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窟逃生(33)

沈畔东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过了几天,石建峰回来了,这次他没有带熟食,他早知道不用带了。刚坐下,一听说冯影勤在家,连忙起身来到他家,一把抓住冯影勤的手摇动说:“感谢,感谢……”

冯影勤打断他的话说:“感谢什么,我没有什么值得感谢的。不是你感谢我,我要感谢你才是,没有你,我还得漂流在外,有家不能归呢。”

石建峰有一肚子感谢话要说,又咽了下去了,他明知是冯影勤是叫自己不要说出来,也许这就叫天机不可泄露吧。他忙改口说:“冯老哥,虎子他们把生产队搞得这样好,你看下一步该怎么办?”

“我就在望你回来商量这事。你这次回来不准备走了吧?你可能还要辛苦一趟。你去把在家七个男子的全家人都带回来,其他人叫他们暂时要安心在那里,只要愿意回来的,在适当的时候再接他们回来。你看如何?”

“我是不准备回去了,经你这一说,我非去不可。这样安排太恰当了。老哥要是当一员大将,定是百战百胜。”

“过奖了。虎子队长已近四十岁的人,正是成熟时候,你还是和他商量一下。”

石建峰把冯影勤的建议向虎子说了,他连连点头。石建峰在家住了一天,去田地看了一遍,第二天又动身去了江西。大约一个星期,他从江西带回男女老幼二十六人。

六一年秋后,其他队的社员们,虚弱的身体逐渐得到恢复。西村人已身强力壮,而且陆续生下几个小孩,这是三年大饥荒期间所没有的。

大灾难过后,刘少奇身处第一线,大抓起粮食来,他把自留地还给社员,又增加了一倍,这叫扩大自留地。又规定三级所有制的分配原则,生产队为基础。每人每年三百斤原粮,留作口粮,把多余的粮食上缴国家。公社大队名存实亡,这一规定大得民心。尽管如此,社员在生产队上工,还是出工不出力,生产队的土地产量,远远低于自留地的产量,这是因为社员对集体失去信心,缺乏积极性。刘少奇看到这一点,于一九六二年,干脆把生产队的土地全部分给社员,取名曰“三自一包,四大自由”,不叫分田“单干”,共产党最忌讳“单干”这个词。现在叫单干,共产党不是倒退了吗,共产党是勇往直前的,从未倒退过。二十年后,毛泽东死了,邓小平也不愿用“单干”这个词,把它叫做“责任田。”这种做法是共产党的本性所在,他们把原属于农民的私有土地,如地主的土地一样强占去,始终不愿还给农民,以至开放后,又把土地卖给投机商,农民没有一点使用权利。名曰:土地属于国有,其实就是属于它共产党。

冯影勤认为把逃难在江西的社员接回来,时机已到。于是向石建峰建议,石建峰二话没说,直奔江西景德镇。在江西的社员听说包产到户,个个兴奋不已,纷纷去通知所在的各处社员。不到两天时间,各自谢过本单位老表,陆续回到离别三年的小东山西村。(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冯影勤无心听他的奇谈怪论。仰望着士民孙儿的一举一动,只见孙儿的目光如闪电一般,向人群中扫射。他的目光终于和自己的目光连在一条线上,停止了转动。当听到迟到了的欧阳春岚的喊声时
  • 冯士青确认抱住自己的是亲伯父了,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士民哥哥和嫂嫂都死了。”说着从袋里掏出书信。冯照阳大惊,连忙接过书信来看,看完书信,又惊又喜,掏出火柴,把书信烧了。
  • 二孙儿士青匆匆走了进来,冯影勤眼睛一亮,走到后院,士青随爷爷身后,爷孙俩耳语一阵,士青走出大门,绕到屋后去了。冯影勤开了自己卧室门锁,对士民夫妇耳语了几句
  • 右派分子还不如地主、富农、反革命被一枪打死利索。他们活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连猪狗都不如了。看来共产党不喜欢富人,也不喜欢文人,按说它是喜欢穷人的
  • 经过参观学习,取得了经验,有人放起了更大的卫星——亩产小麦十五万斤。这才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他们竟能把一万斤的小麦,变成十五座粮囤,让人来参观。
  • 吹牛、假话不给戴帽子,讲实话却有帽子戴,这顶帽子取名曰:“右倾分子。”你要是戴上这顶帽子,将压得你一生直不起腰。
  • 检查团来了,为体现共产主义的优越性,他们命令各生产的食堂不得停火。没有粮食能不停火吗?战争年代为共产党积累了的经验,在检查团的带领下,干部们挨家挨户搜粮食。
  • 既然能偷到,何不拿家里来煮熟吃呢,而要吃生的呢?这都是因为有血的教训,人们才不得不这样做。你如果拿家里来煮,必然要冒烟,烟尘是盖不住的,一旦被检查团发现,不但食物全部没收,还要捆绑起来游乡示众
  • 冯影勤补了票,看了看对面那位,已不睡在原来的座位上,竟睡在自己的屁股底下。查票人没有看到他,没有查他票。隔着走廊右边的一位,衣着整齐,他面对台桌上的书,一本正经地看着
  • 只见一个在此时可算是胖乎乎,约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子,手握拖把,在擦地板。他年龄虽小,衣服破烂,擦地板却很利索,显得很有力气。他明显不是服务员,为何擦地板这样卖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