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记(25)

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5日讯】1942年11月4日

我们在电台值夜班时,阿列耶夫又愤愤地发泄了一通。

“我们大家都受到监视,”他说,”管家和翻译都是康生的耳目。在家里他们暗中监视我们,上街,他们盯梢。

“我们来延安之后,他们对我们一直持一种屈尊相待的态度,如今则敌视起我们来了。当初,还有一层彬彬有礼的面纱掩盖着;现在,则公然对我们无礼。康生从中插了手:大家都怕他,都想讨好他。

“我们刚来时,他们还不敢怠慢我们。因为中共领导一心想得到苏联的最新式武器和其他装备。后来,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我们红军自己的武器都不够。关系马上冷淡下来,当我们在军事上失利后,他们就公开敌对,蛮不讲理。”

1942年11月8日

斯大林格勒!全世界的广播电台都在赞扬它的坚不可摧。

美国人在北非登陆了。可是通往柏林的路还长着呢。

关东军蠢蠢欲动。想想,在这样的时刻,红军战士都要一个顶一个,而我们好些基干师却都给拖住了。

1942年11月11日

整风已经从几篇表面看来无害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发言,发展为激烈的政治运动。整风的目的说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实际上,毛泽东派利用整风来压制中共领导内一切不同意他们政策的那些人。

现在,在”整顿三风”运动之外加上了一个”学习党史”的运动,毛泽东打击的主要对象是”莫斯科派”。

凡属在莫斯科工作和学习过的人,特别是同共产国际有过联系的人,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有许多次,人们不愿同我们谈话,看到我们掉头就走,把我们看作是瘟神。

康生拿假情报来愚弄我们。

毛泽东还是那样有礼貌,亲切,许愿很慷慨。

1942年11月12日

我又花了几个小时在延安转转。四周黄濛濛的,刮着风,尘土飞扬。各个山头上,宝塔的轮廓模糊不清,但城墙附近小山上的主塔,远远望去,清晰可见。这座塔共有十层,每层目周都砌有优美的飞檐。

在古代,延安是敌人啃不动的硬骨头。这不仅有传说为凭。这个城市隐蔽在难以攀越的群山之中,座落在一个十分陡峭的山谷里,周围筑有坚固的城墙。通往城墙的许多小路都被山涧切断,城周围地势平坦。

树木稀少,只有以前属于当地富户的几处地方有小果园。

农民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自愿让我看了看他们的少得可怜的家当。这里的人普遍信佛。几乎每家都供有简隔的神龛。在种各样的佛像中,我看到了主佛释加牟尼的许多小铜像,做得极为精致。我爱不释手,就买了一个。

中共领导的所在地杨家岭,过去是延安附近的一个偏僻的村庄,现在村子外貌依然如故。
长征后的头几年,毛泽东常在杨家岭一带露面,但现在他是深居简出了。(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久,很可能是九月中旬,我和阿列耶夫要到八路军的前线去。在前线,我们就可以把中共领导所讲的话,同他们的政策对照一番了。
  • 当我和阿列耶夫在一天晚上等待我国情报局传来前线消息时,阿列耶夫说:
  • 七月份,又有一个日本步兵师开进满洲。继续源源不断地给关东军输送武器和物资,并把部队空运到苏联边境。大连到哈尔滨的公路建设工程开始了,边境地区的公路和土路正在进行维修。
  • 尽管有多年的内战,尽管无产阶级力量薄弱,而其领导人有的又犯了机会主义的错误,中共仍然领导着革命运动。这是十月革命思想影响的结果,是中共党员英勇奋斗的结果。中共面对着困难的局势,继续使人民为从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和外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而战斗。中国的劳动人民把中共看作十月革命原则的体现者,他们相信党。
  • 我从《解放日报》上翻译了一篇文章,题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文章号召,不仅在特区,而且在共产党的所有根据地,都要以更大的热情进行整风。这篇文章多处引用了古典作家的话(毛泽东的”古典”文风已为陈伯达确切掌握),而且大谈其必须打垮日本人。
    我记下了另外一份文件,这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交给我,帮助我正确认识延安形势的。文件的内容是:

  • 军队从延安得不到一分钱,也得不到什么给养。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光和肖克除控制军队和地盘外,都有自己的兵工厂,而且自己发行货币。每个司令员都自己向农民收税,没有统一的税收制度。
  • 一比较材料就令人十分沮丧。八路军方面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更有甚者,军事行动都被严厉地禁止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