星升空的连县。说来凑巧,我的女儿也在连县一家医院里呱呱坠地了。八月二十三日,中国的万门火炮,对准自己的国土家园金门,轮番轰击。同时向世界宣称﹕万炮轰击美帝头子艾森豪威尔!

这些伟大国事和芥末家事,到底是喜事还是祸事,我实在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只好随手拈个模棱两可的名目,就叫‘多事’吧。

按照党的‘新闻纪律’,全国大大小小的党的喉舌——报纸电台,都在八月二十四日同时发布炮击金门的消息。我正在粤、桂、湘三省交界的深山里,为发射‘水稻卫星’,爬滚于层层梯田之间,晕头转向,不辨西东。听不到大炮轰鸣,也见不到滚滚 硝烟,自然是无动于衷。但是,县委白书记的口头传达,一下就触动我的神经,可谓惊心动魄。

把‘炮轰金门’与‘瑶山暴动’挂钩,是白书记政治动员的高明之处。金门是东南海岸边一个小小的海岛,在蒋介石反动派统治下,岛上人民和台湾人民一样,都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去把他们‘解放’出来。但是,蒋介石勾结美帝国主义,霸占着台、澎、金、马,所以,要解放台湾,必先炮轰金门,这是国际阶级斗争的需要。

当年白书记的这番传达,我无法判断是照本宣科,还是他自己信口开河,或者难免两样羼和起来。几十年后的今天,再看看当年挨了解放军数十万发炮弹轰击的金门,不单没有被轰平炸烂,岛上数万居民,和台湾两千多万居民一样,‘水不深,火不热’,国民收入在两万美元以上,比中国大陆高出二十倍。只是大陆在‘奔’了二十多年‘小康’之后,如今还在继续‘奔小康’,而台湾人,作为享有中华民国宪法赋予平等权利的公民,经济生活的水平,如果拿大陆的标准作比较,早已是‘大康’有余了。若论政治生活,人权受到宪法的保护,选民人手一票,决定政府领导人。反观大陆,用‘水深火热’加以形容,恐怕也不过分。

瑶山反革命暴动,是国内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县委白书记在传达‘瑶山暴动’事件时,用阶级斗争观点,对事件的起因作了如下的阶级分析﹕成立人民公社,是毛主席的伟大决策,是通往共产主义最好的方式。但阶级敌人无时无地不在作垂死挣扎,大肆破坏。近来,许多地方相继发生严重破坏事件,有些人怕财产被‘共产’了,就把耕牛买掉,甚至随便宰杀耕牛,更有许多人,听信谣言,把家里的鸡鸭都杀光,吃尽。我看,如果土地也能搬得动,也可以吃,也会有人把土地买了,吃了。

这不是破坏是什么?瑶山上的瑶胞,正是受少数反革命的挑拨、煽动,持械聚众暴动,反对人民公社,还喊出‘杀共产党’等反动口号。解放军的大部队,正在清剿。反对共产党,绝对没有好下场。

白书记的‘分析’,自然有他的道理,却也无意中透露了一些极为深刻的社会问题。滥杀耕牛家禽,当然是极端的做法。中国农民历来勤劳俭朴,不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绝不会采取这些‘自杀式’的反抗。更加深刻的问题是,大瑶山跨越粤、桂、湘三省,分属几个‘瑶、苗、壮族自治县’,这些自治县从建政开始,首先建立并不断强化的,是共产党的党委领导,至于人民的自治,毫无法律保障。我所在的连山县上草农业合作社,全体社员都是壮族同胞,日常生活,党支部的领导无时不在。至于‘自治’,只停留在‘自治县’的名称上。不论国事家事,党委书记说了算。地主照斗,土地照分,公粮照交,余粮照卖。叫走‘集体化’道路,就不许走‘单干’独木桥。谁敢说个‘不’字,‘阶级敌人’的帽子立即扣在头上,永世不得翻身。

聚居在大瑶山上的瑶族同胞,比山下的壮族同胞,更多地保持着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乡土文化,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在这样的地方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化,民众的反感、甚至反抗,是不难理解的。对这次‘瑶山暴动’,拙作《瑶岭纪事》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述。贤明的读者如果有兴趣,不妨找来一阅。

区区一个‘瑶山暴动’,男女老少不过二百人,鸟铳加猎刀等原始武器不过百件,竟然调动第四野战军的大部队,进山清剿,恐怕也不是‘小题大做’。大陆境内据说有五十多个所谓‘少数民族’,那意思是,除了汉族,其他民族,通统归入‘少数民族’一类。长期以来,我总觉得把‘少数’二字,冠于‘民族’之首,既不准确,且含有贬意。民族和人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口可以有多数少数之分,民族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多少划分。民族的内涵极其丰富,涵盖着历史、地理、人口、生活形态和语言文化等重要特征,单单抽出其中‘人口’多少的特征,认为凡是人口比汉族少的民族,一律称为‘少数民族’。试想想,如果你的家庭人口少,就称你的家庭为‘少数家庭’,你将作何感想?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想不到一个恰当的称谓,也未见出版物上有恰当的称谓,没办法,旧瓶装旧酒,将就着喝吧。

大陆境内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人口虽少,只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却散居在三分之二的国土上。毛主席挥师打天下,可不管你是汉、满、蒙、回、藏,更不论多数少数,一律武力‘解放’。建政初期,似乎也考虑到民族的不同特点,宣布成立自治省(区)、市、县超过一百个。‘自治’成为招牌,大权归党委掌握,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现阶段‘全面的小康社会’,历久不变的一大特色。

在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一样,清匪反霸、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肃反、反右、以及农村一系列合作化运动,强制推行,毫无例外。如果发生稍具规模的反抗,都采取武力清剿的方式。因此,用国防军镇压国内老百姓的反抗,是历久不变的又一大特色。

‘瑶山暴动’一年后,同样由于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毛主席亲手撕毁了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和平协议’,命令驻藏国防军,全面镇压敢于反抗的西藏僧俗民众,消灭了西藏地方政府合法的武装力量,活捉了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迫使西藏的另一宗教领袖、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达赖喇嘛逃亡国外。时至今日,当局仍然罔顾达赖一向坚持‘和平谈判’、‘西藏自治’的合理合法要求,将‘叛国’、‘独立’的大帽子,扣在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达赖头上,让他有国归不得。

至于当年许多对‘大跃进’、‘人民公社’造成严重灾难表示异议的中央大员,像彭德怀、刘少奇一类的‘核心集团’人物,被整得家破人亡,能不令人仰天而吁!

毛主席号召人民要‘关心国家大事’,和‘帮助共产党整风’一样,都是冠冕堂皇的陷阱,成千上万善良正直的人们,至今余悸犹存。我没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资格,关心一下自己的家事,应当不成什么问题吧?

说到家事,最得意的莫过于‘吃饭不要钱’了。这是八辈子想都没想过的好事,让你想也不敢想。天一亮,家家户户的户主,带上瓦盆缶罐,到公共食堂去,把全家人的饭菜都打了回来,然后一家老少围着桌子慢慢吃,当然,剩饭剩菜就用来饲养鸡鸭鹅猫狗兔。既然主人吃饭不花钱,就没有理由让禽兽花钱。可能有人会问﹕猪呢?农家都不养猪了?你说对了,农家不养公社养。看看正在‘规划’中的万头猪场,你就不用担心没肉吃。

我们这些‘下放干部’尤其欢天喜地。第一、原来的粮食定量自动取消了,吃饱为止﹔第二、不必上山砍柴,不必自己做饭﹔第三、剩饭剩菜喂养鸡兔,到时可以加个小菜。城里有些干部担心,这样‘公社化’,私人财产恐怕都得‘共产’了!我以为大谬不然。我们现在有多少私人财产?最贵重的不外是一块上海牌或广州牌手表,‘赶英超美’成功了,进入共产主义天堂,每人配给一块瑞士表,谁还希罕你的上海牌?再说吃的,公共食堂也在制定‘五年计划’,虽然没有中央国务院的‘五年计划’那么宏伟,‘计划’上逐年增加米饭、牛肉、牛奶、鸡蛋、苹果等,还有必要操心吗?有人问﹕咦,怎么没有‘计划’猪肉?你思想跟不上形势了不是。没见英国美国都吃牛肉喝牛奶吗?赶英超美当然就要多多吃牛肉喝牛奶,少吃或不吃猪肉。

又有人问﹕哪还‘计划’万头猪场干什么?你没有放眼全世界了不是。多养猪,可以支援第三世界人民,大家吃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猪肉,革命热情高涨,消灭帝国主义,岂不指日可待?

不要钱的饭,谁还不是死撑活撑,撑不到半年,据说粮仓就见底了。我所在的广东农村,一年三熟(两造水稻,一造小麦),尤其是粤北山区,农民习惯于开荒种植杂粮,如果不是特大的天灾人祸,闹饥荒并不容易。但是,从八月以后,全省官民人等,用现代话说,士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病、弱、伤、残,更包括汉、回、满、黎、瑶、苗、壮各族,全在省委书记陶铸统一号令之下,大办‘粮食’,大办‘人民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大办‘钢铁’,大灭‘四害’(麻雀、老鼠、苍蝇、蟑螂),大唱‘民歌’,全都成了现代‘风流人物’。

这样‘风流’的日子,过得陶书记和他手下大大小小的书记们,得意忘形,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到了第二年的春末夏初,俗称‘春荒’期,突然各地告急﹕公共食堂开不出饭来了!

在此之前,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东省分会领导人罗翼群,在省委召开的一次‘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上,曾经提出忠告﹕照目前(公共食堂)这样吃法,恐怕农民要饿肚子。陶书记正在‘风流’兴高彩烈之际,听了这句‘忠言’,不单觉得‘逆耳’,更大动肝火,把个‘民主党派’的大头头罗翼群,交给全省官民人等,对他所谓的‘农民饿死边缘论’,因言及人,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批判。

到了九月一日,全国突然实行‘统一粮票’制。无论商店、饭店、小食摊,一律凭粮票供应粮食制品。就是说,无论官民人等,凡购买粮食及各种粮食制品,既要付等价的钞票,还必须付等量的粮票。当时市井间流传着几句京戏‘玉堂春起解’(经妙手改写)的唱段,唱词如后﹕‘苏三想吃馄饨面,可惜身上没有钱。哪一位君子行个方便,我出粮票你出钱。’

发行钞票,只限中国人民银行一家,而发行粮票,权力则下放到县一级政府。各省、市、县自行印发的粮票,只限在各管辖区内流通,只有中央印发的‘全国粮票’,才能在全国通用。因此,只有中央级的干部,才有‘全国通用’粮票,各省、市干部如须到外省办事,都必须在自己的粮食定额之内,申请‘全国通用’粮票。干部是这样,老百姓的景况,可想而知。后来,一位从事美术编辑的朋友悄悄告诉我,早在一九五六年,他曾奉命到省委有关领导指定的地方,秘密设计粮票的样本,最大面额是十斤,最小面额是一两。我才惊讶地连想,原来‘计划’发行粮票,早在五六年就开始了。直到八十年代,粮票与钞票并行,物价飞涨,通货紧缩,粮票的面额也相应加大到三十斤、五十斤、一百斤。

一九五九年夏末秋初,东江发了一次洪水,潼湖地区受淹特别严重,更加剧了饥荒的灾情。我和十来位文艺界的干部,奉命到惠阳县灾区,采访‘抗灾英雄’事迹,县委宣传部长接待我们的时候,最感为难的事就是‘吃饭’问题,尽管我们按照规定交足钞票和粮票,也无法吃饱。后来,宣传部长征得县委办公室同意,让我们和县委几位正副书记一起吃‘小灶’。大灶、中灶我都吃过,近半年来连大灶都吃不成了,现在竟然有机会和县委书记们一起吃饭,先不管‘灶级’,仅‘人级’一层就觉得十分光彩。到了现场,才知道在县的机关饭堂里,用屏风围上一角,摆着两张大圆桌,旁边架子上一叠蒸笼,还有一个加盖的瓦盆。我们被告知﹕蒸笼里是肉包子,瓦盆里是鸡蛋汤,随便吃,不限。我竟然被这‘非凡’的饭菜吓呆了。

看看屏风外的机关大食堂,包括许多部长、科(局)长等干部,每人手捧一只大碗,排了半天队,得到一碗半稀半稠的米粥,泡着几只小咸鱼,情形和省里的机关大饭堂相去不远。

我不知道陶书记是不是与民众‘同甘共苦’,至少,他是一位封疆大吏,吃饭的‘级别’,当不会在县委书记们之下。一年前,还在陶书记领导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具有极高社会主义觉悟的广东干部和工农群众,这时全都在水深火热的饥饿线上作垂死挣扎。

人人都有逃生的本能。广东人历来分不清‘逃生’与‘谋生’的差别,一概叫做‘揾食’。如果从寻找食物这一意义上讲,倒也没有大错。问题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广东灾民,没有像先辈那样幸运,下港澳,出南洋,谋求一条生路,首先要顶着‘逃港’、‘叛国’的 大罪名,不是让边防军抓回来‘劳改’,就是死在边防军的枪下,再不然 ,就在珠江口一带,溺水丧生。不逃只有饿死,逃生又冒丧生之险,左右都是死路,只能拼命一搏,粤语就叫‘搏命’。上百万广东 青壮年‘搏命’逃生(港),大约只有一半‘搏’得一命,逃到香港,找到生路。

可以想象,当年在珠江口不到一百公里曲折的海岸线上,逃生的人群络绎不绝,前赴后继,那惨烈的场面,更甚于日寇占领广州后发生的难民潮。至于广东内地当年饿死了多少人,至今仍然是个禁忌。

由于共产党及其政府的领导人,强制推行社会主义革命,路线和政策严重错误,使千千万万无辜百姓死于非命。然后,轻轻松松一句话﹕‘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全都抹杀了,难道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吗?

当大家敲锣打鼓庆祝‘公社化’的时候,我的女儿也赶巧出生了。朋友们说,这丫头真有福气,赶上吃饭不要钱,她才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呢!我当然很高兴,虽说共产主义天堂还没见过,单凭吃饭不要钱和那份‘五年计划’菜谱,可以断定,女儿的前景,将有喝不完的牛奶,吃不完的牛肉。半年后我就开始发愁。牛奶固然渺渺,连妈妈的奶水也越少越稀,饿得女儿啼哭不停。又过半年,深夜里一场急惊风,就把女儿毁了。医生无法诊断女儿的病,终年服用镇定剂和葡萄糖浆,女儿的病频频发作。抽搐,昏厥,口吐白沫,咬破嘴唇,有时肿得脸都歪了,疼得妻子和我眼泪直流。三岁的孩子,眉清目秀,两根羊角辫十分逗人,只是又聋又哑,智力等于零。我们这个小小的四口之家,哪里经得起如此沉重的打击,无可奈何地在绝望中挣扎。

好心的朋友给 我介绍了一位老中医,看过女儿的病,当场开了一张药方﹕牛黄、马宝、麝香、地龙、金蝎、灵芝草,外加飞鹰地球商标的英国白洋细布三十丈。我请教老中医,三十丈白洋布准备作何用处?老中医说﹕锻灰入药。并叮嘱我,处方上这几味主药配齐了,其他的药自然给给你配好。回到家里,我和妻子对着药方,想了七天七夜,差点儿没像伍子胥那样,把头发急白了。

牛黄马宝麝香都是珍稀药物,在这凭政府的粮票还吃不到饭的年代,哪儿找去?灵芝是仙草,我和妻子都没有白娘子的本事,可以去仙山盗它一回。三十丈英国白洋细布,向海外亲友求援,也许可以如数弄到正牌的英国货。问题是,每年政府才配给布票一丈三,内外衣裤和毛巾手帕,一律凭布票供应,如果照老中医的话,将三十丈(不是三丈,更不是三尺三寸)白洋细布烧成灰,怕不要把我关进疯人院才怪。

人民公社折腾了二十年,全国官民人等,受苦受难,家破人亡,死于非命者不计其数。我的女儿与人民公社同始终,随人民公社而生,又随人民公社而逝。我在最痛苦的时候常想,人如果不需要吃饭,世界也许就清静得多了。

4/14/03(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 桃花源里可耕田

    上草村只是农业社的一个生产队。我们在这个生产队落户,有点像后来的‘知青上山下乡’。我们带着自己的户口和粮食定额到这里来,和社员一样参加劳动,一样参加评工记分,一样领取工分票。不同的一点是我们的身份是国家干部,工资关系转到县委组织部,按当地的级别工资标准,每人比原来的工资额都少了一级。


  • 启蒙哲学:黑暗与光明、哲学王与人间的上帝

    18世纪是一个启蒙的时代,这个时代之与我们的关系的确是太密切了,即使在今天,有人把我们正在推进着的中国民主化运动叫启蒙的运动也是有道理的。在上一个世纪的80年代,启蒙的口号在我们中国叫得震天响的情形今天来回忆起来似乎也还感觉到新鲜,所以,仅仅从理论的角度上讲,没有人会对启蒙运动说“不”的。但是,同任何事物一样我们只要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研究之后,就会发现,启蒙这样的事情在西方和中国有不同的意义,无论是在过去或者现在也并非是就完全一样的。

  •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这次的“热点互动”,我是李欣。今天我们请来两位嘉宾,一位是中美问题专家,英文杂志中国观察的编辑陈剑飞先生,另外一位是本台的特约评论员李天笑博士,您们好。
  • 这是一个让我挖空心思想了很久都想得不甚明了的问题,但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又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因为在我们这个政治色彩极为浓厚的国家,“党”这个字眼代表了一个虽然无形无状、无踪无迹,却无处不在,无人不识,无人不畏的无比神秘而巨大的力量。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到并认识它——党,党是谁?党在哪里?
  • 大纪元评论《九评共产党》深入系统的揭露分析了共产党的邪恶本质,使得我认真反思了小时候党文化灌输给我们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所谓“理想”。在这种谓“理想”的驱使下我曾主动加入过共产邪教的附属组织──共青团。1994年又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加入了中共预备党员。
  • 小学五年级时我们学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 那里面说: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 “九评”的发表犹如利剑把恶党的罪恶本质剥得淋漓尽致。太好了,太及时了。其是大陆的基本民众多数都能见证它血腥的历史。尽管历来也有揭露它的文章,但是都没有“九评”这么系统、透彻、全面。真是“恶党衣扒光”(洪吟(二)62页)。是大法开启了我的智慧,师父给予了我力量,使我更加成熟、理智、清醒。几十年的人生往事历历在目,其是非善恶明晰可见。“九评”所述件件是实,句句是真,铁证如山,邪恶无处可藏。我亲身所见几例足以佐证。
  • 看完“九评共产党”之后,真是令我恍如恶梦一场,久久不能自已。我是一个1975年出生于台湾的普通人,走马看花、游戏人生三十余年;到了现在才发现世界上真的有“恶魔党(共产党)”
  • 李瑞木先生是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DSU)的退休心理学教授,对政治、社会、宗教、教育、医学、电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精深的研究。下面是李瑞木先生2月12日在圣地牙哥“九评共产党研讨会”的演讲全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