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记(93)

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1944年9月1日

在党员中,对前几年的“洗脑筋”和镇压存在着一股不满的暗流。世界和中国本身的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使毛泽东发表了措词激烈的意见,反对康生的“党员干部和非党人员审查委员会”过去的所作所为,反对康生本人煽起的整人行为和各种政治运动(“整顿作风”,“抓特务”“坦白交待”等)。

毛泽东并不反对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进行整风和清党。他只是勉强地反反复复地说,康生走得太远了点,出了点“偏差”。
———-

驻特区的美国使团由驻重庆的助理武官巴雷特上校率领。美国代表团团员中最积极的是谢伟思和庐登。

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和雷蒙德.路登,是史迪威司令部的政治顾问。

巴雷特通知中共领导人,说他乐意充当延安和美国当局之间的联络员。

周恩来表现得像是美国人的老朋友。

1944年9月3日

唐纳德.纳尔逊和赫尔利少将已经离开莫斯科飞往中国。
———-

中共领导内部政治上的均势已大为改观,对情报局头子很不利,这是越来越清楚了。随着亲中共中央主席的新实力派的兴起,康生越来越孤立了,这样说开不错。

康生的集团在土崩瓦解。甚至那些最近还支持他,拍他马屁和奉承他的人,都在抛弃他。新四军司令员陈毅就是其中之一。陈毅直到昨天还是康生的忠实支持者,现在不仅不承认自己与康有任何私交,而且私下谈话中还说了些批评康和对康很不尊重的话。

事情反过来了。所有那些由于自己在整风运动中的表现而坏了名声的人,都设法把罪责推到康生头上,以此保全自己。这一切还没有达到公开指责康及其亲信的程度。他们的批评仍然停留在私下议论、暗示和故意表现不与康来往的阶段。例如,陈毅就只是同朱德和叶剑英讲讲情报局头子的坏话。他不敢多说。……甚至在同我的一次谈话中,陈毅也忍不住和我说了一些挖苦康的话。
———-

康从未料到情况会发生这样的逆转。

陈毅1901年出生于四川一个官僚家庭里。他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和北京大学,主修法律和商业。1919年去法国。1923年入党,红军建军伊始,他就加入了红军,以后一直在军队里。

1941年前,他担任过军队和党的许多职务。第四军被国民党击溃、军长叶挺被俘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任命他为新四军军长。(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