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记(130)

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1944年12月24日(2)

我知道了一件怪事。听说,连云港的作战计划已被日军司令部获悉。

瞧,你们搞整风,抓特务,揭发特务。结果只有中共官方最小范围才能知道的计划,却立刻就被敌人知道了。当然,整风还有别的目的。

他与巴雷特的活动还有一个目的,毛泽东也不让我知道。他一定想说服美国人,共产党已经成熟得能在外交政策的任务方面独自决策了。难怪他用建立第二中国政府的前景来吓唬他们。

此外,自宫仍然极需有生力量,希望用中国士兵来补充。一旦国共两党分裂,这些士兵就会去打内战。白宫无意让自己的公民去流血。

美国和延安每作出一项决定都纠缠着一堆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相互排斥的。纠缠来,纠缠去,弄得不可开交,而且一般都发展成为争吵,一场背着为反对法西斯德国而浴血奋战的苏联的争吵。

主席还想达到另一个目的:要使共产党成为独立的力量,好叫人们能跟它做交易,这是要紧的。

他们虽然已没希望得到武器了,但还不想失去这个希望。

无论如何,他们还抱着希望。

他们对盟国虽然怀恨在心,但是还在讨好它们,还在死气白赖要同它们合作—真像是在耍马戏!

这几个月来,毛干了不少事。他拼命要把未来的事态纳入对他最有利的轨道。他力图抢在重要事件(远东战争的结束)发生之前采取行动,作为中国的主要政治力量来起作用。但是,按照他的看法,这个主要政治力量应该是纯粹的民族力量,应该跟苏联在政治上没有联系。他希望利用美国来抵制苏联。白宫把这个计划一笔勾销了,事情弄成这样,并不是他的过错。

毛这次跟我谈的时间格外长,这并非偶然。毛想装作是中共和联共(布)两党之间的国际联系的支持者;他想证明中共拒绝美国草案是“有原则性的”,他把他的行动说成是正当的,按照“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为他的行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事实上,毛在掩盖他所作所为的痕迹。

毛泽东同我一下子谈了八个小时,滔滔不绝,兴奋而激动。谈话中他感情奔放,不知疲倦。

但是,在其它的时候,例如在今天,他沈闷而又别扭。他好像有病似的,无精打采地跟我握了握手,请我坐下。他开始在房间里沉重地踱步,弯腰曲背,像是怕冷。他心烦意乱,好一阵沉默不语。然后坐下来,浑身无力的样子,疲乏地把手放在膝盖上。

他又一次向我解释,中共领导在同美国人会谈时的路线,表现出关心苏联对日苏中共条约的态度。但实际上他是想摸摸莫斯科对他的行径的态度。

他面带困倦的笑容不时地看看我。窗格子的模糊影子在他的棉衣上闪动。(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