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与艺术创作

百志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7日讯】我的创作有一个来源,就是个人对真理点滴的体会,表现的虽是繁花似锦,无非是清静心灵的人间倒影;我有一个自勉与大家分享:“以纯净之心创作,不带任何有求之心。”--作者

艺术大师与修炼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是民国时,弘一法师的作品,词曲中透露出洞察人情后的另一种心境,从脱俗的境界再看红尘的悲凉。

近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作画无数,实乃中国绘画的一代宗师。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还是佛像,无不在精妙绝伦、金丽高古的风格中,蕴藏佛道两家的精神内涵。张大千先生早年出家当过一百天的和尚,后来因为不同意寺庙中的僧人对佛教经典的诠释,于是还俗于世。他在敦煌花了两年七个月,临摹北魏至隋唐在石窟中的佛像壁画。这两年多的时间,他沉浸在中古佛教兴盛时,丝路上来往的僧侣以艺术表达对佛的虔敬氛围中。张大千或许是一位还俗的僧人,但是却是一位虔诚的修炼艺术家。

他们两位在艺术上的成就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投身于中国传统佛家或道家修炼。中国历史上在人格与道德陶养上,大都以儒释道为主。然而从艺术的角度看,道家与佛家影响更为深远。为甚么一个人进入修炼后,竟会创作出如此不同凡响的作品呢?一个终日为红尘俗世用心的人,为甚么就创作不出呢?

艺术创作来于对高层真理的领会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文思泉涌时的灵感是来源于哪里呢?是后天所学所知的一切,还是有更高的来源呢?好的创作灵感靠的大都是天分与神来之笔,作品的神髓与意境并不是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达到的。人的所学所知是非常有限的,不仅创造不出好的作品,还可能把人的灵知妙感障碍得更深。正如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陷溺在七情六欲愈深的人,就和宇宙的真理特性相隔越远。放不下红尘、参不透天机,所思所感、所作所为自然就仅止于人类的范围,因为心性境界就只有那么高,这是人的知见阻碍。

庄子把声音乐响分为:“人籁、地籁与天籁”三个层次,把听者的五官觉受分为:“耳听、心听与神听”三个境界,充分说明了庄子是从高层次看艺术,才能把表出与觉受间的交流分层分级,剖析无遗。

作品的灵魂与神韵

一个字有一个字的灵魂,一句话有一句话的精神,一段一篇一章各自有其神韵。这些灵魂、精神与神韵是创作者赋予的。古代曹丕在〈典论论文〉里开宗明义地写:“文以气为主,不可力强而致。”一语点破文章的风格创造和创作者的心性气质关系密切,这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文章不可以字句雕琢定高下,而需以气质神韵分高低;正如人不可以富贵穷通论人品,而需以道德心性辨贤愚。创作者的思维与心灵若是受污染,不能以纯净之心铺陈而出,必然表现出污浊阴暗与暴力色情的创作,也必然吸引心灵阴暗的人群涌观赏,使社会人心道德急遽下滑。所以从创作的内涵与人们的爱好来看,都可以体现出从个人到社会的整体面貌。人们在创作些甚么、流行甚么、爱好甚么?是善是恶;是污是净?是正是邪?这都不是小问题。

修炼净化人心

心不净,思不纯,所书所行必然不纯不净,自然难有好作品。修炼就是去掉人们各种执著不放的心,从根本上改变常人的观念。当七情六欲渐渐放淡,思想日益升华,身体与心性同时改变后,所言所行必然纯真良善,作品自然也就被赋予了美好的神韵,虽非强为,实乃重生。因为创作者在修炼中不断去除缪见,悟到正见,从心里慈悲为文,不带个人为私的观念,自然会在字句篇章中,带着修炼者慈悲的力量,打中读者的心扉,感动人们内心深处。

古代人从“道”的传统而下,人人重德修心,各行各业都讲究静心内省的道理,这使得中国古代的文化到达一定的高度。而现代人为甚么创作不出那种优美的作品呢?现代艺术到底是在刺激人们的欲望,还是启发人们求真向善之心呢?这不只是创作者的事,也是值得每个欣赏者好好思考的。

(摘自新生网 作者为法轮大法修炼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落月半轮残 浮曦五岳翻 长风十万里 愿度天门关
  • 奔崖直下泻飞泉, 震耳雷鸣匝地烟。 避暑松泷谐万籁, 迷濛漫野水连天。
  •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此诗是白居易对自己前半生经历的反思;那种彻悟后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态。人生的历程,在学习和经历中成长,通过读圣贤书,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处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
  • 古老的传说在应验, 人类的渴盼终如愿, 创世主已在人间, 大法普度已洪传; 他以人的形象现, 如意真理至浅显。
  • 社员们都为她感到高兴,纷纷祝贺她脱掉了农皮,吃上了国家粮。贺春桃却高兴不起来,她手里拿着受尽屈辱换来的一纸通知书,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眼泪汪汪地直往下流。
  • 路好黑 我帮你点灯 迷了路 你帮我点灯 我帮你 你帮我 瞧 我们的四周 全亮了
  • 雨带诗情入眼眸 点点滴滴敲心头 潇潇洒洒随风去 入水化作碧浪流
  • 光阴倒转回五年前,司将军府中,斜阳楼阁,金辉满室。书房中萦绕着松烟墨的淡淡香气,梳着双鬟的少女立于宽大的书案一侧,静静地俯首研磨。
  • 幸福的泪花, 绽开了柔和的时光。 圣师的法理, 谆谆教导语重心长。 云儿牵着梦想, 沸腾了欢笑的山庄。
  • 《Summer Snow》与《我想念我妈妈》,很难相信这两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译中,一个字都没对应上,也是让人服气。“我想念我妈妈”,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气,这类电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艺脱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两者摆在一起,再加上鲜绿背景上鹅黄衣衫的小姑娘阳光灿烂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标就点了上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