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夫:方山纪游

刘斌夫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9日讯】川南有两座名闻遐迩的“酒城”:“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和“万里长江第二城”泸州。酒城的商品经济自古繁荣,水陆交通都较发达。南方丝绸之路的左路——“五尺道” (又称“南夷道”)经此而过。川南这两座重镇,而今已是市场经济并驾齐驱的川南区域中心城市,与“甜城”内江、“盐都”自贡,同构川南区域“金三角”。岷江在宜宾汇入长江,沱江在泸州汇入长江。在泸州,几乎人人皆知,有一座方山,却尚不为外界耳闻。

方山在泸州城西南十八公里处,长江畔一道佛道共生的奇山,因形状方正而得名。方山不高,海拔649米。方山有九十九座山峰,聚成方阵。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巡游到此,不信这山是方形的,硬要与随行文武百官和当地五老七贤一道去一一数点,这里的山峰究竟有多少座。结果一数,不多不少,九十九座。皇帝站在方形的山顶,高声说道:朕乃金口玉牙,已经说了这座山是圆形的,你们却偏要说是方形的,其实还有一座山峰,众爱卿都未看见,这是百座山峰中最高的一座!

众臣心领神会,齐声颂答:万岁所言甚是,那最高的一座正是皇上。原来九十九座山峰,山是方的;而今一百座山峰,山是圆的。

龙颜大悦,哈哈朗笑,山川回声。

当地百姓有说这皇上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有说是唐玄宗李隆基,反正搞不清楚。人为的“山峰”,终会消隐;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九十九座山峰,亿万年长存。皇帝老儿一离开,当地人依然称这道山体为“方山”。

方山最早是道家隐居地。方山西巅,有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修行遗踪。后来,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赐建“兰祠”。唐玄宗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在山的高处敕建云峰寺,这里便成了佛教领地。北宋在山脚又建新云峰寺。而今山腰又建中云峰寺。唐时那座寺庙,又名回龙寺,今称“老云峰寺”。山上的老寺庙,因皇上倡建,皆金碧辉煌,有北方佛教园林的宏阔大气,隐现于参天竹树中。山门之外的湖塘边,有一座青砖黑瓦的建筑,是尼姑庵。方山不仅佛道共生,而且僧尼共处,别有一番情致。

进山门,是荷花池。即可步行攀援石梯而上山,亦可乘索道缆车或滑道轨车,更可坐竹木长轿。

上山一路,不外乎是全国宗教名山千篇一律的节目:烧香拜佛,祈福许愿,求神保佑,方山是省级森林公园。当地村民免票进园,在崎岖山路上卖香烛、矿泉水和纪念品。讨钱的人全世界哪里都有。方山的讨钱老汉提一只硕大的空空如也的“蛇皮”塑编口袋,从早到晚反复念叨一句台词:你娃儿要大学,要升官,要发财……云云,甚至“要当皇帝” 的戏言都不慎从嘴边溜出来。这已经是什么时代了?简直有点黑色幽默。你给他点散碎银两,他就捧你天花乱坠,逗你虚无的开心。权力崇拜在国人心底根深蒂固。遥想当年,“ 海归派”带回几句嘹亮的歌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而陕北那个命贱的羊倌儿,在民族危难之际,却在黄土山塬的旮旯里把一首凄丽的爱情山歌,改编成“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大救星。”醒世恒言,竟被虚妄诳语所湮没成灾。国民的脆弱心理,总想寻求新的灵魂避难所。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时期十年,在拨乱反正之后,渴求思想解脱的人们,在诗歌里去寻求避难,最后走进了牛角尖一样的 象牙塔。九十年代后新时期,信仰坍毁的人们,又回归到寺庙教堂寻求避难,名山大川香火明烛忙不暇接地解救那么多无助的灵魂。也许宗教本身就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而宗教却只能维系现状,寄托愿望,无法推动文明传承,社会发展。外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科学与民主,倘若方山一游,也会背负群峰,面对长江,浩然长叹,怅然若失。

6/8/2007
方山之奇,还在山的西南隅,有一行“建文帝的脚印”。明朝建文年间的权位皇权之争,为史海留下了多少扑朔迷离的不解之谜。惠帝允炆败走巴山蜀水间,至少有6处隐藏栖身处,在川北达川、青川、江油,川东三峡,川西青城古镇街子的上、下古寺,在川南泸州方山。建文帝避祸隐身,成祖朱棣废建文年号而开永乐盛世。个人的让位,求得时代的百年平安,不能不说是一段佳话。但好景不长,嘉靖之后,中国堕入更加闭关自守的深渊再无能自拔。汉武帝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初遭扼毙之后,明朝资本主义的再度萌芽,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重轭之下,再度遭遇封杀。德先生、赛先生,你二位老兄若在那时来游方山,或者中国其它任何一座山,都是不让你进门的哦!

在巴蜀,古代资本主义在邛崃、在绵竹、在内江、在自贡、在宜宾、在泸州……因铁、因盐、因糖、因酒而多次萌芽。而今国有、民营经济再度勃兴。这种由开放而封闭、由封闭而开放的环境,更在呼唤德、赛两位世界村的使者的造访与栖居。

个性的自然风景,共性的人文民风,这就是方山。方与圆,在东方人的思维里,是辩证的哲学观。方是秉执,圆是通融。奇数为方,偶数为圆。方山有九十九座山峰,皇帝来了,方山临时变成圆形。皇帝去了,方山依然是方形。德先生、赛先生一来,101座山峰,是方还是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龙来氐羌黄河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韩国人和中国人,先民都源出中国青藏高原,同宗共祖,孕育于东方文化母体。上古中国、上古韩国皆以道学为国学。韩国是研究中国国粹群经之首《周易》成就最大的外邦。公元一世纪(中国东汉时),中、韩两国几乎同时诞生了道教。中古中国、中古韩国分别都经历了“三国鼎立时代”。从难从中古至今,儒、释、道皆为中韩两国国教。五代时,中国儒释道三教混元形成的学派——龙图学的奠基者,四川安岳人陈抟(公元871~989),根据上古阴阳太极图案所创绘的简明太极双鱼图,公元1883年起,被韩国借鉴为国徽国旗图案,沿用至今。朝鲜半岛原来一直使用汉字,并在中国木活字、陶活字印刷术基础上,改进为铁活字印刷;直至公元十四世纪(中国明代),韩国才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朝韩文字。韩中文化几乎密不可分。韩国美食与中国一脉相承。韩国民俗节会与中国共生互同。韩国与中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 什么是四联体格式(tetractys)呢?“四联体格式”是现代英国诗人雷‧斯特宾(Ray Stebbing)发明的一种诗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个音节组成。
  •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 像一个影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