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华: 何清涟《何清涟雾锁中国》序

张锦华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7月26日讯】张锦华,台大新闻研究所所长序

我最近在做一份研究,分析台湾的媒体如何报导中国大陆与贪腐相关的新闻。一般学者听到这个题目,都很好奇的问: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呢?中国有贪腐,台湾也有啊!我问他(她)们:台湾的高捷泰劳弊案,最近的ETC收贿案,媒体都接连报导数个星期,甚至数个月之久,相关官员下台的下台,起诉的起诉,如果有人再爆料背后还有其他藏镜人,媒体显然仍可以再报、再查。但是,大家看过任何一个中共的贪腐弊案,被连续报导超过两天以上吗?甚至,大家记得最近台湾的媒体报导过任何一个中共的贪腐弊案吗?

答案是:没有人能答得上来。很多人会说:我看到媒体报导大陆如何高速开发、很多台商投资成功赚大钱的例子;也常常看到报导大陆的黑心商品,或是偶尔有少数台商遇害的消息。但是,确实没有看到任何中共的重大的贪腐弊案,这个现象很严重吗?

总部设在巴黎的智囊机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在去年发表了一篇报告,指仅在2003年上半年就有8,300名中国官员逃到美国。另外还有6,500名涉嫌贪污腐败的官员,为逃避法律惩罚在中国国内隐藏起来。报告还指出,“在逃官员中大约有2/3是国有企业的高级主管,非法带出国的资金数额约在87.5亿和500亿美元之间。”

我们当然不完全确定这个数字的准确性,不过,从相关的资料中已可发现,中共的贪腐问题不但是很严重,而且,累积的民怨已不可想像。例如,根据中共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1993到2003的十年间,中国民众抗争事件从每年1万件起,逐年大量增加,2003年已有6万件,2004年爆发了7万4千次维权抗议(这是指100人以上的民众抗争事件),参加人数估计高达360万。到了2005年则更创新高至8万5千件,平均每天发生200件以上!

因此,OECD指出,贪腐猖獗正在威胁中共统治的合法性。中国普遍存在的严重贪腐正成为社会不满的一个源头,形成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不安因素,并对中共政权造成威胁。

但是,我的研究发现,台湾的各电视台在去年(2005)几乎没有报导任何一件!主要报纸如中国时报、联合报,平均每年只报导了不到5件,而且,通常这些案例中的主犯都已经被绳之以法,无论这些贪腐案牵连数百人或广及各种层级,就是从来没有中央高层涉入,报导中通常显示中央高层己经在努力惩治贪腐;而且,从来没有一个贪腐个案被报导1天以上!

这是怎么回事呢?台湾媒体不是揭弊案的高手吗?我们不是有不少媒体派驻大陆采访吗?世界各国不是也有很多媒体派驻大陆吗?大陆两千一百多家报纸、一千三百家广播电视台,难道都没有报导吗?大陆媒体不是已经比以前更开放了吗?还有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呢?为什么它们可以报导黑心商品,报导超女、报导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百态,却完全不会报导这些不利于整体中共形象的贪腐案例呢?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不解,如果你希望知道中共控制媒体的全貌,如果你想知道大陆记者被整肃的悲惨状况,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这本书的价值不仅是一部资料丰富,解析透彻的著作,它其实是一个不向强权妥协、并已付出沈痛代价的知识份子的生命告白!

何清涟的这本书,和她其他的著作一样,是在刀子口上做学问,在揭开刀口的伤痕和血腥的同时,随时也可能为利刃所伤。这当然不是一部普通的分析中共媒体控制的学术著作,要了解本书的价值,先要了解它的作者,以及这个作者所处的时代。以下的介绍是综合相关的报导而成:

湖南才女 铁肩妙手

何清涟一九五六年出生湖南邵阳的何清涟,中学未毕业即下放农村,由于其知识分子家庭出身背景,在文革中屡遭打击与孤立的痛苦屈辱经验中成长。但在一片红卫兵造反的年代中,她却努力读书,自学完成中学课程。恢复高考后,凭借其过人的毅力和聪慧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其后再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88年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并先后在湖南财经学院,广东暨南大学任教,后在深圳任杂志和报纸编辑。

何清涟第一部受到学界注意的作品为“人口:中国的悬剑”,但成名作则是“现代化的陷阱”。“现代化的陷阱”写的是改革开放后,至一九九七年之前被扭曲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官僚寻租(亦即贪腐行为),造成社会的不公。该书未出版前,曾辗转连续寻求过八家出版社,所有看过的编辑都极为赞赏,但却没有人敢于出版。直到受到刘吉的好评及作序才获得出头的机会。刘吉曾是江泽民的幕僚、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曾经约何清涟进京长谈了五小时后说:“这本书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笔。”

《现代化的陷阱》被认为是剖析中国转型问题最尖锐、最深刻的著作之一,不仅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而且国际各大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纷纷以巨幅进行报导,甚至登上国际最王牌的书评杂志《纽约书评》封面。据前上海《世界经济导报》的法律编辑兼记者张伟国说,部分认同她的官员大力为她宣传,汪道涵就随身带着一本《陷阱》,所到之处,不遗余力地向全国党政官员推荐。

《我们仍然仰望星空》则是何清涟近年的作品,该书是由多个中短编评论,以及一个自传式叙述组成。其中,二万五千余字的“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分析”最具震撼力。文中清晰的分析了中国当前各利益集团精英,如何在权力市场化为起点的这场改革中的形成经过,以及造成严重贫富差距,阶级分化和对立等尖锐问题,该书出版不到十日便售完。北京学术界还就此文自发性的组织了十多场研讨会。

国际上一些关注中国问题的国家,也十分重视何清涟的意见。一九九八年下半年开始她先后应邀访问日本、瑞典、美国等国,与各界交流、分享研究心得,这大概是她平生难得的一段愉快时光。

不料,二○○○年六月何清涟访美回国不久,即被告知,中央已下令“降级减薪”、解除《深圳法制报》专稿部副主任职务,并且不准以本名或笔名在任何报刊杂志上发表任何作品。导火线据说就是前面提到的“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分析”。在经历了长期被跟踪、监视,住处被入侵,她发觉生命危在旦夕之时,即时的选择了逃出中国,终能成功的摆脱的监控,于二○○一年六月她到了美国。

何清涟在接受外界访问时,曾特别强调,她坚持做一个有道德理想的中国知识分子。湖湘文化一向以经世致用、敢于担当天下事为己任。湖南那所天下闻名、长达千年历史的岳麓书院里,至今还留有很多表达湖南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的诗词。她生于湖南、长于湖南,湖湘文化对她影响很大。半世纪以来,“两广人立言,江浙人出钱,湖南人出血”。作为一个湖南人,她已用半生的经历,树立了一位不惧流血的知识侠女型像。

为什么这位经济学者会跨足媒介领域,再度出版了一本资料丰富,析理透彻,强烈的散发着一股铁肩侠骨、勇者无惧的二十万字的大着《中国如何控制媒体》呢?

事实上,何清涟长期在中共的媒体工作,并因言论入罪,甚至命在旦夕,继而只身逃亡海外,她对中共控制媒体的手法,她的优秀的媒体同业身陷镣铐、有志难伸的遭遇,以及媒体管制和整个中共制度间的紧密纠缠的关系,不但有亲身体会,掌握第一手资料,也有着切肤之痛的义愤填膺。

因此,书中详细的提供了中共控制媒体的各种法律、规定、禁载命令,针对所谓的社会敏感问题、政治体制问题,如何高度而严密的控制国内媒体、网路媒体、外国记者(包括台湾记者)。同时,她也试图揭开外商带来媒体自由化的迷思、跨国公司和网路公司如何向中国屈服的事实,中国媒体如何执行政府的仇美反帝和鼓吹民族主义,如何编造中国GDP高速增长的神话,她更搜集了近年来大量而完整的中共迫害媒体和记者的记录和分析。这些重要议题,必将成为今后中共体制和传播研究及教学的重要课题。

读完这部著作是沈痛和愤怒的,没有自由的媒体、独立的司法、民主的机制,言论自由像一只笼中之鸟,笼子大小或有不同,但终究是插翅难飞。在一个真正的自由民主中国到来之前,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呢?作者最后的呼吁十分深沉有力:中国的希望在一些为了自由与强权抗争的勇士身上,这些勇士当然包括书中所列的那些为了新闻自由而付出犠牲的人,正是他们的努力在一点一滴的改变着中国。...我真诚的希望国际社会少一些为了利益而放弃原则的公司、团体或个人,因为中国人民需要国际社会民主正义力量的热诚帮助。

这本书显然是这样的努力之一。这本书在台湾所征求出版的第一家公司──黎明书局,在经过征询学者专家的专业意见后,立即欣然同意立即出版,也是令人鼓舞和敬佩的;而正在阅读本书的您──相信也将加入这份让涓滴汇成江河的努力。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桂源铺”或许更生动的描绘出这份期待: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水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台大新闻所教授 张锦华 
2005/3/20 于台大杜鹃花开时节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大学新闻所所长张锦华教授,出席4日假新竹清华大学举办的“关注中国维权,台湾与国际同步”座谈会,张锦华教授以其新闻研究专业,分析台湾媒体对中国大陆新闻的失衡报导。
  • 6月上旬,中国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土地执法会议,宣示土地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并明确要求: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今年6月份查处3起以上严重土地违法案件,年底前要达到8起。
  • 7月5日,国际传媒界一个持续了半月之久的悬念终于尘埃落定,中国全国人大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这部旨在限制新闻自由的法案。现在国际社会关心的是:这部管制中国记者行为的法律,是否也能管束外国媒体的驻华记者?想在中国谋求大发展的美国CNN在7月初的新闻节目里,多次讨论外国驻华记者受这条中国法律管束的可能性。尽管这些记者为了让自己成为中国政府欢迎的人,不少已高度自律,并不报导触犯中国政府的新闻。
  • 评何清涟着“雾锁中国”-《中国如何控制媒体》, 历史上所有的极权国家都需要掌控媒体,因为如此可以美化国家领导人,封锁任何不利于政府的消息,也让人民不知道自己所处社会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当真相并不理想时。易言之,对媒体的掌控有助于政权的稳定,而所有的极权或专制的统治者都害怕自由的媒体。
  • 雾锁中国, 何清涟, 中国如何控制媒体
  • 《雾锁中国 -- 中国大陆控制媒体大揭秘》一书,是何清涟在为中国人权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国政府如何控制媒体》的基础上增修而成,全书25万字左右。
  •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华采访报导)旅居美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社会学家何清涟的新书《雾锁中国-中国大陆控制媒体策略大揭密》最近在台湾出版,被认为是一本揭露中国政府控制媒体策略的、颇具参考价值的专著。
  • 最近,国际媒体争相谈论中国人口的性比例失调问题。几乎所有的大媒体都在重复一个问题:中国将有3,000-4,000万男子无法娶妻。
  • 高智晟承传了母亲的善良、勤劳和坚忍。他做律师,常常是免费为最底层穷人打官司。他走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心想着那些还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所以他告诉妻子,“我觉得我跟这个社会是隔开的,我融入不到这个社会当中。因为我挣的钱越多,我的当事人的苦难越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