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判释(45)

九、孔子与孟子之学同异
黄鹤昇
font print 人气: 45
【字号】    
   标签: tags:

三、本文以“孔孟之道”为论说,似乎孔孟的学说是一致的,实际上两人的学问是有所不同的。用孔子说“狂狷”(《论语.子路》)两字来解,即孟子过分发展了“狂”字,而摈弃了“狷”字。把“狂者进取”的精神发挥得不错,把“狷者有所不为也”的柔性精神掩盖了。孟子虽有“不得志独善其身”的说法,但其有“舍生取义”的意志冲动,如何能“独善其身”呢?孟子的理论是有些自相矛盾的。一个理论,你将其十字打开,它就失去了圆融性。你非此即彼,两分法只能是分析的,不可能是综合的。孟子“舍生取义”的两分法,正好掉入宰我设的逻辑陷阱:井里有仁,你要不要跳进去呢?你不跳进去,就不是仁人,你跳进去,就会失去生命?孔子很聪明,直接指出宰我这个命题不成立(孔子:“何其然也?”)若依孟子“舍生取义”的说法,你必然要去作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这样,就正好掉进宰我设的圈套了。后儒将孟子的学说与孔子的学说合流,称之为“孔孟之道”,目的虽都是一致的,但方法论则是有所不同的。孔子的道是宽广的,到了孟子那里,则变得有些窄了。他把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礼”的作用只当作一个“门”,出了这个“门”就是“义”来作用人生了。如果依后儒对天道与其道德论的解释,我则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儒在“得志”时,不可能兼得天道,只有他“独善其身”时,才能得天道。“得志”是在为人做事,不可能没有偏差,即不可能没有是非,物我两相的矛盾论。“得志”之人只可能是“执的存有论”(牟宗三语),不可能是“无执的存有论”;只有你在“独善其身”时,你才能真正把天道收摄进你的心中。儒家的所谓“慎独”,不正是指你“自我”的感悟吗?孟子把这两者上下折腾,而导出他的意义,实则两者是没有必然的连系的。“得志”是一回事,“独善其身”又是另一回事,这是人生两个不同的境界,不可同日而语。孟子以“集义”来把这两者连系起来,贯穿其道德形而上学,看起来很圆满,实则其天道与人道是脱节的,这一点,我前面已有所论述。后儒还借用庄子的“内圣外王”来做儒的最高理想,内又可圣,外又可王,两者可以兼得,以我看来是不可能的。佛要空,道要无,才能讲“涅盘”、“至人”的境界,你儒要有所作为,不空,不无,何以达圣人的境界?人道与天道可以相提并论,这是何方神圣?原来这也只不过是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术而已。我称此儒术为“意中之意”的辩证法:说天道时,将人道的东西装进去,说这是天道规定我们人类应如此如此做的;说人道时,要求我们人类应如此如此做才能抵达天道。即将天道的不可知,以人道的可知来说之,《大学》就有“格物致知”。如此上下以意释意,我们看其天道,好像是“无执的存有论”——没有物的妨碍和没有矛盾的对立,实则只不过是执意中之意。儒的天道“无声无臭”,虽无物执,但其意象明显,他有一个“执意”在。我们明了此中奥秘,就明白儒为什么会有双重的性格了:既可内圣,又可外王。实则这是两回事,其内圣也只不过是庄子说的“江海之闲”(《庄子.刻意》),即孟子说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1(《孟子.尽心上》)的“尽心”,其心中还是不能超越那个“矩”——道德规范。故孔子遇到绝对的东西,他不能直接说明,要婉转,要“浑无”。孟子要“十字打开”,要立场鲜明,这就给人留下诘难的地方。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孔子的“为己之学”变成“为人之学”后,他的学问就变质了。后儒处处要为别人着想,要为别人量身打造,当然非此即彼的教条就出来了。这哪有孔子让你自己想想,将心比心的宽容态度?“为己”,一切为了自己。所以他就不能说违心的东西,一切都是他内心的自然流露。这种学问,是非常实在的。自孔子殁,儒的“为己之学”就少见了。自孟子注入刚性的“义”不容辞学说后,儒学就出现二律背反了,所谓的“生”与“义”必选其一的绝对论,将孔子的圆融哲学打破了。他把孔子的学说推上近似宗教教条的性质,虽然奠定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但儒学已无孔子“为己之学”的性质。他已发展成为做什么都要为别人的“为人之学”。子思的《中庸》讲“修身”首先要“思事亲”,没有这个“思事亲”的服务条款就谈不上讲“修身”。这个预设的前提条件就充满着“为人之学”的性质。所以儒学成为思辩的道德哲学就是一个必然了,他已摈弃了孔子“为己之学”的性质,成为处处为他人的教条了。

写到此,我之书名为《孔孟之道判释》,将孔子之道与孟子之道放在一起来论,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在孟子那里,孔子那种遇到危险的事有点害怕、不明白的事就说不知道、有时“狂”一下、有时又“狷”一下的可爱形象没有了,代之而来的是义愤填膺的英雄气概。可以说,孔子是非常人性的;孟子则是高扬的个人英雄主义。孔子可以做一条可爱的“丧家之狗”2(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而孟子则是“大义凛然”。孔孟是否同道?或是分道扬镳?我则以“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而论。孔子说他“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3(《史记.孔子世家》)读者自有其见仁见智矣,我亦不必为孔子作猜度了。(待续)@

1《孟子》,台湾智扬出版社,民国83年版,367页。
2《史记》,中华书局出版,2005年3月第一版,1548页。
3《史记》,中华书局出版,2005年3月第一版,1564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孔子这个“仁”,确是有些含糊其辞,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则与道德伦理相联结,其上,则与天命相连系。
  • (shown)如果我们将孟子“自得”之道与牟宗三先生说圣人无体,不可言且无可训来看,孟子这个“仁”,还是“有执的存有论”。如依庄子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来看,这三者孟子都未能达到。
  • (shown)后儒把孔子的仁说成是“恻隐之心”,又说“仁也者,人也”,把仁同等于“爱人”、“博爱”等等,都是一种意为的构造,这对孔子的仁,只能说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 (shown)《易.系辞传下》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就是这个意思。圣人与仁人是划等号的:能做到圣人也就是仁人,能做到仁人也就是圣人了。
  • (shown)如果说,仁是儒家君子所要达到至善的最高理念,那么要实现这个最高理念的路子就是义。“人路”,也就是人应该的行为方式。
  • (shown)孟子以“集义”来实行他的人生目的。他的这个“义”,有点类似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道德律令”。这个道德律令是义不容辞的纯粹实践理性,即“义务”。
  • (shown)父子之义是亲情关系,君臣之义是尊等关系。父子是父子,君臣是君臣,这两者是不能等同的。这种君臣关系等于父子关系,就如同现代的“我把党来比作母亲”、“祖国啊,我的母亲!”是一样的。实则这义不是那义,是不能乱点鸳鸯谱的。
  • (shown)仁者一定能爱人,但爱人不一定就是仁者;智可以辩言,但智者不一定就是知人。
  • (shown)孔子是以“仁”来贯彻其整个道德形而上学的。其他义、礼、智、信等都是围绕这个“仁”而阐述。后儒如此排列,好像孔子的学说变成了五个命题。
  • (shown)我们要了解儒的“仁义道德论”为何要特别强调“亲亲杀”和“尊尊等”两大伦理观,就有必要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