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风云》第19集 完璧归赵(2)

完璧归赵

章天亮《笑谈风云》最新剧照。(新唐人)

font print 人气: 398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二件事情,他亲自扮妆成一个赵国的使者到秦国去,以给秦国递国书为名进入秦国。他去秦国的路上,画秦国的山川地形,看哪个地方可以打埋伏,哪些地方可以驻兵等等,对秦国做一个实地考察。

到秦国都城咸阳递国书时,秦昭襄王跟赵主父有一段对话。秦昭襄王问赵雍,你们赵国害怕我们秦国吗?赵雍说,如果我们不害怕秦国,我们就不会胡服骑射了,我们现在国内的士兵能够骑快马拉强弓射劲弩的士兵超过过去十倍。凭着这样的实力,也许我们和秦国之间能够保持多少年的和平吧。

这掷地有声的回答,当时秦国的国君也被这种威势所震慑。到晚上秦昭襄王睡觉时,他突然想怎么今天早上我见到的那个人,好像不像是一个使臣,气宇轩昂,谈吐非凡,不像是一个人臣的样子,派人调查发现是赵主父,他很吃惊,但他调查出结果时,赵主父已经从秦国跑回赵国了。

赵雍回到赵国后,继续他灭中山的工作,前后花了将近十二年的时间,在赵惠文王三年,就是他的儿子赵何当国君第三年时,终于把中山灭掉了。

这一年是公元前296年,当时赵雍心情好的不得了,赐国内老百姓喝酒吃肉,一共放了五天的假,转过年来又在都城举行一个很盛大朝会,各地的大臣都来朝见赵王。

赵主父当时就坐在这个高台上,他的长子当时应该在二十五岁左右,而赵王赵何才十四岁左右。赵雍看赵章身材魁梧,却跟大臣一样在底下跪下磕头,给他十四岁的弟弟磕头。赵雍突然非常可怜赵章,本来是做王的,现在却要给弟弟磕头。

他当时想把赵国一分为二,分为北面和南面,南面由赵惠文王继续做赵王,北面在“代”地由赵章做王,这样等于赵国有两个王了。他就跟底下大臣商量,大臣坚决反对,当然这件事情他也没做。

他没做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他的长子赵章有一批自己的人马,其中包括他的相,叫田不礼;同时他的次子赵何也有了一批人马,其中为首的就是后来的平原君赵胜,如果把这个国家一分为二的话,必然会引起一场兄弟相残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是代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那么胡服骑射培养起来的赵国勇敢的士兵,可能都会在这场战争中大量地死亡,所以赵雍最后没有实施。但是即使不实施,一场宫廷政变也已经无可避免了。

(旁白)公元前295年,赵国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宫廷政变。赵主父带着长子安阳君赵章和次子赵惠文王赵何巡行至沙丘(今河北邢台)。赵章设计要杀死赵王,但阴谋败露,赵王的老师肥义死于乱军。赵国的司寇李兑和后来被封为平原君的赵胜赶来救驾,赵章兵败,逃到赵主父的宫中。李兑与赵胜跟踪而至,杀死赵章。为避免赵主父报复,大军将赵主父独自围困在宫中达三个月之久,赵主父靠鸟蛋和刚刚孵化出的小鸟为食,后活活饿死。

经过这一场惨烈的宫廷政变,赵何就名正言顺地成为赵国国君,就是赵惠文王。他当国君时由于赵国非常强大,所以他做了十年的太平国君,基本上都是他打别国,当时赵国军队很强,打齐国都是不断取得胜利。

在赵惠文王16年时,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完璧归赵,在这一年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秦昭襄王就写一封信跟赵王商量,信中说寡人听说你得了一块非常美的美玉,我愿意以十五座城作为代价,来交换这块玉。当时赵何不知如何是好,给还是不给呢?他跟底下人商量,大家都没主意。

赵惠文王手下的一个宦官叫做缪贤。缪贤就跟赵王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你跟他商量商量,说不定他会有主意。他推荐这个人就是蔺相如。蔺相如是一个很懂政治,也很懂得人物心理。

《圣君贤臣全身像》蔺相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当时缪贤给赵王讲了个故事说,蔺相如是我的门客,有一次我犯了罪,得罪了大王,我就想逃到燕国去。蔺相如问我,你了解燕国的国君吗?我说了解啊。蔺相如说你怎么了解他的呢?缪贤说有一次,赵国的国君和燕国的国君搞外交礼仪活动,在宴会上燕王偷偷拉住我的手,对我说,希望能和你交一个朋友。所以我觉得燕王还是挺看重我的,所以我就想去投奔燕王。

蔺相如说,燕王重视的不是你,他重视的是你这个位置,当时为什么要跟你握手呢,因为你是赵王的宠臣,而赵国强,燕国弱,他希望借助你和赵国搞好关系。如果你得罪了赵王,你到燕国去,他马上就会把你抓起来,送给赵王做一个人情,怎么会庇护你呢。缪贤一想,对呀,那我现在怎么办呢?燕国不能去,那不是没退路了吗。

蔺相如说,你犯的这个事儿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你只要去诚心诚意地向大王认个罪,大王是不会把您怎么样的。缪贤就听了蔺相如的话,肉袒伏斧质,就是把自己的上衣脱光了之后,躺在砧板上表示自己犯了死罪,果然赵王就赦免了缪贤。所以缪贤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

赵王于是召见蔺相如,问蔺相如宝玉是应该给还是不应该给?蔺相如他没有去分析利害,他先分析是非曲直。他说如果秦国出了这么大的价钱来换,我们还不给的话,那我们赵国就理亏了;如果我们给他,他不给我们城的话,秦国就理亏了。现在赵国军事上跟秦国相比是弱势,在道德上我们不能再处于弱势。我的想法是我们应该把玉送给秦国。

赵何犹豫地问,那如果不给我们城怎么办?蔺相如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完璧归赵”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蔺相如带了这个宝玉到了秦国。在秦廷上,秦昭襄王很得意,把宝玉拿过来看,看完后又传给大臣看,大臣看后又传到后宫美人看,只字不提要给赵国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当时看,宝玉已经给秦王了,要想完璧归赵,首先得把宝玉给骗回来,然后再想办法把宝玉送回赵国。于是他跟秦王说,璧有微瑕,请指示王。秦王说是吗,立刻把宝玉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拿到宝玉后,就开始退、 退、 退,退到一个柱子旁边,背靠着柱子,以防后面有人来抢。

他拿着宝玉,斜着眼睛看着柱子,然后跟秦王讲,当时我来送宝玉时,很多人怀疑秦国是不会给赵国城的,但是我认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何况秦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国君,这样就是骂秦王不讲信用。所以我就把宝玉拿来了,没想到大王拿到宝玉之后,如此地轻慢,不但给大臣看,还传给后宫美人看。我看哪,你是根本没有诚意要把十五座城给我们,如果你要逼我,今天我的脑袋就和这个玉一块撞碎在这个柱子上。然后他做出一个要跟这个宝玉一块撞碎的样子。

秦王很紧张,就说你不要撞,你不要十五座城吗?他把有司叫过来,拿地图说,哪座城、哪座城,一共十五座,从这里开始划给赵国。

蔺相如一看就知道他没诚意,蔺相如又说,我来秦国之前,赵王非常重视这件事情,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所以他当时沐浴斋戒,就是不喝酒、不吃肉、不能碰女人,一共五天。然后恭恭敬敬地写下国书,让我把宝玉送过来。如果大王想要得到这块宝玉的话,请你在宫殿里边也斋戒五日,然后要设下九宾之礼,最隆重的外交礼节,来迎接这块宝玉,我才可以把宝玉给你。

秦王一看宝玉在蔺相如手里,也没办法。就说那好吧,蔺相如就回到了自己的馆驿。蔺相如打算用五天的时间把宝玉偷偷地走私出秦国。

蔺相如一回到馆驿,马上告诉手下一个人,穿上粗布的衣服,打扮得很穷的样子,然后把宝玉缠在身上,从小道偷偷地跑回赵国去了。

五天后,秦王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然后准备迎宝玉,传蔺相如进来。蔺相如进来时,大摇大摆,手上两手空空。秦王问宝玉呢?蔺相如说宝玉已经送回赵国了。秦王大怒。

蔺相如说,秦国从秦穆公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个国君了,没有一个国君不是骗子,什么张仪欺楚呀,商鞅欺魏呀,孟明欺晋,给他举了一些例子,说秦国的国君从古到今二十多个国君从无信义,所以说我非常害怕,一旦把宝玉给了你,大王不给我们城,怎么办?他说现在天下大势是秦强而赵弱,如果你把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不敢不把玉给你。所以我建议你先把城给赵国,然后赵国再把宝玉给你。

这就像做生意一样,款到发货,还是货到付款,这个都是两边等于是要讨价还价嘛。

秦王很生气,底下大臣也非常生气。蔺相如最后还说,我知道我欺骗了大王是要犯死罪的,请把大锅架起来,我可以跳到油锅里边去。

秦王看到蔺相如这么无畏,而且他讲话慷慨激昂,好像很占理的样子。所以秦王说,哎呀,算了算了,即使杀了你的,宝玉也不会到我们秦国来的,你还是回去吧,反而是把蔺相如礼送回到了赵国。(待续)#

(《笑谈风云》是新唐人制作的视频版中国通史,目前已出版《东周列国》、《秦皇汉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两宋繁华》将于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点播节目视频和音频,请访问《笑谈风云》官方网站 https://xtfy.ntdtv.com

责任编辑:毕卉

点阅【章天亮:笑谈风云】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齐桓公之所以能称霸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相,叫做管仲。管仲之所以能够当上相,因为管仲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做鲍叔牙,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成语 “管鲍之交”,就是讲管仲和鲍叔牙的关系非常好。鲍叔牙对管仲不但有知遇之恩,同时也有救命之恩。
  • 管仲首先强调道德立国。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然后告诉国君如何爱惜民力,如何寓兵于农,如何发展商业贸易,如何筹措军费,如何征兵,如何处理外交关系,和对外发动战争,到最后如何尊王攘夷,成就霸业。
  • 那么除了信和礼之外,管仲最大的成就就是尊王攘夷。什么叫攘夷呢?就是当时的一些少数民族,他们对汉地的文明的入侵。刑国和卫国是两个很小的国家,他们在被少数民族入侵的时候是抵御不住的,于是他们就向齐桓公求救。
  • 第一件整顿吏治,第二件广开言路。他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重用人才。我们知道他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他手下的人才是非常多的。
  • 苏秦说据我考察,这些诸侯国土地加在一起比秦国超过5倍,诸侯国士兵加在一起,他们的人口超过秦国的10倍。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让秦国把我们个个击破,我们就一定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还是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还是自己向别人称臣,难道是可以同日而语的吗?
  • 旁边的人都不理解他,就问他说,你献一次宝玉被砍一条腿,已经砍断两条腿了,难道你还想再献一次吗?这次去献玉,你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了。卞和说,我哭的不是我自己,我哭的是明明是一块宝玉,却被说成是顽石。
  • 最后六国诸侯在洹水举行盛大的盟会,订立了洹水之誓,定下了合纵抗秦的大略。为保证策略能够执行,六国都把他们的相印交给了苏秦,不但让他一人挎六国相印,并封他为“纵约长”。
  • 合纵誓约在公元前333年前签订,一直到公元前318年,整整15年的时间,秦国除了和魏国之间发生了几次非常小的军事冲突外,一直不敢出兵函谷关,合纵对秦国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威慑力。
  • 司马错当时跟秦王讲,一个国家如果要强大就必须扩大它的疆土;如果要加强它的军事实力就必需要让它的民众富裕起来;如果一个国君将来想成就王者之业就必需要醇厚他的道德。你的国家疆土扩大了,人民富裕了,道德醇厚了,你想不成就王业都不可能。
  • 张仪以他的诈术玩弄楚怀王于股掌之间,他以六里的土地为代价骗楚怀王和齐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并以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两次打败楚国之后,他冒险来到楚国,利用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和宠姬郑袖躲过杀身大祸,并说服楚国放弃合纵,加入张仪的连横策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