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风云》第21集 纸上谈兵(1)

长平之战

章天亮《笑谈风云》最新剧照。(新唐人)

font print 人气: 509
【字号】    
   标签: tags: , , ,

(旁白)公元前270年,范雎面见秦王,确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以韩国和魏国为首要攻击目标。这一年秦国进攻赵国的阏与,被赵国的马服君赵奢打败。公元前262年,秦国名将白起攻占野王,将韩国的领土切割成南北两块,野王北面的上党郡十七座城岌岌可危,上党守将冯亭将十七座城献给了赵国,平原君赵胜奉赵孝成王之命前往受地。此举激怒了秦国,直接促成了秦赵的战略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从公元前262年开始的,当时平原君奉赵王命去上党受地。赵孝成王让平原君去接受这十七座城时还带了一个封赏令,封上党的守将冯亭为华阳君。

冯亭留着眼泪说,我不想同时做三件不义的事情:第一件不义的事是,我帮助韩国守上党郡,但是呢我不能以身殉国,跟这个城池共存亡;第二件不义的事,韩王曾经跟我讲,如果守不住的话,就把这十七座城献给秦国,我没有听韩王的话,把这十七座城献给了赵国,这是违背了主命;第三件不义的事,如果我再接受华阳君的封赏,等于是卖地求荣,所以我不会接受这封号的。

他也给了平原君赵胜一个警告:他说本来秦国认为,这上党十七座城已经是在秦国的囊中一样,马上就可以打下来了,现在跑到赵国那个地方去,等于是秦国人耕种而赵国人收获,秦国人一定会非常愤怒,请赵国做好秦国进攻的战略准备。

赵王没有听从冯亭的建议。两年后,公元前260年,秦国再一次进攻上党。公元前261年,秦国没有马上进攻赵国,而是进攻了韩国一个叫缑氏的地方,在今天的河南偃师市东南,还进攻了赵国一个叫做蔺的城市,在现在的山西省柳林县。

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大将王龁进攻上党,由于上党没有任何防守战争的准备,上党很快就沦陷了,十七座城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这时才派兵去援救上党,领兵的将军是廉颇。

廉颇这一次援助上党非常不顺利,跟秦国有几次遭遇战,屡战屡败。所以廉颇就改变了他的战略,不再跟秦国发生正面冲突,而是退到了长平,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高平县附近,在那个地方筑起营垒,打算以这种消耗战的方式拖垮秦国。

秦国从它的国家出兵远征,后勤保障非常不利,而且秦赵两国的战略决战,投入的兵力非常地多,当然每天消耗的粮食、草料、弓箭等等也很多。所以廉颇的想法是拖垮秦军,那时他们自然就会退兵。

这时赵孝成王又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他在秦国跟赵国决战的时候,他想跟秦国讲和。当时朝廷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要派一个赵国非常有地位,非常有身份的人到秦国去,说明赵国很重视跟秦国的关系,派他去跟秦国讲和,提出这个建议是一个大臣叫做楼昌。

但是这建议受到上卿虞卿的坚决反对,虞卿说我们现在如果想跟秦国讲和,我们不应该派人去秦国,应该派人去魏国和楚国,如果魏国和楚国肯帮助赵国的话,它等于可以从秦国的后面去进攻秦国,秦国等于是北面跟赵国作战,南面和楚国、魏国作战,两线作战他是受不了的,在这种情况下,秦国肯定会答应跟赵国讲和。

结果赵孝成王犯了第二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他没有派人去守上党,第二个错误就是一个外交上的失误,他派了一个地位很高的,叫做郑朱的人到秦国去跟秦国议和。

郑朱一到秦国,秦国对郑朱接待的规格非常地高,感觉对赵国这个和议非常地重视。

赵孝成王问虞卿,你看这个和议前景怎么样?虞卿说赵国完蛋了,为什么秦国对郑朱这么客气呢,唯恐天下不知道,秦国炒作这件事情就是要给诸侯各国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赵国不想再跟秦国打了,你赵国都不想跟秦国打了,别的国家还能来救赵国吗?这等于断绝了诸侯援救赵国的念头。

虞卿说现在各国派到秦国的使节已经相继要到秦国去了,他们去祝贺秦国这一次战争的胜利。

但是秦国确实遇到廉颇顽强抵抗,它怎么也打不进廉颇所建起来的这个壁垒。这时秦国的应侯范雎提出一个策略,就是反间计。

他派人在赵国到处散布谣言,说廉颇这个人啊,是秦国人不害怕的,因为他屡战屡败,他跟王龁打好几次了,打一次,败一次,所以廉颇这个老头子是不能再用了。秦国怕谁呢?秦国最怕那个血气方刚的名将赵括,如果要赵括领兵的话,秦国不敢打仗,肯定就会卷铺盖卷回家了。

这消息就在赵国传开了,传到了赵王的耳朵里,赵王就想用赵括去替代廉颇,这个决定受到了三个人坚决反对。第一个人就是赵括的父亲,他虽然已经死了,但他生前就坚决反对赵括做将军。

赵括的父亲是赵国的名将,马服君赵奢,在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韩国的阏与,很多人都不敢去跟秦国作战,赵奢挺身而出,在阏与这地方大破秦兵,威名震动天下。

赵奢的儿子就是赵括,赵括小时候也很喜欢读兵书,凡是他父亲读的兵书他都看,而且他还喜欢跟他父亲讨论,怎么样行军打仗,每次谈论起来头头是道,赵奢都说不过他,简直就觉得好像是什么行军打仗的策略在他那里像小菜一碟,像儿戏一样。

赵括的母亲很高兴,她跟赵奢讲,你看你这儿子,真有出息呀,将门虎子,看样子将来他也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将军。

赵奢当时脸色都变了,赵奢说赵括是不能做将军的,恰恰是因为他谈起战争来像小菜一碟一样,谈起来非常地轻松,正是他不能做将军的原因。战争是非常危险的,而且战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瞬息万变的,作为一个将军,你肩负得不仅仅是一个战争的输赢,而且是所有士兵的生命,一个错误的决策就可能把几十万的士兵送入死地,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责任。所以作为将军应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上一样,要非常地谨慎小心,同时要博咨于众,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即使这样还生怕有什么不周的地方。

可是赵括呢,谈起这个用兵打仗,就像儿戏一样,如果他当将军的话,他一定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觉得很轻松,觉得自己很勇猛,他肯定不会去征求别人的意见,他也听不进任何别人的意见,所以如果赵括领兵的话,将来是一定会葬送赵国的军队的。

赵奢临死时又把赵括叫到他床前说,父亲我啊,领兵打仗这么多年,每天战战兢兢的,就是怕打败仗,今天我已经躺在床上了,马上就要死了,才敢松一口气。你呢不是大将之才,千万不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否则将来有一天,你会败坏我赵家的门风,败坏我赵家的名声。

然后又把赵括的母亲叫过来,他说将来有一天,如果赵王想任命赵括为将军的话,你就把我这番话跟赵王讲,一定不能够让赵括去做将军。

他嘱咐完后才闭目咽气。赵奢死后,赵王非常怀念赵奢,又由于赵奢立了很大的功劳,他就让赵括继承他父亲马服君的爵位。

(旁白)赵孝成王接受了上党十七个县,触怒了秦国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龁攻克了上党赵王派廉颇救援,廉颇准备用秦军远程作战,后勤开销庞大的弱点拖垮敌人,坚守不战秦国无可奈何,于是派人散布谣言,赵王听信了谣言,准备任命赵括取代廉颇,此时赵奢早已去世,赵括的母亲是否会听从夫君的遗言,阻止赵括为将,她能说服赵王吗?

赵括的母亲听说赵括要领兵打仗了,她亲自去见赵王,传达了当时赵奢临死的那个遗言。她又跟赵孝成王说,我对我的丈夫很了解,他做将军的时候,每天恭恭敬敬地捧着饭碗,给那些年龄大的、有道德的人,把饭碗端到他们的手里去,非常知道怎样去尊敬别人。同时他一旦接受了国君的命令,要领兵打仗的时候,把所有国君赏赐给他的钱全部分给底下的士兵和将军,自己一分都不留。而且接到命令的当天,马上就住到军营里边,不回家了。他还特别善于听从各方面的建议,所以赵奢是一个很好的将军。

她说,可是赵括呢,跟他父亲完全不一样,一听到国君任命他为将军,承担这么大的责任,不是非常地谨慎,非常战战兢兢,反而是趾高气昂,没有一个士兵敢抬头看着他,他是很威风的一个人。同时他把所有国君赏赐给他的钱全部拿回家里,准备在各个地方看,哪个地方的房子好,哪个地方的土地肥沃,准备给自己置备房地产,所以这个儿子和他的父亲是不一样的,是不能用的。

赵孝成王不听劝告。(待续)#

(《笑谈风云》是新唐人制作的视频版中国通史,目前已出版《东周列国》、《秦皇汉武》、《隋唐盛世》和《两宋繁华》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购买和浏览《笑谈风云》音像制品,请访问 https://xtfy.ntdtv.com

责任编辑:毕卉

点阅【章天亮:笑谈风云】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司马错当时跟秦王讲,一个国家如果要强大就必须扩大它的疆土;如果要加强它的军事实力就必需要让它的民众富裕起来;如果一个国君将来想成就王者之业就必需要醇厚他的道德。你的国家疆土扩大了,人民富裕了,道德醇厚了,你想不成就王业都不可能。
  • 张仪以他的诈术玩弄楚怀王于股掌之间,他以六里的土地为代价骗楚怀王和齐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并以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两次打败楚国之后,他冒险来到楚国,利用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和宠姬郑袖躲过杀身大祸,并说服楚国放弃合纵,加入张仪的连横策略。
  • 打通三川的道路,让秦王去参观周天子的都城,这是张仪的一贯主张。早在公元前317年,在秦惠文王面前与司马错争论是否伐蜀时,张仪已经提出了进攻韩国的计划。十年之后该计划终于被秦武王付诸实施,然而秦武王也因为觊觎周天子的九鼎莽撞行事而身亡。
  • 文采好的我们叫做文士、武功好的我们叫做武士、谋略好的我们叫做谋士、口才好的我们叫做辩士。所以在战国时候就出了这么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就是士,他们以一技之长游走在各国之间,以他们的学问、他们的才能,去谋生。孟尝君所做的这个工作就是养士。
  • 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你什么都不缺,你拿了这些债券,那些人反正也还不起了,还不如就买他们一个民心,所以我给你买的是道义。你缺的不是钱,你缺的是你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和民心。
  • 战国时养士是当时非常风行的一件事。孟尝君是战国的时候四公子之一,战国时四大公子都养士。司马迁为四大公子每个人做了一个传。《孟尝君列传》讲的是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虞卿列传》讲的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公子列传》讲的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列传》讲的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 到了战国时代已经变成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大臣弑君篡位在春秋、战国时候经常发生。这时你还想把王位让出去,那肯定会有很多人,或者是沽名钓誉,或者是靠暴力来抢夺,根本就不是一个适合禅让的时代。在人的道德走向败坏的时候,禅让已经不再是一个合理的选项了。
  • 比如说,有一个人叫邹衍,在战国百家争鸣时,他是阴阳五行家的代表,或者说他是五行家学说的开创者;还有一个人叫做剧辛,他是战国时的一个将军;最重要的是,招到了一个从魏国来的乐毅,来辅佐燕昭王。燕昭王靠黄金台招来了很多人才。
  • 因为齐国和燕国都曾被灭过一次国,元气大伤;楚国由于张仪欺楚,国力一天天地削弱;魏国也在削弱,韩国本来就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根本就无力和秦国抵抗。所以这些国家在秦国眼里,都已经不再成为对手。而就在齐国灭亡时,赵国却迅速的崛起,成为战国后期唯一的一个能抗衡秦国的国家。那么赵国是如何崛起,在崛起之后又发生什么事情呢?
  • 赵武灵王趁着秦国内乱,西边暂无危险之际巡视全国,定下了先灭胡、中山,然后争霸天下的战略,而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胡服骑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