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连载:如焉(57)

胡发云
【字号】    
   标签: tags:

‧42 (下)

毛子一边翻看着书,一边就突然冒出来一句话,指了指达摩说,前些日子,我和他大干了一仗,差一点打翻脸。

达摩说,你看,恶人先告状了。

卫老师恶作剧地笑笑,问,干什么仗?是不是为了茹嫣?

大家笑了。

毛子说,为我的一本书。

达摩说,对,还是坦白从宽好。

毛子说,我都不好意思给您说起那本书,一想,还是说了痛快。就像那一年专案组对我说的,早交代早痛快。

没想到毛子刚刚说了那本书名,卫老师就说,我知道。

卫老师这么一说,毛子就不知道再如何说了。

卫老师说,你那书一出来,就有人给我说了。我本想等你送我之后,读了再说。只是你一直没有给我。我知道,你不愿让我知道这本书。

毛子脸色有些尴尬。

卫老师一笑说,你有你的难言之隐。

毛子说,是的,那本书我谁都没有给。

卫老师说,后来,还是有人给我拿了一本来。读完之后,我很难受,想了很多问题。你们还记不记得,有一次,好像是何其业他们回来那次,我曾经说到,青年知识份子从理想主义到犬儒主义的变化?
达摩和毛子说,有印象。

卫老师说,当时我就很想就你这本书再深谈一下,不知怎么就没有勇气了。当时,也看出何其业他们的变化,万里归国,一两句话又说不清楚,就不说了。我前半辈子,孤家寡人,只有你们几个患难之交,对于我来说,是很珍贵的。后来这一二十年,重返社会,但是真正的知交也并不多,原来的老对手们,没有和解,反倒结下新的恩怨。最让我伤心的是,一些我原来的同类,也有很多渐渐疏离。我知道,我们原来就有许多不一样,只是阴差阳错,让我们有了一些表面相似的命运而已。但更多的是,我后来的姿态,我的想法,让他们感到有些难堪,因为他们从我身上,也看到了我们的不同,他们希望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那样,让所有的房门上都打上叉叉。一旦有些人不再愿意被打上叉叉,这种难堪就出来了。我也曾对你们说过,许多老人有他们的难处。各种思想上的禁锢就不去说它了,他们已经失去了重新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和勇气,他们希望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弥补多年来失去的东西,他们希望有好的医疗,让自己晚年多病的身子不受更多痛苦,他们也不希望,再一次累及自己的后人……所以,我不愿意和你们这些忘年之交伤了感情,这可能也是一个老头子的软弱吧。在这一点上,我后来渐渐能体会到鲁迅晚年的孤苦无奈。

毛子笑笑说,我也是想了很久,才下这个决心的,那天我对达摩说,不知道还有没有救。

卫老师说,人只能自救,在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没有谁能救你。你今天说到这里,我就觉得我们已经无须再说什么了。剩下的,你自己能解决。我对你说,你面临的一些诱惑,我也曾经有过。我也算是做了几天高官的人,也有过很显赫的资历,特别是和今天那些人比,我知道这种诱惑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很坦率地说,海根对我教育很大。

茹嫣轻声问,海根是谁?

卫老师笑了,你跟着人家跑到我这儿来了,还问我人家是谁?

茹嫣这才知道达摩的大名,想起去达摩家的路上,那男人说的常老师,便问,那你该叫常海根?

卫老师接着说,海根的那种定力,那种看淡一切浮名俗利的心境,那种草根身份,贵族情怀,还有不屈不挠的战士姿态,在如今世道,真不容易呢。

达摩笑笑说,您别这样当着面夸我啊,我这个人本来就爱骄傲。

卫老师说,不是夸你,是让你知道你这样做的价值。今天,一个人实在难以战胜声名,钱财,权位的诱惑了。而且几乎全民族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哪怕是个王八蛋,有了这些,也是令人景仰的。当然,也要夸一下毛子,你今天自己说起这件事,不容易。我知道很多人,一旦迈出第一步,便誓死不回头了,因为回头的成本比不回头大得多,都是打了叉叉的,你又能把我如何?反倒是回头的那个,常常两头不落好。我跟你说毛子,当我知道你的那本书之后,我在心里骂过你,但是更厉害地骂那个不吐骨头就吃掉一个人的环境。中国不是没有思想家,不是读书人没脑子,只是有人被扼杀了,有人被吓傻了,有的人自愿去当了帮凶。要说悲哀,这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茹嫣第一次听见人与人之间是可以这样说话的。她竖着耳朵,努力将每个人的每一句话都死死地听进心去,她想,哪怕是一字不改地将这些谈话发表出去,都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篇作品啊。如果做一个电视实况转播,所有那些装模做样的谈话秀,就会像烈日下的冰雕,顷刻间就化作一滩脏水。
茹嫣见赵姨一直在旁边听着,看得出来,他们说的,她都懂。她也有许多话,但没说。这是一个心里极明白也极宁静的人。后来她离开了一段时间,再来的时候,便说,我们继续过革命化新年。开饭,玉米窝头汤面条。

真是一点不假的玉米窝头汤面条。玉米窝头是那种地道的粗玉米面,金黄金黄的一层皮,咬一口就有一股地道的玉米气息冒出来。汤面条是手□的,筋筋道道盘在一碗汤水中间,旁边飘着几片翠绿的菜叶,几缕鹅黄的蛋花,几块鲜红的番茄。再就是四碟佐餐的凉菜和一小碟豆腐乳。俭朴中透着一种大贵大雅。茹嫣见了,脱口而出说,呀!一个主妇,在大年节中,拿出这样的一桌饭菜,真是大手笔!

卫老师一听脸上漾起幸福的笑意,说,别这样当着面夸她呀,我这夫人和海根一样,很爱骄傲的。

一餐饭,吃的又爽口又利落,还有些意犹未尽。

众人又回到各自坐位上,聊了一会儿,达摩说,卫老师该休息了。

卫老师沉寂了一下,说,还有一件……不知道是喜是悲的事,想告诉你们。

大家便静了声。望着卫老师,不知道这话头子下面会是什么。又望望赵姨,赵姨脸上也读不出什么。
卫老师说,前些日子,收到一封信。是我外孙女寄来的。

大家一听,都呆了。便是说天上掉下一个外星人,也不如这个消息让人震惊。一个个不说话,等卫老师继续说。

卫老师说,这个自称是我外孙女的人说,她叫方亚,在北京读书,不久前去看望她的一个舅爷,就是她姥姥的弟弟。这个舅爷是台湾的一个学者,来大陆参加一个学术活动。那老人告诉她说,在海外,读到一本书,是一个叫斯卫的写的,斯卫的原名叫卫立文,是你的外公。你应该想法和他联系一下。她就上网查到了我的一些资料,又和出版社联系,要到我的地址,说先写来一封短信,看看是否能联系上。信里留下了她的地址,电话和电子邮箱。

卫老师说,接到这封信,我差一点犯病,只觉得心脏很难受。

卫老师指指夫人说,她就赶快给我吃了药,还加了安眠的,让我好好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稍稍平静下来。我想,这个外孙女应该是我第二个孩子的女儿。第二个孩子是53年生的,算算该是50岁的人了。我前妻与我同年,如果还活着,也是八十出头。还有一个儿子,51年的。就这么一封要人命的短信,一下让我想起来那些往事。我和夫人商量了一下。她说,既然已经来了,还是面对的好。于是,我就给我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外孙女打了电话。孩子比我冷静,很亲热地在那头叫了一声外公。我却受不了了,眼泪哗哗流下来,好半天说不成话。我问,你外婆呢?她说,我没有见过外婆,她在我出生前就死了。我问你妈妈呢?她说在乌鲁木齐,她说她就是在乌鲁木齐出生的,在那儿读到高中才出来。我问到我的大孩子,我说你舅舅呢——也就是你妈妈的哥哥?外孙女说,她也没有见过,听妈妈说过,文革的时候自杀了。自杀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这还是近两年才告诉她的。我不知道,在我前妻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开我之后,发生了什么?我就问她,她说也不是很清楚,得回去好好问问妈妈。我问你妈妈知道你找到我了吗?她说,还没告诉她,也不知道妈妈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最后外孙女说,但是,能够找到您我非常高兴,特别是读了你的一些文章,我简直就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外公很自豪了。她说想找个机会来看我。打电话的时候,她就要放寒假了,说先回乌鲁木齐,看望妈妈。然后再做决定。就在前天,也就是年三十,她从乌鲁木齐打来电话,说过几天想和妈妈一起来我这儿。我说,让你妈妈来接电话。过了一会儿,她说,妈妈很激动,不能说话,等到来了以后,再慢慢说,她妈妈也想把一些事情弄清楚。昨天,外孙女再打电话来时,说已经定好初八的机票,在我这儿呆几天,外孙女就直接去北京上学了。

赵姨说,我就说,这事你要对海根几个商量一下,我们年岁都大了,有些事,怕得要他们来帮帮忙,接送,安排,调节一下气氛。半个世纪了,这样的相认,老的小的,很容易激动。

于是,大家就商量了一下。决定到时候由毛子开车去接机。茹嫣说她也去,有一个女的好说说话。达摩留在家里陪老人。说到这里,才发现卫老师真的已经很老了。激动时,言语和身子都有些抖抖嗦嗦。
大家告别,再三对卫老师说,这两天休息好,少乱想,吃药,把感冒治好。(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