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生平

佚 名
font print 人气: 1229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20日讯】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板桥生”、“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一、读书、教书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 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 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 填词。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二十六岁至真州 之江村设熟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二、卖画扬州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 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三十三岁,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 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三十五岁,客于通州。 三十六岁,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各一部。三十七岁时,作初稿.三十九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论了许多 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三、中举人、进士及宦游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诗。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 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 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737年,四十五岁, 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乳母费氏卒。1739年,四十七岁,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虞见曾。1740年, 四十八岁,为董伟业作序。1741年,四十九岁,入京,侯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

四、作吏山东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年,五十一岁,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司徒文膏。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 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 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熟,潍县灾情 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纪其事。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 禹王台勘灾。 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 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1748年,乾隆 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 病殁。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并手写付梓。1750年撰.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1751年, 五十九岁,作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在和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 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五、再次卖画扬州

“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 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 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 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1754年,郑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 亭,往来山阴道上。1757年,六十五岁,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 极多,流传极广。 1766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板桥二子均早卒,以堂第郑墨之子鄣田嗣。

(万维读者网络)(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美职业高球日产公开赛马蒂斯获生平首个冠军 (2/18/2002)    
  • 四大学校议会齐轰五改三 (1/27/2002)    
  • 宽容 (1/27/2002)    
  • 试图引爆炸药的理查德.里德的生平 (12/29/2001)    
  • 电影《阿里》首映 传奇拳王亲自到场与观众见面 (12/22/2001)    
  • 清华大学海内外校友,请援救遭受迫害的清华学子! (12/4/2001)    
  • 清华大学海内外校友,请援救遭受迫害的清华学子! (12/3/2001)    
  • 颅颜畸形 模里西斯少年凯文来台变脸 (11/30/2001)    
  • 性格刚烈又柔情似水 传奇女强人玫琳凯生平 (11/25/2001)    
  • 生前好友讲述 首部赵丽蓉生平出炉 (11/3/2001)    
  • 湖南郴州政法委﹑检察﹑公安联合为黑势力撑起一片伞 (11/3/2001)    
  • 美国职棒总冠军赛 可能出现无安打 (10/25/2001)    
  • 中国三大名校“北大﹑清华﹑人大”之完全大比拼 (10/23/2001)    
  • 张学良生平简介 (10/15/2001)    
  • 张学良生平事略 (10/15/2001)    
  • “少帅”张学良生平事迹具传奇与神秘 (10/15/2001)    
  • 神话背后凡人足迹 章子怡畅说生平”第一次” (8/26/2001)    
  • 有了捷运 通勤时间不减反增! (8/22/2001)    
  • 戴妃4周年祭上映纪录片“英国玫瑰”原爱抛头露面 (8/17/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人民的王妃”戴安娜王妃逝世4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一部回放王妃生平点滴的纪录片将在近日搬上的荧幕。人们会惊奇地发现,王妃竟是一个热衷在媒体“抛头露面”的人。
    • 台北市民上班上学的时间变长了,根据台北市政府主计处在今年3、4月间所做的调查,上班族市民平均通勤时间要24.7分,比去年慢了0.5分钟,而学生平均通勤时间也较去年慢0.8分钟,虽然仍在误差值内,但显示捷运通车后,市民通勤时间并未享受到捷运的快速而带来的便利性。
    • 岁月随风而去,在母亲也离开我六年的今天,面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情的淡漠与世态的炎凉,更加使我深深怀念一生平凡的父亲,以及他的善良宽容和仁爱。
    • 美国职业高球日产公开赛,领先的麦卡伦不能稳住阵脚, 最后七洞吃了三个“柏忌”,使马蒂斯后来居上,得到职业高球生涯第一个冠军,及六十六万六千美元的奖金。
    • 院墙上,斑驳松影随风摇曳,映入楚云舒的眼帘,恰似他欲言又止的心事。“我……”他眸光闪烁,随即字字坚定说道,“淮靖王拥兵自重,威慑君王;残害忠良,欺凌百姓。为天下人除害,正是我辈侠义本色。”
    • 风过荷塘香愈浓 翠裙凌波舞芙蓉 夜深星睡万籁寂 水静香沉月朦胧
    • 采一串槐花, 戴在你头上; 初夏的回忆, 甜美的时光… 素雅的清香, 少女的芬芳, 如花的纯洁, 无邪的绽放…
    • 亭亭奕奕亭亭立,济世非凡万万千。 风雨难摇金玉质,尘烟不染圣花仙。
    • 我要抓牢牢 因为 羽毛没长好 我要抓紧紧 因为 我还不会飞 四处探探真有趣 别处定有好风景
    • 夕熔沧海漫霞金 暮揽归舟浮浪情 星露云饮随风酹 夜色琉璃洗月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