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种子》与《种子的智慧》

蔡淑梅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31日讯】我最喜欢看书,任何能启发我智慧的书刊,我都爱看。一篇好的文章,一句名言隽语,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最好的精神食粮,当中包含的智慧,不单丰富了个人的心灵,更加孕育了人类的文化。这一切微妙的东西,就是我所说的“智慧种子”。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都有可能碰到或遇到各种不同的人、事、境、物。有些是贴身的,但大多是遥远的。如果你有一颗清明的心,就可以照见一切事物的真相,从中得到智慧的种子。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世事如棋局局新”。人世间的悲、苦、灾、祸不断的重复,历史不断的重演,换了的衹是人物,时间和空间吧了。这究竟是人类的智慧没有增长,未能从失败中学习,还是种子遇不上良好的土壤,而未能茁壮成长呢?

“种子”是所有生物的根本,内里蕴藏的智慧,正正就是一切生命本质的能量。没有适合的土壤,再加上良好的环境,更好的种子,也不能发育成长,这个本来有生命的东西,就会跟死物一样没有分别,你说可惜吗?不过,生命就是如此,看看要有多少亿的种子,才能成就出一个生命体,你就会明白生命之可贵了。所以当你下次看到一株大树,或者是一朵小花的时候,不妨静心地观想一下,看看能否悟出一颗种子的智慧。

“人”也衹不过是众多生物中的一种,是什么原素使他成为“万物之灵”呢?是人类有思想、有意识、有能力,于是就能够凌驾于万物之上吗?你又怎知道其他生物就没有思想、没有意识、和没有能力呢?我想,关键在于人类懂得把智慧保存,把经验累积和记载下来,而文字就是其中一种最容易运用和流通的方法,这样就好像不断的播下种子,即使大部分最终都会夭折掉,但只要是质优的,当因缘成熟之时,必定能够成就。所以,人类的智慧,就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必定会不断地增长的。

能够生而为“人”,已经是难得的因缘。每一个人,本来都是聪明的。所谓“耳聪目明”,人一生下来,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俱备,怎会不聪明呢?(不要以为天生有残障的人并不听明,在失去一种功能的同时,其他的功能将会加强去补救缺憾的不足,这也就是生命微妙之处。)只有意识,才需要后天慢慢培养。什么是意识呢?简单来说,意识就是“妙观察智”,认知自身和外界的本性,分辨是非的思考能力等等,都可以是属于意识的表现。所以说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根器和后天的因缘,必须要互相配合,才可以有所成就。话虽如此,智慧的种子,却是无处不在,能否因缘成就,就要看每一人的造化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