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513)

下集-第十一章:寻访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三节:王大炳和他的女儿(5)

王玲在得知她被录取的消息,究竟高兴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我想到千千万万个类似王玲的孩子,不一定都会得到她这种比较满意的结果,中学毕业升入中专,以及今后处社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开学前三天,王玲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来到我家,那包里装了一袋绿豆,一袋芝麻和一大块农村的“老腊肉”,满脸汗水,脸蛋涨得通红的王玲向我解释说:“这是我妈的一点心意,本来还想把家里的几十个鸡蛋带来的,但我实在拿不动了,再说路远迢迢的,鸡蛋在汽车上又容易打烂,所以我没带。”

我知道在偏僻的长寿农村,她送来的东西恐怕要算农家最值钱的礼物了,我那能收下?便对王玲说“你母亲对你的用心,你应当牢记,这些东西,你在大热天这么老远的扛来,谢谢你妈的心意,但你还是带到学校去,酬谢一下你的陈伯伯吧。”

后来我知道,陈明生也没收她的礼物,最后还是送给了班主任林老师了。

后来,陈明生告诉我,他已问过张主任,知不知道王玲送礼给林老师这件事,张主任说林老师压根就没有提起此事。若不是陈明生起了作用,王玲能不能走进工业学校的校门,并坐在课堂里上课,恐怕还是一个未知的事。

后来为托附王玲的入学和学业,我曾两次去过林老师的家,在他的家里家庭电影,柜式空调,国外进口的高级VCD,讲究的家具摆设,应有尽有,比我富裕多了,他那里希罕王玲带来的一包绿豆,一块腊肉啊。想到可怜的王玲连内衣都没有换的,我心里真有说不清的滋味。

听这位林老师说,他除了工作外,还兼任好几个业余的职位,他拿给我的名片上写着,某机械进出公司的推销员。

因穷而逼出来的致富狂热,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鼓动下,对穷得上无片瓦的中国人,产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尤其是像林某这种人,邓小平的政策意味着一个富人集团从社会中分化出来。古人说:“人无横财不富”。

所以现在知识分子,也学会了这种从更穷的人身上进行“原始积累”的手段。这可是中国人中前所未有的,这种现象无疑是文革道德堕落的继续,有这种行为的人,怎么能担当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

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经历毛泽东疯狂的摧残已完全堕落,人们以随意的骂人打人为习惯。以公开枪劫为乐事,社会道德的危机日趋严重。接着就被一群打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者搞得面目全非。

教育的危机,可说是当前社会最大的危机。形形色色的腐败以及公开的损人利己已严重腐蚀了青少年,据报上透露,未成人的犯罪年龄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低了三岁,1999年公布的我国青少年作案数,占整个刑事案件的19%,并以偷、盗为重点。

先前还有在报章媒体上发一点“救救孩子”的呐喊,也渐渐的淹没在“怎么发财”的嚣声中,人们似乎对社会的堕落感到麻木,当局更担心的是救救孩子的呐喊会引发六四的回声,会因此而动摇中共统治的大厦。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口号,就像包着无数腐肉的侬包,越包越烂,人们耽心,为维持一个腐败政局的稳定,究竟会把中国引向何处?

我们古代的哲人主张内心的修养。把修心养性当成教育的出发点,百年树人是一件好不容易的事业,被一群打着“解放中华民族”,“砸烂封建礼教”的革命家们糟踏得一无所存了。

当然,王玲送给林先生的礼物,既无聊也无知,然而这恰恰是被社会看作可行的途径,林先生对给他送去的酒和烟不屑一顾,这区区一千元的礼物,对聚财有道的林先生哪里算得上是“礼”?但对于连布衣服都没多一件的王玲,恐怕就是一笔想了又想凑了又凑的大数字。

同在一个课堂上的师生怎么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尴尬?所幸工业校求学三年,王玲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矛。我想这大概是王大炳的遗传基因作用,是他那双死不瞑目的灵魂,在阴间对他女儿的督促?

1999年夏天,她从工业校毕业以后,在南坪一家电力公司下属的配件加工厂从事技术室的工作。算是她跻身城市找到了安身立命的“一业之地”,实现了她的母亲最低的要求。

由于我已年老,这几年很想找到继承我的遗志,完成对这个时代无情批判的大业,我曾倾注于我的儿子身上,但令我羞愧的是,在和社会争夺我的孩子时,我却失败了。

曾一度把这种神圣的希望寄托在王玲上,然而没料到,我的影响终于没有战胜恶劣社会空气对她的影响,三年的中专生活,在环境的陶冶下,她那原先诚实的品性被渐渐改变,渐渐地我们失去了原先那种感情,自2003年她结婚以后,我们就很少往来了。

但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延续,王玲是王大炳的女儿,他们身上固有的秉性会最终会起作用,我想我终生反对专制主义那种不懈斗争,终会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结出硕果。(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后来我向重大保卫科和落实政策办公室询问马开先的下落,结果都被拒绝,这就更加令我怀疑,当年给我们的诬陷,定有不敢公开的东西。
  • 第二年春天,利用一次出差成都的便利,我专程去拜访了杨明彦。记得那天正逢成都的花会期间,座落在成都郫县的四川工学院风景格外美丽,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情却一直很沉郁。
  • 不明真像的人还在向我身上拨脏水,就越坚定了我揭示真像的决心。虽然我将拜访的是马开先的弟弟,这个人会持什么态度我心中没有底。
  • 在这突然变化的脸面前,我鄂然了。遭到拒绝的可能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听她那种对我和马开先的事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敌对的口气,使我的心凉透了。
  • 听王泽庸这段叙述,我想起当年曹英组织对我昼夜不停的疲劳轰炸式斗争,硬逼着我按他的意思,编造与马开先的“不规”行为,以达到批倒批臭的目的,原来他自己就是实足的禽兽。
  • 写这封信触到她一生中最悲痛的经历时,在信笺上留下了两行“……”,那不堪回首的往事直到今天她都无法用文字来表述。在她的一生中这是切‘魂’之痛,是一个永远都无法愈合的心灵伤口,一触这伤口就会流出血来。
  • 第二天,拿出了我写的片断给他看,看后他深情的说:“我可惜没有那个水平,也没有那个精力了,愿你能把我们在监狱里所遭受的苦难,特别是进行的反抗以及牺牲难友们的大无畏精神,如实写出来。”
  • 对大炳的死负有直接责任的那所雇佣他的学校,想草草了断此事,在三个孤儿寡母到了北京后,趁已变成植物人的王大炳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把责任往死者身上推,仅拿出八千元人民币了结此事,将母女三人打发回重庆。
  • 介绍她父亲去北京找工作的“舅公”来信说,王大炳去北京打工,纯属他的面子带着“照顾”,并不是该校聘的正式员工,所以还不能完全按劳保条例交涉,劝王玲母亲在学校增加抚恤金后,不要再纠缠了,不然他不好处事。
  • 他关照王玲先前送的礼也不要再去追究,礼是王玲自己送的,只能看成是她自作多情了,何况收礼的林老师今后是王玲的班主任,在今后三年的学业中,不但要依靠他对她的关照,还要在三年以后的毕业评语上得到他的肯定,千万不能得罪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