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276)

中集-第九章:地狱里的火炬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五节:火炬战士,无愧当今的英雄(4)

(二)会场上(2)

八月底的盐源,按以往的季节,已进入风季。然而这一天却特别的反常。满天乌云密布,让人特别的沉闷。我望了望那浓云覆盖的灰色天空,觉得心里特别的压抑难受。我不知道,天要下雨还是要哭泣?不是说苍天有情么?

会场被整整两个排的士兵包围着,我们进入会场时,便看到那些隐藏在围墙外的绿军帽严阵以待,主席台后面高约1.5米的矮墙上,架着机关枪。

墙头上绿军帽下像狼一般凶狠的眼晴,盯着坝子里已进入会场的赤手空拳的人,就像防备某一个人振臂一呼,其余的人便会像洪水般朝主席台方向压过去,劫了法场似的。

在主席台两侧的露天看台上,是数百名来自各中队的队长、干事们,因为他们都是狱中的老油子,明白所关押的犯人都是一群被压得服服帖帖的奴隶。此时倒轻松随便,显得满不在乎。

能容下万名人的会场,被横竖交叉的石灰线划分成许多的方块。列队进入方块的各队囚奴,要规规矩矩的囚禁在里面,不得丝毫越界。

主持今天大会的是场部革命委员会杨主任。坐在杨主任身边的,是西昌中级人民法院的院长。杨主任不时从麦克风中传出埋怨声,责备各队的队长没按他的指令预先进入方阵内,不时地传出他起立整队的号令声,直到十点钟光景,才安定下来。经他这么一弄,原先十分压抑的气氛,缓解了许多,人们开始乱哄哄的交谈。

宣判大会开始,杨主任故作镇静严肃的起立,左手挥动着早已准备好的红本本,念着预先选定的公判会常用的经文,宣布大会纪律!

他讲话刚刚落音,主席台两侧走上来两名全武装的士兵,发出一阵厉声喝叱。短墙后面立刻回应出一迭杀声。这使人联想到专制时代公堂两侧峙立的差役,以木棒击地,齐声吼出“威……”的吼声。

就在这阵阵逼人的沉闷气氛下,一阵歇歇停停的雨点打在会场中,接着便将一场大雨狂泻下来。

矮墙上二十多挺机枪黑洞洞的枪口虎视着台下,枪口好像随时会因会场哄乱而喷出火舌来。三合土坝子里,近万名盘腿危坐的人们,虽被大雨浇淋,却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会场内近万双眼睛盯着主席台两侧的各队狱吏们,他们在大雨猛砸下,有的人东张西望,向可以遮雨的走廊跑去,有人正在张开事先带在身边的雨伞,却被矮墙后面的虎贲们叱住,使得这些想溜的人尴尬的缩回到原处。灰溜溜的收下了刚刚打开的雨伞,便用手帕,或脱下外衣,顶在头上。

我在台下正襟危坐,双目微闭,索性顺势地脱下了帽子,任凭豆大的雨点从光头上淋遍全身,雨水顺着衣服和裤子在双膝盘拢的交叉处,流到了三合土地下,仿佛是上苍在流泪,替冤死的人们作亡魂超度的祈祷。

忽然厕所方向传来了一阵骚动,有人在那里歇斯底里的吼叫,只见几名全付武装的士兵正用木棍,驱赶着围在厕所周围的奴隶们,警棍落在他们的头上和身上,发出一阵阵朴朴声,有人捂着沁出血的头在躲避着警棍,但没有人叫喊。

看台上的各队看守,有的正在向自己管理的囚犯队列张望,有的便从看台上走了下来,混乱持续了十几分钟后,厕所周围的人被强行驱散,大雨也开始收住了阵脚,杨主任才走到主席台前,抬头望了望渐渐散去的乌云,麦克风重新嘈杂起来。

他一声令下,一群虎贲两人揪一个,将30多名犯人像饿虎朴羊似的推到了主席台前,每一个被押上来的人遍休鳞伤,满脸是血。

当时惯例,被宣判者都在短墙后面被暴打一顿,并紧紧的捆绑以后,才推到主席台前,此种惨绝人寰的酷刑虐待,我们早就见惯了,被处决前还要被糟踏成这样,全是做给活着的奴隶看的,在这群惨不忍睹的队列中的第一名,便是张锡锟。

分别十个月了,此刻见到了他除了满脸是血,五花大梆外,还见他喉咙在艰难地抽动,他有一腔溶着热血的话要当庭一吐,或是想振臂一呼,向台下的奴隶们喊出准备好了的嘱托,但他说不出话来,因不能呐喊而挣扎着。

就在这一瞬间,全场一片哑然。唯有我和一切火炬成员,正强摁着心中涌动的怒火。抬起了头,正面迎视着张锡锟的目光。

就在这时,我看到主席台上左侧何庆云却低低地埋下了头,何庆云正坐在张锡锟的背后,看得出他一脸惭愧,关于他内心的想法,我早有耳闻,传说他的妻子最近经常向他唠叨:“世情险恶,少做一点缺德事为妙”,怪不得近一年来,他常显得沉默寡言。

在审讯中,张锡锟视死如归的精神,强烈震撼着他的心,使他意识到自己双手己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便在心理上解除了武装,何况动荡不安的社会,难说今后是谁持掌大权?

奇怪的是,今天主席台上,却不见林扯高,他可是杀害张锡锟的直接凶手。今天,林扯高本该高高坐在首席位置上,他该不是怕直面张锡锟吧!

在杨主任的一声口令下,接着是喇叭里播放出一阵声嘶力竭的口号声。这时,一群带枪的兽兵押下了那些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一阵沉闷的枪声响过之后,喇叭里又传出一阵口号声!

细雨滴在我的脸上,正好同涌出的泪水顺颊而下。此时,我像一个禅定的菩萨,将手中摘下的帽子紧紧地捏着,捏出水来!(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何庆云的这一反常举动,立刻引起了“火炬”撰稿人的戒备。但直到此时,张锡锟还不知道失踪的废稿,已经被王世春交到队部去了。
  • 既然帮人修理收音机,那么调试电波频率便是一个工作程序,为校正频率,他只好将收音机对准“美国之音”频段上,里面传出来大陆的真实消息,很自然地吸引了他,这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通遍假话迥然不同
  • 敏感的张锡锟已经注意到黄学全心绪“不佳”。可他并不知道此时的黄学全已对他构成了严重的生命威胁。为了帮助这个儿时的小伙伴从苦闷中解脱出来,张锡锟想把火炬传递给他,让他看清当局的黑暗和自己该争取的前途,但是夏光然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 这一天,周志将《火炬》看完,按张锡锟的规定,准备在厕所当面归还。正当周志取出“火炬”交还张锡锟时,黄学全已跨进厕所。张锡锟正将火炬和一卷捡回来的“传单”往棉衣里塞,见黄学全进来,迟疑了一会。直到听见蔡先禄高声呼喊报告的声音,便觉得情况不对。
  • 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被这么彻底的搜查,但我已冷得发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抵抗寒冷上,内心里却燃烧着一股怒火,多次向何庆云提出抗议:“你们究竟要干什么?处罚人也不能用这种办法”。
  • 今天狱方什么也没有搜查到,估计他们不会善罢罢休。林扯高经如此严密的搜查,竟没有从我们身上搜出“火炬”的一字一纸的“证据”,想到这里,身上感到稍稍暖和了些,头脑也开始清醒过来。
  • 我与何庆云长期打交道,彼此都了解对方的底细,我知道何庆云对林扯高闹出的这个“反革命集团案”很不服气,所以有意的给我留下替“火炬”抗诉的空间,何况这几天我已多次主动出击
  •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林业队特别小监里的张锡锟和周志的安危了,尤其是张锡锟的危险处境,又处在严密隔离下。中共最容易在他身上使出哄骗和恐吓的手段,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 预审员提出的问题,招来了张锡锟的严辞反驳,他们反而在张锡锟面前变成了受审者。在这个视死如归的人面前,已经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得到新的口供,审讯记录上是什么也记不上去了。
  • 当局对政治上稍露反对锋芒的人所采取从重从快的严厉打击,是毛泽东独裁暴政的唯一手段。因为火炬传递的不慎,使张锡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