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历史的战役】涿鹿之战

文/ 淑萍 图/志清
font print 人气: 13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7日讯】“涿鹿之战”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激烈的大场面战争,也可说是黄帝与蚩尤之间的一场智与力的较量。

史书上记载,距今四千六百多年前,炎帝神农氏时,诸侯互相侵伐、残害百姓,但炎帝却无力征讨。于是黄帝常常举兵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不过,蚩尤一向残暴,一时还没办法去征讨他。

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原居于中国南方,后来势力逐渐发展,北上直到中原一带。蚩尤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冲突。蚩尤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部族的人,夹击了炎帝,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地盘──“九州”。 炎帝因此向黄帝求援,黄帝向东方征战,与蚩尤部族在涿鹿之野(今河北省涿鹿县)相遇了。

蚩尤部众一向以骁猛善战着称,再加上他们善于制作兵器,所用铜制兵器坚利无比,再加上蚩尤集结了所属的支族七十二族,一时声势浩大。相形之下,黄帝的兵力显得略逊一筹,一度处于守势状态。蚩尤倚仗人多势众、武器精良等条件,根本不把黄帝的军队放在眼里,自信满满的经常采取主动攻击。

面对蚩尤的庞大军力,黄帝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命名的氏族军队,迎战蚩尤。黄帝想要采取以智取胜的方法,利用“使应龙蓄水”的方式抵挡蚩尤大军,也就是利用位处上游的条件,在河上筑坝蓄水,以抵挡蚩尤。但是蚩尤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请来了风伯雨师助阵,一时昏天暗地、雷电交加,竟冲破了黄帝的应龙水阵。

后来,黄帝“修德振兵”,修明自己的德行,顺应四时天象,教民种植五谷,安抚百姓,再加上黄帝如有神助,得以发明指南车来辨识方向。在玄女族的支援下,利用优势的天象──狂风大作、尘沙漫天,令士兵们吹起号角,击起鼙鼓,让蚩尤军队感到混乱与不安。黄帝趁此混乱,以指南车辨别方向,终于成功的带领士兵冲出浓雾。经过与蚩尤在涿鹿三度交战,黄帝最终取得胜利,在冀州之野(今河北一带)将蚩尤消灭。

涿鹿之战堪称为我国古代战争的肇始。涿鹿之战中,史家称“轩辕氏乃修德振兵”是最终致胜的关键。相反的,蚩尤虽然兵力雄厚,一度有胜利的可能,但恃强而骄,终于还是尝到败果。黄帝有圣德、有才智、有勇略,在此役之后,被各部族公推为首领,也确定了其成为日后中华民族始祖的地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千古谜团!几百万人人间蒸发,900年后重现人间?DNA检测现端倪,真相到底是什么?
  • 那些出人意料的战争!昆阳之战,王莽42万大军,驱动虎豹犀象助阵,为什么却败给刘秀1.8万绿林军?靖难之役,明成祖靠什么扭转乾坤?
  • 干旱
    人们常说:“天人合一。”天象的变化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变化。一项针对韩国史书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干旱与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与战争呈现高度正相关,亦即异常天灾的出现就预示着战争这种人祸即将爆发。
  • 格拉萨圣母堡
    格拉萨圣母堡(Nossa Senhora da Graça Fort)位于葡萄牙与西班牙接壤的边境地区,是葡萄牙防守边境的要塞之一。这座18世纪城堡兴建于高地上,而且呈现易守难攻的星形结构,与一般的欧式城堡不同。在威力强大的现代化武器出现之前,它一直事非常可靠的军事据点。
  • “三舍”是什么意思呢?退避三舍的“舍”是古代的距离单位,古代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则为九十里。退避三舍原为在战场上两方交兵时退兵九十里。为什么要这样作呢? 这其中有一段历史的情义背景--辟君三舍。
  •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句话出自《左氏春秋》,这里的“将”指的是战国时代那位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元帅赵括。当时赵王因为中了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结果断送了赵军四十万将士的性命,让赵国元气大伤。
  • 赤壁之战,曹操军中疾疫大兴,致战力大损,凯风突自南来,助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曹操曾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虽天公不作美,拒让曹操跨越江南一步,但大英雄笑谈雄兵百万,叱诧风云之霸气,不得不让后人钦佩。
  • 哀牢国所在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五谷、养蚕取丝,而且矿产也很丰富。东汉光武帝时,哀牢王攻打汉边界遇到一次奇怪的风变水变,还遇到老虎,“……这次攻打鹿茤却遭天诛,中国出现圣帝了吗?上天祐助中国,何其明显!”
  • 通过对实地考察、星宿定位,对2017年中秋夜火流星爆炸的天象,做了更深入的解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天象。《乙巳占》讲:“流星是上天的使者,飞行在不同的星宿中,向人间展示天警。人们看到的流星大,对应的流星的使命也大,对应的人间事件更大,将发生的灾难更重。”[9] 所以,我们有义务把这个上天给人间的重大的警醒,尽可能地解读出来。
  • 诸葛亮在六出祁山的战争中,为了调运粮草制作了一种工具叫做“木牛流马”。随着三国时期结束,这工具也就消逝在历史中。两百多年后魏晋时期的科学家祖冲之又再造了木牛流马,然而也是昙花一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