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什么?如何表现?

──“2014年台湾文学馆爱诗网新诗创作奖”评审感言
font print 人气: 651
【字号】    
   标签: tags: ,

诗是什么?如何表现?  评审委员/陈义芝

人是有感情的生灵,对应万象而有不同情怀,产生不同感应,是十分自然的事。因此,古人会说,诗是什么?诗,不过是人人心头舌尖渴望吐露、不得不吐露的一句话。看到美色,闻到香气,听到悦音,谁的心旌不会摇荡?如此说来,写诗似乎可以是大众共有的本事,不一定是专业诗人的专属。当代诗人痖弦就曾说过:“拿起笔来,你就是诗人。”

话虽这么说,毕竟是鼓励的话。诗人与一般具有强烈情感的大众仍有不同,一般人的情感固然普遍存在,诗人须能从这普遍中寻绎到特殊的感性。有特殊、超出一般人的感性,才有独特的创造可言。袁枚说:“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之外。”我也曾说,有精神便有诗意,诗意不在精神之外。但性情是什么?精神如何表现?没有学习,不能陶养出性情;不知适切表现,感性只属于一己,无法与人精神共鸣。

谈到诗的表现,古今中西原理都相通。古人所谓“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具眼指有识别事物的眼力,具耳指有鉴别音律的能力,前者关涉意像是否新颖敏锐,后者关涉节奏是否自然沉醉。诗,最根本讲究的就是意象与韵律。以具有美感的意象与韵律,呈现有意涵的情境,使读者得到一种关系的连结、一种意义的认知、一种价值的启示!

2014年爱诗网新诗创作奖征选主题:战争与灾异。目的在抚慰伤痛,唤醒悲悯同情。

首奖作〈致世界最遥远的黎明〉,关注恐怖组织训练儿童成为人肉炸弹的悲剧,以“圣地”、“天堂”反讽炼狱,描写从七岁到十三岁,生命化身成雷管、机枪、手榴弹的迷惘,“开着无法道爱的坦克,压碎生命最后的道谢/也辗碎最后一句道歉/与道别”,相连的“道爱”、“道谢”、“道歉”、“道别”四个语词变化,有意想不到的跨度,令人低回。

值得思考的课题与现象  评审委员/向阳

受邀担任2014年爱诗网新诗创作奖决审委员,今年的征诗主题是“战争与灾异”,这是一个难度相对于情诗书写较高的主题,不仅题材的选择有其困难度,就是书写手法也不容易拿捏,在语境的掌握上更是艰难。台湾毕竟是一个长久以来未曾遭逢战争的国度,战争题材通常发生于离台湾甚远的地区,只能依靠外电报导得其梗概,要如何揣摩战争的情境,需要高度的想像力;至于灾异的题材,台湾稍多的是地震、土石流、风灾或类似SARS这样的疾病恐慌,或者已经发生一整年的食安问题、政治社会变异问题,只要身历其境,抓住集体性的社会感觉结构,应较可充分发挥表现。

吊诡的是,今年入围决审作品总计24篇,描写战争题材的诗作就高达17篇,显现“战争”题材受到投稿者较多的关注,看来好写的“灾异”反而较乏人问津;评审结果获得前三名的作品6篇,也有4篇以战争为主题。这似乎反映了投稿作者对于远在他方发生的战争较有想像,对于发生在生活周边的灾异则较不关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与现象。

这种现象也反映在得奖名次上,第一名作品〈致世界最遥远的黎明〉写阿富汗塔利班组织训练1500名孩童成为人肉炸弹的不人道作为,作者以“我七岁”到“我十三岁”的复蹈语法刻绘这些孩童“躲掉了许多爱/ 友谊、父母、亲人和青春之死”的悲哀,反讽语句的介入,强化了对于恐怖训练和战争的控诉,结于“开着无法道爱的坦克,压碎生命最后的道谢/ 也辗碎最后一句道歉/ 与道别”,四个“道”字,道尽了战争与仇恨的荒谬,及其对年轻稚嫩生命的残酷剥夺。

诗人的分身  评审委员/白灵

关怀层面的不断扩大一直是台湾文学馆爱诗网征诗努力的方向,今年度主办单位又另辟谿径,选了“战争与灾异”这样一般写诗人较少触及的主题,来考考创作者的能耐。由于入选名额不少,参加者踊跃,让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作品,关怀层面不同、处理的时空不同、切入角度不同,入选作品均有一定水平,最重要的是,此奖为作者和读者均拓展了更大的诗的视野,让人从小我的抒情跳出,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与人与社会与地球乃有了更大的互动能量,此种互动能量的蓄积,正是社会能迈步向前的最直接推力。

这一次参选作品中关怀对象不止于本土,大大扩张了书写的时空,比如第一名作品〈致世界最遥远的黎明〉写阿富汗塔利班组织曾训练的1500名儿童被洗脑成恐怖份子宛如可怕的“变形金刚”事件(我们是准备好伏击的雨滴/与雷电一起交加就变形金刚了)。@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