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仁而威,惠而信的帝喾

孑伊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

帝喾,姬姓,名俊,号高辛氏,为五帝之一。《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帝喾以德治国

帝喾以亳(今河南偃师)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当时,共工氏实力强大,对喾继帝位极为不满,愤怒得用头撞击不周山,使天柱折断,大地斜向东南,并进而发动反叛。帝喾下令火正黎带兵平定共工之乱,失败而回。帝喾处死了黎,以黎的弟弟吴回继任火正,再次领兵对付共工,最后平定叛乱,杀了共工氏。

帝喾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他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他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对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帝喾亦能知人善任。羿的射箭技术天下无双,帝喾选拔他担任射官,赐给他彤弓和蒿矢。羿也不负帝喾深望,当白难反叛时,他一举将其平定。咸黑、柞卜长于音乐和制作乐器,帝喾命他们为乐官,创作了《九招》之乐和鼙鼓、笭、管、埙、帘等乐器。在音乐起鸣之后,凤凰、大翟等名贵仙鸟都云集殿堂,翩跹起舞。古时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来凤凰。

帝喾“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著名文学家曹植曾作《帝喾赞》以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帝喾生平

帝喾有四妃,长妃叫姜原,是有邰国(今陕西武功县)君的女儿。相传姜原在娘家时,因出外踏上巨人脚印而怀孕,因无夫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弃于深巷、荒林与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鸟保护不死,所以起名叫“弃”。后来长大喜欢农艺,教人种五谷,被尊为后稷,成为周民族的祖先。次妃简狄,是有松国(今甘肃高台县)君的女儿。相传简狄在娘家与其妹子建疵在春分时到玄池温泉洗浴,有燕子飞过,留下一卵,被简狄吞吃,后怀孕生契,便是商族的祖先。三妃庆都,相传她是大帝的女儿,生于斗维之野(大概在今河北蓟县),被陈锋氏妇人收养,陈锋氏死后又被尹长孺收养。后庆都随养父尹长孺到今濮阳来。因庆都头上始终覆盖一朵黄云,被认为奇女,帝喾母闻之,劝帝喾纳为妃,后生尧。现濮阳有庆祖,原名叫庆都,里有庆都庙,此地名是否与庆都来濮阳有关,未见史书记载。四妃常仪,聪明美丽,发长垂足,先生一女叫帝女,后生一子叫挚。挚与尧都继承了王位,作了帝王。

帝喾好巡游,他东到泰山、东海;东北至辽宁;北到涿鹿、恒山、太原;西北至宁夏、甘肃;西南至四川;南到湖北、湖南至长沙。他几乎游遍五岳,参观了女娲、少昊、黄帝等现任的遗迹。这些传说虽未必其真,但略见当时中国地域之辽阔。

帝喾时战事不多,只在帝喾带领常仪、帝女南巡时,在云梦大泽遇到了房王作乱。当时帝女带一只有神通的狗,名叫盘瓠,它暗暗跑到敌营,咬死了房王,平息了祸乱。

结语

《史记·五帝本纪》作了综述:“高辛声而神灵,自言其名。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海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可知帝喾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诚服的帝王。

转载 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为世代传颂的“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独领风骚,无与伦比。究其因,则是因为唐太宗的圣德所为。以下两则贞观初期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将一个为民而懮而思的具成汤王之德的君王呈献在我们面前。
  •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曾传唱过一首名为《苏武牧羊词》的歌曲, 此曲约产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传说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学教师。其中“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这句歌词尤其激励人心。此歌内容采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囚禁冰窟逼降,他饮雪吞毡,坚决不从。后来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上牧放公羊,说要等公羊产奶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苏武不顾威胁利诱,不怕艰苦折磨,坚持十九年而终不屈服。今天我就讲一讲“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的故事。
  • 编者按:在中华近两千年历史中仅出现过屈指可数的盛世,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他们所持续的都仅有几十年而已。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令后人景仰的盛世呢?是君王的原因吗?在司马迁的《史记·孝文本纪》里所记载的汉文帝的贤德、仁爱和俭朴,以及“以德化民”,处处为百姓着想所施的种种仁政,让人不得不承认,正是汉文帝的圣德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以德治国才是正道。 历史故事
  • 古人十分注重仁义道德,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会信守诺言,所以有“一诺千金”的成语。而且古人常说﹕“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就是说受到他人的恩惠,应该想着回报,不能忘恩负义。《太平广记》中就有这么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在唐朝末年,郑畋和西门思恭之间注重仁义的事迹。
  • 王维是唐朝的诗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闻名。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富有正义感。
  •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人,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自小博览奇书并喜好游历,曾跟随做刺史的父亲久居山东。成年后常因职务关系,周游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都细心勘察水道,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等。
  • 出身湖北江陵的农家子弟张居正,少年时期即有神童之称,十岁精通四书五经,十二岁即为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也因他的聪明才智,实行多项改革措施,才让日渐衰败的明朝国祚得以延长六十年之久。
  • 李诫,字明仲,曾经担任北宋的将作监,先后从事建筑营造管理十余年,并且主持过五王邸、辟雍、朱雀门、尚书省等十余项重大的工程。他的代表作《营造法式》是一本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专著,对中国后代的建筑营造有极大的贡献。
  • 罗贯中,一名罗本,生于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