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芬芳:苏花公路

文、图/徐正毅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几年前,由苏澳到花莲,经过苏花公路,正值冬季过年前阴雨天,在迷雾中盘延于公路上,十分惊险,至今还留着那丝不安的感觉。

这回利用晴朗的假日,重回苏花公路,沿途绿荫夹道景色怡人,然而随时必须注意迎面而来的砂石车。台湾的砂石有四分之一以上来自花莲,而有五千辆大型砂石车日夜奔驰于苏花公路上。到了南澳,在苏花公路旁八十年老店建华冰店吃冰,并和亲切的老板刘小姐闲聊,享受宁静小镇的午后时光。

回程突然间大雨倾盆、浓雾弥漫,视线不良外,在迷雾中,又要小心地闪避奔驰而过的砂石车,危险万分。

五千辆砂石车代表五千个家庭,我们不过偶尔走过苏花公路,但这些大型砂石车驾驶先生们,可是长年要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讨生活,真为他们担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碗什锦面,是我在求学阶段,考试表现好的时候,父母给我的奖励。当时那家面店,店面一半是由店家的儿子卖猪肉,另一半则是一家小小的面店,一大碗汤面内容是当时少见的几片猪肝、猪肚、花枝和肉片,还有两尾虾子。一碗面常常是由家中几个小孩共同分享。
  • 住家大楼电梯公布栏张贴一张传单,写着今晚在公园空地有埸音乐会,是由鼓霸乐团演出。鼓霸乐团是一个成立多年的乐团,在电视节节目、晚会、大型音乐会演出颇受好评。
  • 银行业不再是高高在上等客户上门,而是需要勤找客户。7、8年前,一位外商银行的办事员与我相约,前来拜访。这位办事员态度诚恳,而且交谈间,知是台大学妹,这家外商银行也因此与我的公司往来,一直维持良好的关系。
  • 当时在永康街附近的逸华斋,有着古色古香的装演,所贩售熏鸡、卤味味美,但价格颇高。

    后来老板退休了,在那儿干活多年的伙计顶下这家店改名为信远斋,并且搬到了信义路靠近金山南路上,品质依旧好,因此还是拥有不少老主顾。

  • 山地放领政策实施后,许多原住民取得了祖先留下来的土地,但因许多领到山地的原住民早就移居平地,这些属于他们的山地对他们而言,因不会耕作,只有转租给平地人。
  • 东门市场因金山南路而分隔成两个区域。原来在日据时代叫东门町的地方,是日本人的住宅区,有不少日式房舍,而后政府迁台成为官舍。
  • 女儿研究所毕业,全家到校园一同拍照留念。

  • 南京东路5段有家西点面包店,大姊来我家时,常去那儿买些西点当伴手。就这样地,20多年来,我时常吃这些西点当早餐。
  • 先叔是我的授业师,他不但教我如何做生意,并且让我懂得吃的艺术。我自行创业后,还一直和他保持着类似长辈,又像兄弟一样的往来。懂得吃的人,最好也懂得做菜。

  • 上班时候午休用餐时间短,尤其工作繁多,只能就近餐馆吃盘饭或来碗面,随即赶回工作。

    常去的一家餐厅是卖着广式粥、汤面和盘饭的店。老板娘和伙计们动作迅速,让我们不用久候,而且盘饭中的烧腊水准颇高,鲜虾云吞料好、实在。因常去用餐而和店中人员逐渐熟识。有时吃得太快,老板娘还会好言相劝,要我细嚼慢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