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双喜临门

作者: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有一年,二十三岁的王安石,赴京参加科举考试,途中路过马家镇,见一员外家门口挂的走马灯,闪出“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的征对上联。才思敏捷的王安石,略一沉吟,当即哦出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闻报,喜出望外,将这临川书生迎入客厅,置酒款待,长谈宽叙,并将女儿许配给他。原来,马小姐是位琴棋诗画无一不精的才女,那走马灯上的征对联,便是她为了选郎精心而制的“绣球”。

在老员外的主持下,王安石与马小姐定了终身,议定会试完毕即来完婚。王安石举杯话别,重又赶考而去。

二月春宫之试,满腹诗文经史的王安石一挥而就,交了头卷。主考官展目细览,见文辞清奇,妙微精深,禁不住击节三叹,连声称好。

结婚那天,正当王安石与马小姐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之际,忽听门外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只见报子赶来道贺:“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

王安石喜上加喜,乐不可支,令书僮取来文房四宝,旋即悬肘而书,在红纸上先写了个斗大的“喜”字,接着又挥毫题了一联:

马灯飞虎结丝罗,
巧对佳联谱喜歌。

四座宾客读之,无不叫好。@*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诗人袁枚和郑板桥同时而不相识。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七品县令时,听信谣传:才子袁枚在南京小仓山的随园病故。郑板桥顿时伤心恸哭。其时,他俩并未见过面,可神交已久。
  • 福如东海水,水长流,流去尽是黎民血泪忧怨。怨声载道,道尽冤魂三千,千刀万剐老贼心肝!
  • 乾隆见其果有真才,便解下身上的玉如意一只,说:“你速北上进京,将此物面交主考官,保你蟾宫折桂,独占鳌头。”说罢笑笑而去,顷刻无影无踪。
  • 郑板桥因帮助穷苦农夫打赢官司和赈济灾民,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官。被摘过“乌纱帽”的郑板桥,从山东回到家乡扬州,靠卖画为生。
  • 道光年间,有位名叫林召棠的粤籍状元,回家省亲,途经苏州。当地几个才子见他衣着简朴,谈吐不华,毫无潇洒之态、倜傥之风,于是有些瞧不起他,想刁难他 一番。
  • 春暖花开的一天,解缙与同科举人前往百花洲玩赏。有位同乡举人请他题诗。解缙笑笑应诺,即兴挥笔,写了一联…
  • 经祝枝山这样高声唱念之后,那腐儒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连声赞曰: “果然吉利,妙哉妙哉!”当即令家人贴了出去。
  • 一位七品县令上街看春联,见一户门前贴的对子与众不同,那上联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下联是“惊天动地的人家”,横额是“先斩后奏”。
  • 她虽已年过半百,两鬓生霜,可一些酸溜溜的文人墨客竟争相表痴情:作赋,书赠歪诗,吐露出想娶她作妾之意。李清照嗤之以鼻,冷笑付之。
  • 一年仲春,桃芳李艳,天杏花红。清朝有个乾隆皇帝游兴又发,二下江南,来到木荣花茂的通州。黄昏时刻,乾隆在千树浓阴,一弯流水的雅致林园里赏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