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咖啡馆

文琪
【字号】    
   标签: tags:

我喜欢到咖啡馆,因为这里是一个让我放松自己的地方,曾经有一阵子因为想打发上课前的空闲时间,又不愿意来回奔波,也可以找个地方静一静,于是我开始来到这一家咖啡馆。

一进到店里,我习惯坐在一楼,因为这样可以观察进出的人,有的独自享用餐点,有的与朋友谈天说地;虽然这些人拥有不同的工作,来自社会上各个年龄阶层,不过共同的是,在轻松的乐音与气氛下,每个人都在此时获得了身心灵的满足。

有一段时间,我总是看到一个母亲带着一对儿女在做功课,“这样可以吗?”小儿子用稚气的语调问着母亲,“嗯,很好呀!”小男孩满意的又低头苦干,继续沉浸在算术练习中,而另一个较大的女儿则在认真的背着英文单字,仿佛这里也成为一个亲子共同学习的地方。

很多咖啡馆都有提供无线上网的服务,让顾客在用餐之余,也得到了另一种精神上的交流;有些人会利用时间,随时上网MSN一下,还有的人会喜欢把自己的心情随时纪录在Notebook,或放在自己的部落格;有一次超夸张的,还看到一位仁兄把Notebook的电源线就跨越走道,插在另一边的插座上,每当人们穿梭其间时,我就为他们捏一把冷汗,深怕有人不小心就摔了一跤。

许多咖啡馆会出产属于自己店家品牌的杯子或咖啡豆,以前到过许多国外的城市,有些朋友喜欢买咖啡馆的马克杯,作为纪念品,虽然上面的图案有一点俗,甚至还写上了大大的NEW YORK字样,不过就像一般观光客一样,这可是他们到此一游的最佳见证。

在纽约待过一段时间,当时的气候严寒、大雪纷飞,我看着街上的行人,尤其是上班族,总喜欢拿着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步行于繁忙的街道,我想在西方的社会里,每天来一杯咖啡大概就像我们早上来一份烧饼油条加豆浆,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喝咖啡会让自己神清气爽,不过极少人知道咖啡的发现,有一种说法是由非洲衣索比亚的牧羊人所发现的,他偶然间发觉羊儿在吃了一种植物的果实后,变得四处奔跑、充满活力;因此,这种果实也渐渐被应用当作提神的草药,而这就是史上最早的生咖啡记载。

从拿铁、摩卡,到espresso、卡布奇诺,在繁忙的街道上,咖啡馆就像心灵的加油站,无论你是累了或是饿了,走进店里随时休息片刻、充电之后,在人生的旅途中重新再出发,相信人们不只是买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也在严冬中温暖了彼此的心房。@*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二月一个周末的上午,这个季节难得一见的阳光把柏林市中心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广场”——御林军广场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暖色。忙了一周的柏林上班一族显然还在家里睡懒觉或优哉游哉地吃早餐,商店、咖啡馆林立的大街上显得有些空荡。
  • 英国知名动物保育人士〔珍古德〕在动物保育方面又有创新,就是把咖啡和动物保育结合在一起。
  • 品尝咖啡不适合温度太高,应使咖啡稍冷再喝,第一口于口中宜吸入少许空气让咖啡在口中对流,品味咖啡的香气。
  • 美国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准备进军娱乐业,已经在洛杉矶成立了一个娱乐业办公室,并且已经调动了部分员工进驻。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