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压岁钱”怎么压岁?

作者:容乃加
过年习俗中的“压岁钱”带着镇压邪祟的吉祥含意。这钱怎么“压岁”呢?(章翠英《古风》/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10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除夕是一年中的大日,围炉团圆则是一家人一年中的大事。对于家中的孩童来说,除夕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拿到期待中的“压岁钱”。不过,家家户户的长辈都是期待家中晚辈能成为家族的芝兰玉树,快快长成,怎么反而年年给他们压岁钱“压岁”呢?这压岁钱又怎么“压岁”呢?

过年习俗 除夕压岁钱

我们先来看一首传统诗词,表现孩童期待“压岁钱”的剪影。元朝人吴当在《除夕有感‧其二》诗中说除夕:

华盖芙蓉翠倚天,髙堂彩服忆长年。
家人共守迎春酒,童穉争分压岁钱。

童穉(音“稚”)就是幼童。在除夕夜,家人相聚守岁,迎接来年的第一杯春酒,孩童则是热切地守候着压岁钱。

压岁钱是家中的长辈给晚辈幼童的,清末名士林占梅的《乙丑除夕团圆歌》描写他给晚辈压岁钱的情景:“分与压岁钱,并戒毋荡佚”。除夕团圆夜,他给晚辈压岁钱的同时,勉励子孙小晚辈们循规蹈矩,努力向上,不要放荡心性,传承了家教的意含。

另外,也有给糖果,都称为“压岁”,也作“押岁”。清代名作《红楼梦》中除夕的一幕,就有反映当代生活的描写。第五三回记载宁国府除夕夜分压岁钱的一幕:“贾母笑道: ‘一年家难为你们,不行礼罢。 ’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俱行过了礼,左右设下交椅,然后又按长幼挨次归坐受礼。两府男女、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然后散了押岁钱并荷包金银锞等物。”这里的“锞”是用金银铸的状如小馒头的小锭。

压岁钱怎么压岁

一种“压岁钱”。(fotolia)

清代风土志《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就是取一长段彩绳穿过铜钱编成龙形,然后放到孩童的睡床脚下压住,称为“压岁钱”。

“压岁钱”古代又称“厌胜钱”、“压祟钱”或“押岁钱”等,是在除夕时为了驱除“祟”这种吓人的怪物,放在小孩童床头、床脚用来“压祟”的钱。后来长辈在除夕给小儿的红包,就成了“压岁钱”。原来,“压岁钱”原来是“压祟钱”。

厌胜”的起源

这种吉祥的钱币在古代称为“厌胜钱”(厌通压),是作为“镇物”,用来压制“祟”这种怪物,让它不能对孩童作祟使坏。历代古籍中不乏“厌胜”的记载,在周代的祭祀中就有“厌胜”的作法,在祭祀土地神的时候,用甑作为镇物。[1] 《通典‧郊天下》中也有提到“圣人厌胜之术”。《太平广记·老子》有这样的记载:“消灾辟恶……厌胜教戒,役使鬼魅之法”。由此来看,厌胜之法也可以驱使鬼魅。

从历史源流来看,取“镇物”来“厌胜”压制不祥的鬼祟,以取得吉祥的结果,这种作法起源非常早,也流传成为风土习俗。“压祟钱”是用吉祥的金属钱币来镇邪压祟求取平安,和新年放鞭炮驱除邪魔是一样的思维理路,后来就转变成“压岁钱”了。后人在给予家中孩童“压岁钱”的同时,也赋予了教育的意义与功能。例如促进伦常关系,鼓励教导孩子怎样表现适当的礼仪,怎样善用压岁钱等等,都是“压岁钱”积极的作用。

注释:[1] (清)孙诒让《墨子闲诂》:“ ‘祝、史、宗人告社(杜注云“宗人,礼官也”;案:即周礼大小宗伯)覆之以甑。 ’此盖厌胜之术,未详其义。”
@*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代有一些被权贵家庭看不起的穷女婿,终有一天得以发迹。因为生命截然不同的蜕变,来自于本质,具有慧眼的人能预见。
  • 关羽,关羽擒将图,商喜
    三国时代的关羽,一生义薄云天,忠义传世,从东汉以降,受到历代历代的封号,人间处处关帝庙,香火鼎盛。自古也有许多关公显灵的神迹流传下来。
  • 谢尚(308年—357年)出身于晋朝高门望族的陈郡谢氏,正确地说,谢氏的望族地位是因为谢尚的成就而奠定稳固的根基。谢尚一生颖悟俊逸出众,留下许多美谈,且护国有功,但是却没有儿子能够继承;谢尚无子的因由也是一则警世传奇。
  • 元末明初有个官家女柳氏,生来异禀,功夫比女侠了得。在明朝攻伐麻阳一役,她一人胜千军万马,为明朝立了功。武矶山上有纪念她的柳母娘娘庙。
  • 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圣德神功、千秋盛业给人类留下典范。同时,康熙皇帝是一个孝思、孝行逾恒的圣君。康熙皇帝怎样重视孝道?又是怎样实践孝道的呢?
  • 兄弟又称“手足”,形容兄弟关系真是贴切。《读书录》曰,法昭禅师有偈:“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有人对待兄弟好像陌生人,见难不救,结果如何呢?也有兄友爱弟弟,情过手足,福报不求自来。
  • 曾被称为植物口香糖,为何最后变成恶魔之果?小小的槟榔有何魔力,让人想戒戒不掉?看完这个视频,还敢继续吃吗?
  • 唐诗耐人寻味处意在言外。哪位唐朝诗人最能表达意在言外的诗歌艺境呢?宋代司马光 《温公续诗话》说: “近世诗人唯子美(杜甫)最得诗人之体。”杜甫一首感慨“国破山河在”的《春望》,把意在言外的境界,做了多层次的展现。
  • 谁都知道,张三丰真人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隐世高人、修真道者、太极修法创立者。据《三丰先生本传》说,张三丰有一次遇见一位邱道人,“剧谈玄理,满座风清”,于是乎张三丰有了“方外之想”,就出游寻仙访道。这一出游,游遍燕赵齐鲁、韩魏秦陇
  • 日本有许多行业名后缀“道”字,如“茶道”、“花道”、“香道”、“书道”、“武道”、“弓道”、“剑道”、“柔道”等等。其中柔道在日本覆盖的层面非常广。柔道因何而生?又音何而发展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