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命由天定 生命轮回

文/清言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杨砺,字汝砺,北宋京兆鄠(今陕西户县庞光镇杨家堡)人。宋太祖建隆年间考取状元,也是宋朝的第一个状元。他任光禄寺丞、屯田员外郎等职时,因施行善政而出名。

端拱初年,杨砺被调往库部,任记室参军。有一次,他前去拜见节制澶州的周世宗柴荣,被安排在客舍中住了数天。一天,柴荣上朝去了,杨砺住到了一僧舍中。在睡梦中,有一穿戴古代衣冠的人来到他面前,对他说:“你能跟我走吗?”杨砺便跟随此人走了出去,只见宫殿巍峨,守卫威严,好像并不是人间能有的气象,在大殿上,有一王者打扮的人正执珪面向南,大约三十多岁的样子。杨砺走上前去拜见,发现前面几案上有一本簿册,上面写满了人的名字。杨砺定睛一看,发现自己的名字在最前面,于是请求那位王者能够开示自己的前途吉凶。王者说:“我并不是你的师父。”并指着另一人说:“这位是‘来和天尊’,日后会是你的主上,你应当问他。”被指的人笑着说:“此后四十年,你将建功立业,声名自然也就显赫了。”杨砺再三敬拜。

醒来后,杨砺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他本来叫“杨励”,因发现籍册上写的是“砺”这个字,自此便改为了“杨砺”。

后来,杨砺在藩王府见到了当时的襄王赵恒,他回家后吃惊的对儿子说:“我这次见到襄王的面貌,居然就是我先前在梦中见到的‘来和天尊’啊!”

襄王赵恒后来任开封府尹,他把杨砺任为推官。有一次,赵恒问杨砺:“你是哪一年考中进士的?”杨砺支吾着没有作答。赵恒后来知道了杨砺居然是头名状元,后悔自己问的有些冒昧,更觉得杨砺科考第一却并不因此而自夸,所以非常敬重他。公元997年,身为皇太子的襄王赵恒即位,就是宋真宗,他先后拜杨砺为给事中、翰林学士、工部待郎、枢密副使等要职。

杨砺在梦境中,透过神人的点化,看到了自己的一生早有安排,以及宋真宗是“来和天尊”转世的真相。可见,这人世间的一切事皆由上天注定,岂能由人说得算。看了《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我们不由感叹生命轮回的玄妙神奇,和我们对生命、宇宙、空间认识的渺小,以及那所谓的“无神论”和“人定胜天”的现代观念是如何的可笑、无知。
【明慧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商人来讲,将本求利、追求商业利益本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不过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古代中国商人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与“君子重信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在历史上也不乏富而有德、重义轻利的仁人君子。
  • 园丁麦包荣(Matt Baldwin)所打理的农地,获选为今年最佳“分派土地”(Allotment of The Year)。图为他15日自豪地展示他的其中一件奖品巨型韭葱。

    政府把多余的土地分给人民,让人民自耕自足,种植蔬果,这样的地就叫做“allotment”。这个传统文化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现在不管是哪一个政党执政,都会保护绿地,不会随便开发,所以“allotment”就一直保存了下来,即使是繁华的伦敦各个区都有这样的“allotment”。

    不过获拨土地的人不能种东西拿去买,再者是现在这些地不是分给民众,而是要向政府缴交租金,租金不贵,通常为16英镑至32英镑一年,也可以一次过缴纳10年的租金。

  • 明慧学校新泽西桥水镇分校自建校以来,便开设了一门与中文课紧密联系的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课。该课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宗旨,把培养学生的高 尚品德,良好的生活习惯融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并逐步落实到家庭和学习的日常生活,使之成为品行端正,德才兼备的人才。
  • (希望之声《九评空中读书会》节目) 二、共产党如何破坏传统文化
  • 刘宠,字祖荣,东汉东莱牟平人,官至司徒、太尉,其为人清廉不贪,爱民如子。曾感叹:“为官之道,舍一分则民多一分赐,取一文则官少值一文钱!”
  • 8月27日下午1:30分至4:30分,悉尼大纪元假Hustivill Illawarra Catholic 俱乐部举办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为论题的九评沙龙研讨会。明居正教授、中国工党主席方圆先生及自由学者马恒隽先生三位主讲嘉宾,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教育的内涵、两岸不同社会体制及教育等方面,探讨比较了不同文化教育带来的不同结果。
  • (大纪元记者徐长乐、谢思恩吉隆坡报导)8月31日是马来西亚国庆日。国庆前夕夜,约上万民众涌入首都吉隆坡独立广场迎接国庆49周年纪念日的来临。

    具有历史意义的独立广场是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日国旗上升的所在地。除了本地市民,来自印尼、孟加拉的客工以及外国游客也聚集一起共同迎接国庆日的到来。吉隆坡市政局在当晚安排了马国三大民族(华、巫、印)传统文化歌舞表演。

  • 汉文帝是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非常懂事。在他当皇帝之前,是代州的领主,所以也有人称他为代王。
  • 以北京高智晟、滕彪、许志永等为代表的律师群体的出现,在中国民主化转型过程中具有符号意义。律师群体集体以专业维护人权人士的面目出现,完全与民主墙时期的纸上(墙报、办刊)民运迥然不同,又与八九民运的街头民主相异。两次民运累积的经验和捍卫民主政治的观念,经过六四屠杀之后十多年的沉淀、熏陶、尝试,一批诗人、作家、记者、学者、律师、艺术家、受难者,被迫从体制内剥离而出或流亡海外。他们在自身专业的背景下,完成了最为痛苦的身份转变,自觉成长为反传统和反独裁的精英。笔者一直以为,二十世纪初叶的新文化运动(一九一五年——一九二七年)为以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提供了一个无良革命范本。中国知识分子走不出这样的宿命:对传统文化全面否定并意图树立民族复兴的新样板,但是,文化运动最终都被残暴的政治运动所取代。文化与政治同构,同时彰显着中国知识分子不能独立的可怜,和政治强硬压制社会的反动。
  • 他早先派出的弟子法佐出外办事回来,走在半路,碰到另一个弟子法常外出。这两位弟子在旅途巧遇,喜出望外。互相停下车来,就在路边谈心,从当晚一直谈到天亮,然后各奔自己要去的地方。当法佐赶回到邺城佛寺的时候,没想到佛图澄已经等在佛寺门前,迎接说:“我等你有一会儿了。昨天晚上,你和法常议论为师直到天亮,兴致不浅啊!”法佐听了,心中一惊,师父是什么都知道!接着,该文写道:“于是国人每相语:‘莫起恶心,和尚知汝!’及澄之所在,无敢向其方面涕唾者。”意思是说:从此以后,人们都更加敬畏佛图澄,经常相互提醒对方:可不要起邪恶之心,无论你在哪里,佛图澄都知道你!以致佛图澄所住之处,人们都不敢对着那个方向,去擤鼻涕或吐唾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