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物系列

【风云人物】勇敢上书废酷刑的缇萦

文/淑萍  图/素素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1日讯】“肉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刑罚,它是以“以牙还牙”的方式,在犯罪者身上处以伤残举动。例如,偷窃者就砍断手或脚;做错事就在脸上刺字、割鼻子等。这种刑罚从秦朝时就存在,直到汉文帝时,因为缇萦的缘故,才使这个酷刑得以废除。

缇萦是汉朝名医淳于意的女儿。相传淳于意医术高超,常行医于民间,由于他有预知病人生死的特异功能,所以很多人争相来给他看病。有一次,淳于意帮一个富人的妻子看病,他到那一看,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医治了,淳于意便告诉富人其妻将不久于人世。果然,没几天富人的妻子便过世了。富人很伤心,便诬告官府说淳于意开错药害死病人。官府也不察,就直接将淳于意抓起来,送往长安受刑。

淳于意被官府从山东要押往长安城受“肉刑”时,他的五个女儿都送别,淳于意看了看这五个女儿,长叹一口气说:“生女不生男,遇到危难时,都没有一个能派得上用场。”这时,最小的女儿--缇萦听到了,便决心要解救父亲的危难。她除了一路跟随父亲到长安,照顾父亲起居之外,还请人写了一张请愿书,书中写道:“皇帝啊,我的父亲为人一向清廉正直,今却被人诬陷且将要受刑。我很痛心啊,因为人死了无法再生;而‘肉刑’将人致残之后,就算那人要重新改过,他的身体也永远无法复原了啊!妾愿以身做奴婢,以赎父罪,只求您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以缇萦当年一个十多岁小姑娘的年纪和身份,竟敢向皇帝递交这样的请愿书,着实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智慧。还好,汉文帝是个明理、仁厚的皇帝,在看了这份请愿书之后,也觉得言之有理。此后,便下令将“肉刑”这种残酷刑罚废除了。

缇萦虽是为了营救父亲而写了这样的请愿书,但其实请愿书中重视人道的精神很值得推崇,也难怪立即就获得汉文帝的认同。汉文帝对肉刑有这样的体悟,他说:“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意思是说:酷刑伤残人民的身体,使其终生无止尽的痛苦,这哪是做人民父母官的心愿呢?由此也可知,汉文帝是个宅心仁厚、亲民爱民的好皇帝。

从此,秦代延续下来的“肉刑”真正的在汉代历史上消失了。这可说是缇萦救父之外,又间接造福无数黎民百姓。而汉代“文景之治”虽没了酷刑,可是治安却反而更加清明太平,据统计:汉景帝时,一年之中全国的犯罪案件只有400件,这证明:刑罚减轻了,对百姓尊重了,就算没有酷刑,治安也会变好。@*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人都知道,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然而写文章行云流水的他,更有一悲天悯人的胸怀,他不畏强权,勇于为民喉舌。
  • 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琅邪阳都人、身长有八尺、气宇轩昂、人称“卧龙”,隐居于龙中,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青书生。在三国演义里,他不但能呼风唤雨,又深谙奇门遁甲,刘备三顾茅庐,好不容易的请出这位“卧龙”之称的奇士高人,也是一连串高潮迭起故事的开端。
  • 东汉光武帝时候,重用了一个非常正直刚强的人来治理首都洛阳城,他就是有名的“强项令”董宣。“强项”,白话说就是“硬脖子”;“令”就是县令。“强项令”这称号是有典故的。
  •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
  • 范宽是北宋的山水画大师,与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同为陕西耀县人,并称“柳范”。
    北宋时,朝廷对绘画艺术相当重视,为了吸收各方艺术创作人才,成立了画院并赐以官职。然而范宽没有选择在仕途追逐,反而隐居至人烟罕至的终南山与太华山居住,终生以山林为伴,沉浸于风雪雨雾之中,把自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此他的山水画往往令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中的感觉,故有人评范宽物象之幽雅, “本朝自无人出其右。”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吉州庐凌(江西省吉安县)人,出生于南宋末年多难的朝代,因此文天祥的一生可说是坎坷多劫。
  • 王维是唐朝的诗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闻名。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富有正义感。
  • 明朝吴承恩创作的小说故事《西游记》里有个和尚唐僧,他一心向佛,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历尽艰辛,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而在历史上,也确实有一个法名玄奘的唐僧,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冒着生命的危险,凭着满腔赤诚和毅力,孤身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才到达印度取得佛经。
  • 吴道元,字道子,后改名为道玄,是唐朝第一大画家。他是一个画界的全才,举凡人物、菩萨、神佛、龙、鸟、花木、山水及车舆、器仗、桥梁、房舍等等,无不精通,其中最擅长的是人物及佛像。千余年来被奉为“画圣”,民间画工尊称他为“祖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