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

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一)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心缘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16日讯】沧海桑田,转瞬间,若干个朝代已然在华夏大舞台上依次走过。当历史驻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时空隧道中时,一幅“天朝”的画卷徐徐展开,并将她迷人的光彩尽情的再现在后人面前,这就是被称为盛世天朝的大唐。

唐朝,是中华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百花齐开、大放异彩的全盛时期。她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当时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致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一路遥遥领先。

特别是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如一轮皓月,照亮了人类历史的整个夜空。她在文化、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等各个方面,都远远的超越了以往的所有时代。而唐诗的繁荣,散文的复兴以及传奇的成熟,把人类文学史推上了辉煌灿烂的顶峰。随之而来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造像、建筑、冶金、制瓷、纺织、印刷、酿酒、焙茶…… 多元纷呈,绚丽夺目,达到了盛况空前的地步。史称“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继粮焉”。人类社会在此时真正走入了一个祥和、礼让、安定、富足的歌舞升平时期,而后世也记住了这盛唐气象缔造者的名字:唐太宗李世民。

这盛唐气象也远播海外。当时,宇内诸国莫不知有唐,所以后来“唐”遂成了中国的同义语。时至今日,外国人犹呼华人为“唐人”,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所穿服装为“唐装”。

唐朝,亦是个佛法广传的时代。佛教在历经两晋南北朝和隋朝的兴起和传播后,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大量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佛教宗派正式形成,石窟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唐朝兴起的预言

关于唐朝取代隋朝而兴起,三国时的诸葛亮在《马前课》的第四课中早已有了预言: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十八男儿”就是李字(十八合起来是木字,男儿就是子,木子合起来是李字)。“起于太原”指李渊是太原留守,起兵平天下也是始于太原。

李渊因为和杨广是表亲,所以不愿起兵。当时有谣言说姓“李”的将代替姓“杨”的君临天下,杨广对他很忌讳。太原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当时如不起兵则很有可能被李密、杜伏威等反王消灭,起兵则生,不起兵则死,李渊当时面对的形势真可谓“动则得解”。所以李渊不得不冒险起兵,死中求生。

李渊次子李世民是一代英雄,先后击败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反王,打下了大唐江山。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并缔造了为中外史学家一直称道的“贞观之治”,可谓“日月丽天”。

唐朝的兴起和建立

高祖李渊的身世和异相

高祖李渊出生于山西一个有着汉人与胡人混合血统的权贵之家,其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封唐国公。父亲在北周时担任要职,其母家是独孤家族。因为独孤家族亦与宇文氏和杨家联姻,因此李渊与杨坚和北周明帝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母独孤氏为隋文帝皇后的胞妹。

李渊七岁时承袭了父亲的唐国公之职。《旧唐书》上说,长大后的李渊,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因此不分贵贱都很喜欢他。

当时有个会相面的人对李渊说:“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李渊因而十分自负。隋朝时,李渊先后担任过太守,殿内少监和卫尉少卿。

李渊平素对人讲恩德,更喜欢结纳豪杰,所以很多人依附他。这引起了喜好猜忌的炀帝的疑惧。有一次,炀帝召见李渊,李渊因为生病而没有去。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炀帝便问道:“你的舅舅为什么迟到?”王氏说是因为生病的缘故。炀帝接着问:“可是要死了?”李渊听说后,十分恐惧,自此沉湎于酒色中,以避免引起炀帝的怀疑。
隋末天下态势和李渊起兵

隋朝末年,由于炀帝杨广的残暴无道,并先后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致使民不聊生。公元611年起,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立。其中势力比较强大的是河南瓦岗军、河北义军和江淮义军。

公元617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生性猜忌的杨广认为李渊镇压义军未尽全力,便下旨押李渊往江都治罪,但很快又改变主意赦免了他。隋炀帝此举令李渊与李世民意识到腹背受敌的可怕,他们将不是死于朝廷的猜忌,就是死于叛军的夹杀。

此时,奉炀帝之命监视李渊的副太守高君雅和偏将王威想趁其到晋祠祈雨之际对他下毒手。李渊与李世民得知后,立即将二人斩首,同时宣告脱离隋室,起兵与群雄争锋。李渊自称大将军,并重新编排队伍,分成左右军:李建成为左军统帅,封陇西公;李世民为右军统帅,封敦煌公;李元吉为镇北将军,暂守太原。这时瓦岗军和河北农民军正在中原地区奋战,牵制了大量隋军,隋京都长安地区的防守力量很薄弱。

公元617年6月,李建成与李世民俩兄弟合力领兵猛攻西河,二人身先士卒,军队士气高昂。军队沿途不干扰百姓,未得天下早已广施仁政,尽得人民支持。大军势如破竹,西河城一触即溃。入城后只杀掉了民愤极大的郡丞高德儒。李世民下令抚慰百姓,西河城顿时变得井井有条,李氏威望瞬间扩大传扬开去。李渊为此称赞年仅十八岁的李世民:“汝等如此带兵,可以横行天下。”

同年7月,李渊连同左右俩军,共三万战士西进关中,与各地群雄争先攻占隋朝都城长安。当时正是秋雨时节,道路泥泞,军队进程受阻;又传来突厥联合马邑割据刘武周袭击太原。李渊担心李元吉有失,就考虑退兵,以策万全。李世民挺身反对班师,认为一则一旦兵退,隋军有可能从后杀上,军心紊乱,必然一败涂地;二则突厥与刘武周之突袭未必属实,也许只是隋军故弄玄虚;三则军队士气旺盛,大可一举破隋,日后良机难再;四则长安若被其他割据群雄首先攻占,半壁江山马上落入他人手中。

为了使李渊取消退兵决定,李世民连夜在李渊帐前大声痛哭。李渊将其召入账中,问他为何而哭?李世民答道:“义军进必克,退必散。敌乘于后,死亡顷刻而至,怎能不悲?”李渊再三思考后,终于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决定全力出击,直指长安。由此可见李世民深远的谋略和超凡的胆色。

经过一番征战,李渊的军队于十月攻陷了长乐官,十一月,攻破了长安。李渊立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从宣布起义到攻入长安只用了一百二十多天时间,实是后发先至,快如雷电。攻打长安沿途有无数小规模的反隋力量归顺,李渊的军队也增加到了九万人。

唐朝正式建立

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所杀。五月,李渊废杨侑,自立为帝,改国号唐,建元武德,史称唐高祖。一个为后世所景仰的王朝–唐朝在中华历史上正式揭幕。

因为李渊建立唐朝在先,兼并各割据势力在后,而且是在炀帝被杀之后,因此唐朝实际上是作为隋朝的继承者出现的。

高祖登基后,下令将郡改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废除隋的《大业律令》,命相国长史裴寂等修律令。同时,立世子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齐国公元吉为齐王。

“天策上将”李世民完成统一大业

唐朝建立后,各地军阀仍控制着国内多处地区,比如雄据西北,自称秦帝的薛举;代北霸主刘武周;自称郑帝的洛阳霸主王世充;河北霸主刘黑闼。朝廷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清除这些势力,统一全国。李渊刚刚登基为皇帝,不便亲征,太子李建成身为皇储,要留在父皇身边处理政务。于是,讨伐的重任就落到了秦王李世民的肩上。

统一战的首战目标是西北的秦帝薛举。薛举拥兵三十万,位于唐军的后方,先清除这股势力可以免除后顾之忧。

公元618年8月,薛举突然暴毙,其子薛仁杲继位。李世民趁此立即进军,薛军大将宗罗喉出战。由于薛军补给线长,李世民决定采取拖延战术,把敌军拖垮。薛军屦次叫战不成,又没突破性战略方针,弄得士气受挫,加上军粮不济,部分将领悄悄降唐。等到薛军差不多不攻自破,李世民终于出动。大军掩杀过去,李世民率两千精骑乘胜追击,所谓“险中求胜”,结果大捷而回。薛仁杲见大势已去,遂归降大唐。

征服薛举的势力后,为了进一步安定北方,唐军将目标指向了代北之王刘武周。而刘武周率先出兵攻陷了太原,李元吉弃城逃回长安。李渊在惊慌之下准备放弃河东,李世民则极力反对,亲自带兵渡过黄河出战,迎击刘武周的部队。

刘武周的兵锋甚锐,士气高涨,但军中缺乏粮草,急于速战。李世民决定以逸待劳,不急于求胜,大军按兵不动,只偶尔派小队做滋扰性攻击。在对峙了五个月后,刘武周军队的气势已弱,唐军寻机渡过汾水,截杀了刘武周的粮队,其军队被迫北撤。李世民率兵昼夜行军追赶。他两日没吃饭,三日没解甲,连番追杀,一日八战,节节胜利。最后,在介休城一战,大将李世绩、程咬金、秦叔宝等更立下大功,击溃敌方二万余穷寇。刘武周弃太原投奔外邦突厥,后被突厥所杀。而李世民则在这一场大战中收服了名将尉迟敬德。

此后,李世民再次于620年7月出师讨伐洛阳郑帝王世充和夏王窦建德。李世民率大军将洛阳外围的郑军据点逐一击破,形成了对洛阳的合围之势。洛阳成为一座孤城。

正在这紧要关头,河北窦建德率十万军队,援救王世充。李世民沉着应战,让李元吉统兵照样围困洛阳,自己率三千精骑飞驰武牢,血战窦建德军团。李世民率领几名大将首先冲入敌阵,奋勇撕杀,直杀得窦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窦建德负伤被擒,全军覆没。李世民取得了历史上著名的“武牢之战”的胜利。

王世充听说窦建德战败,便身穿素服出城降唐。李世民取下了洛阳。

此时,天下大部分疆土已经尽入唐室手中,只剩下了一支势力较为强大的军队: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李世民于612年12月率军将其击溃。刘黑闼逃往外突厥。

至此,唐朝的统一大业基本完成,这其中李世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唐朝的江山尽皆得自于他。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表示皇帝已不敢擅专,唯有由天来策封,以示尊荣。

唐高祖李渊贤明治国

尽管唐高祖李渊在位时间并不长,但基本上可以说他是一个贤明的皇帝。在隋朝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李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他于625年废尚书省六司侍郎,增吏部郎中秩正四品,掌选事,还大赦天下,颁行新律令,减轻刑罚,减轻百姓负担。

但是,由于李渊听信了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的谗言,差点将李世民斩杀。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下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继统万机。不久,又下诏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李渊被尊为太上皇,八年后去世,终年七十岁。死后谥曰大武皇帝,庙号高祖。

而在其身后继承大统的太宗李世民则在中华历史上书写了最为璀璨的篇章。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祖父外祖父虽是东晋的名士,但是到陶渊明时,家世已经衰落。然而自幼就贫困的他,并不以贫为苦,他一生虽没有显赫的功业,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诗文的成就,却受后人崇仰传诵不已。
  • 海瑞一生无私为民,清廉至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为民请命,冒死进谏。正是这种敢触龙颜谏君王的凛然正气,使他千古留芳,许多后世文艺作品都描写了这一点,由此可见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善书法,其书静穆高雅,气韵盈沛。青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著名诗篇(《石灰吟》出自《于少保萃忠传》)。在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于谦的这些半神的操守准则,对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像韩信﹑岳飞﹑袁崇焕一样,其品德操守举世崇尚。
  • “尧舜”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典范,作为一个女人,诚孝张皇后获得“女中尧舜”的称号。600年前的这位传奇女人,以出色的政治才干,默默地站在幕后,辅佐三代帝王处理朝政。她从来没有走上前台,没有垂帘听政。她只是谨守妇道,做了一个女人该做的,就为她的时代带来了安定与福祉。
  • 郭氏是史上唯一经历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过无以复加的荣华富贵,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孙之礼;亲历过朝局动乱和生离死别;目睹了皇位走马灯似的更换,她轻而易举就可夺取。可是,她始终稳坐于后宫,扶持子孙皇帝,没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难做到的,因而这些帝王对她非常敬重。史书评价,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与她的爷爷郭子仪相辉映。
  • 两度被废,两次垂帘,出家近三十年,一位被赵宋皇室遗弃的女人,却以一己之力,使得大宋王朝多延续了153年。她就是北宋哲宗赵煦皇后——元祐孟皇后。
  • 世人皆知中共是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政党。然而世人往往不太清楚的,却是中共之所以无法,究其原因,是在于其无天。或者说,在当今的中国,中共偷天换日,将自己变成了如天一般的存在。
  • 如果您曾观赏过神韵的演出,那么您肯定透过逼真的天幕布景探访过唐朝。横跨七至十世纪的唐朝,是当时亚洲势力最雄壮的帝国。名垂千古的良君、才高八斗的文人,唐朝盛世之繁荣、兵力之雄壮,使其在当时的影响力远播世界,万国来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