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泛舟:豁达坚定,风雨不侵!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慧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663
【字号】    
   标签: tags: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有两年。在此期间,苏轼处境艰难,但他以豁达坚定之心,对待一切,勇健的直面人生。

他经常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寄情山水,表达心境。〈定风波〉就是这样的很有意义的一首词。

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此词的缘由。由小序可知,这是一篇纪实之作,记录了词人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这件事。但就是这样一首信手拈来,不刻意为之的即兴之作,却写得很有情趣,极富诗味。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文字简约,淳朴而又意韵丰厚。仅“穿林打叶”四字,即传达出了风雨来袭、林叶被摧的形象,同时也描绘出了那种风雨交加、穿林打叶的恶劣气候环境,渲染了当时风潇潇、雨纷纷的气氛。“吟啸”、“徐行”两词,也用得极妙,看来是毫不经意的一笔,却包含了无限内涵在其中。我们可据此想像出风雨之中边吟咏、边前行的诗人的情态、步履、风姿;我们可据此想像出风雨中吟咏着诗句的诗人,此时此境有一种独得的快乐情趣,一种在顺境之中所无法体验的快乐情趣;还可据此想像出这是一位洒脱、乐观、知难而进的诗人,而这位诗人形象,也正是作者自己的形象。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莫听”、“何妨”,则表现了无所畏惧,把风雨置之度外,处困境而安之若素的精神风貌。综合起来看,这两句展示了作者不为外界风云变幻所干扰,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人生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几句读来,似乎有点俏皮的味道,让人感到风趣、幽默又诙谐。但是在这诙谐、幽默的背后,又蕴含许多作者的豁达与镇定和坚不可摧的精神在其中!

“竹杖芒鞋轻胜马”字面意思是:写诗人在风雨横行的沙湖道上,虽穿的是草鞋,拄的是竹杖,但自我感觉比骑马还舒服、自在,实际还是承接上文,继续写风雨之中,独得的快乐情趣,是表现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一蓑烟雨任平生”则已点明“穿林打叶”的风雨,实为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其中着一“任”字,更含不尽之意于言中:人生本来就多忧患、多风雨、多坎坷,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自己又怎么能逃脱得了呢?那么,既然如此,也就什么都不怕了。一切任其自然吧,别把这风风雨雨看得太重了,否则,人将无法存活。这一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那种旷达、超脱的个性――不计较毁誉得失、贵贱荣辱,而是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来消解人生的矛盾和风雨,尽量使生活变得充实、美好、潇洒、轻松。

如果说上片是写诗人在风雨之中亦即困境之中的感受,那么下片则是写诗人在雨过天晴之后亦即顺境之中的体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写大的风雨过后一阵料峭的寒风吹来,使诗人湿淋淋的身上感到一阵寒冷难耐。但是,就在这时,“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场风雨终于过去了,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为他驱走了寒意,迎来了光明。这两句,表面看来是写天气变化之迅速,实际也是暗示生活中的人事反复不定。苏轼早年曾科场得意,扬名四海,但一蹈仕途,即遇坎坷。凤翔签判任上,受到上司陈公弼的抑制,入朝后又卷入党争,难以立足。不久外放,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太守,接下来便是乌台诗案,和黄州五年的流放。多年的宦海浮沉,使他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浓厚的人事反复不定的感觉。此时此境,自然景观的变化怎不使作者感慨万端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一场风雨过后,虽是阳光普照,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心花怒放,沾沾自喜,而追踪、回味的结果是感到现在一切都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也不曾发生!在作者看来,不管风也好,雨也好,阴也罢,晴也罢,即便是荣誉的得失、宦海的沉浮也一样,一旦过去,便都成了虚无。这种想法,确实表现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境界,反映了作者“不以物悲喜”的思想和超脱、旷达的个性,和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从思维流程的角度来看,这几句是写自然景观之变化对作者内心情怀的触动,更是写作者经历了生活中、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之后,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势的认识,可谓是把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苏轼是一位修行人,是一位居士,所以才能有如此的心境和诗境。

回味全篇,整首词给予读者深刻启示: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人生之路有顺达,也有曲折,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一种坚定的理念、宁静的心境。身处逆境应不悲观失望,有勇气和信心;身处顺境也不自喜自傲,能冷静、心平、达观地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在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走下去,并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云:“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世上无论什么地方,都有心境、圣境、清境、浊境。当一个人思想开朗、胸怀坦荡的时候,就是在圣境、清境里,反之则不然。

这首词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体,笔调轻快、风趣、幽默,语言平淳自然,韵致含蓄隽永,哲理深刻,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哲理性认识,完全是通过质朴、平淳的语言所创作的诗境、诗味体现出来的。这就叫:韵中有致,味外有旨!

正是:
有一位达人,他高兴他是山的子民,
他有勇敢的性格,天生就爱攀山越岭;
他有高远的胸襟,总喜欢纵览八荒风云;
他有善良的愿望,要把甘果种满群山,铺展绿荫;
他有坚强的意志,用胸膛去阻止邪徒来滥伐树林;
他不怕风雨来袭,“一蓑烟雨任平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东坡的一生中曾写了很多的随笔偶记,既不必有什么传统的包袱,也少了严肃的使命感。却多了些温暖亲切,宽和成熟。也成了他极为人所喜爱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苏轼与庞安时,一位是大文学家,一位是伤寒学派的大医家,本来是少有交集的,但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使两人在历史上相遇,留下一些逸闻趣事。自古儒医是相通的,儒生在做事之前,儒生都强调要调息、静心,要打坐的,苏轼也不例外,他虽然是读书人,但也颇通医道,还有《苏沈良方》传于后世。
  • 苏轼在静心打坐的时候,体悟医理,还写了一篇〈与庞安常〉的医学短文,与其讨论切磋:
    “端居静念,思五脏皆止一,而肾独有二,盖万物之所终始,生之所出,死之所入也。
  • 苏轼入宫任翰林学士时,一夜高后与哲宗同御便殿,宣苏轼入见。高后追忆神宗知遇,苏轼不觉悲泣,高后、哲宗与众人亦皆感泣。图为《帝鉴图说》插图。(公有领域)
    太皇太后这才说:“这是先帝(指宋英宗,此时已去世)的意思啊!先帝每次朗诵您的文章,都必然感叹:‘奇才!奇才!’只是没有来得及使用您罢了!”
  • 苏轼对福建的壑源茶情有独钟,他说佳茗似佳人...
  • 中国历代品茶讲究茶艺、茶道,宋朝尤为盛行。宋朝人喜欢饮茶,饮茶不仅仅为品味解渴,而上升成一种高雅的意义,受宋代理学的清谈的影响,宋代的茶道有着清雅、淡泊的特性。
  • 苏轼在词中提到,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不失为一个美好的境界…
  • (shown)苏轼书法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 表面上描写庐山,但许多人生意义都展现出来,生命由各种不同角度去观照...
  • 无奈宦海频生波,
    暗箭屡伤苏东坡。
    才华盖世惹人妒,
    连遭贬谪跋涉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