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4) 凌烟功臣

font print 人气: 2956
【字号】    

第五节  凌烟功臣

凌烟阁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一座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之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尚存者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二十四位功臣图像,褚遂良题字,皆真人大小,并时常前往怀旧。

太宗《图功臣像于凌烟阁诏》

“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铭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着其美;建武功臣,云台纪其迹。司徒赵国公无忌、故司空扬州都督河闲元王孝恭、故司空莱国文成公如晦、故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征、司空梁国公元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敬德、特进卫国公靖、特进宋国公瑀、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宏基、故尚书左仆射蒋忠公通、故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郧节公开山、故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故荆州都督邳襄公顺德、雒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故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故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故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纲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炜,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或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或受脤庙堂,辟土方面,重氛载朗,王略遐宣。并契阔屯夷。劬劳师旅,赞景业于草昧,翼淳化于隆平。茂绩嘉庸,冠冕列辟,昌言直道,牢笼搢绅,固以瞻伊吕而连衡,迈方召而长骛者矣。宜酌故实,宏兹令典。可并图画于凌烟阁,庶念功之怀,无谢于前载;旌贤之义,永贻于后昆。”

房玄龄像,取自清刘源绘、朱圭刻《凌烟阁功臣图》。(公有领域)

太宗曾为许多凌烟功臣写诗,如《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太宗《赐萧瑀》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多被后人称引。

萧瑀像,取自清刘源绘、朱圭刻《凌烟阁功臣图》。(公有领域)

有明君才有贤臣用武之地。大唐君贤臣良,创出无数佳话。太宗胸怀宽大,海纳百川。对战争中招降之武将、文官、各不同民族众生,皆坦诚相待、恩礼有加。对不同宗教,给予极大自由,助其兴盛。对忠臣进言,兼听纳谏。

太宗打败薛仁杲后,仍令薛仁杲兄弟及其下属将帅宗罗睺、翟长孙等继续率领其降军。太宗与他们游乐骑射,全无隔阂。投降众徒感恩太宗宽宏大量,并慑于太宗威势,都愿意以死报效。

太宗打败宋金刚,寻相与尉迟敬德投降太宗后,寻相反叛,众将把尉迟敬德囚禁起来。(《新唐书‧尉迟敬德传》)屈突通等曰:“敬德慓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耶?”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王顾曰:“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耶?”

其大意为:尉迟敬德为人剽悍骁勇,现在抓了他,猜疑和叛乱之心已经结下,不赶快杀了他,后悔就来无及了。太宗说:“不能这样。尉迟敬德若一定反叛,难道会在寻相之后吗?”于是放了他,领他到自己卧室内相见,对他说:“大丈夫凭义气相许,小嫌不值得放在心上,我终不会因谗言而害了忠良。”于是赐给他一些金银,说:“你若是一定要离开,把这些作你盘缠吧。”这一天太宗等在榆窠狩猎,恰逢王世充亲自率兵数万来挑战。单雄信是王世充猛将,骑马直奔秦王,尉迟敬德催马大喊横刺冲来,单雄信从马上掉下来,尉迟敬德掩护太宗撤退,又率领士兵回来作战,大败王世充。太宗看着尉迟敬德说:“近来大家都认为你会背叛我,我唯独确保你,并没有其它意思,可为什么善报对我来的如此之快呢?”尉迟敬德感恩太宗坦荡胸襟,成为太宗左膀右臂,辅助太宗,忠心不二,凌烟阁高悬英名。

尉迟敬德像,取自清刘源绘、朱圭刻《凌烟阁功臣图》。(公有领域)

玄武门之变后第一天,原东宫将领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自首。薛万彻逃亡以后,太宗多次让人明示,他亦复出。太宗说:“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之人,乃义士也!”都赦免了他们。当初,太子洗马魏徵经常劝说太子建成及早除去秦王。建成败亡后,太宗传召魏徵,问道:“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关系呢?”大家都为魏徵担惊受怕,魏徵却举止如常答道:“如果已故太子早些从我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祸事。”太宗素来器重其才能,不计前嫌,对其以礼相待,并根据其耿直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后又让他行宰相职权,兼听纳谏,君臣坦诚相待。他后来也成为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画像高悬在凌烟阁上。

侯君集后因贪污腐败被关,心怀不满,怂恿另一个功臣张亮与自己一起造反。张亮密报太宗,太宗却道:“汝与君集都是功臣,如今君集只对你一个人说了,如果让你们二人对证,君集一定不承认,我应该相信谁?”于是不再提此事,“待侯君集如初”。

后来,侯君集造反被抓,太宗亲自审讯,说:“你是国家功臣,我不想让你受刀笔吏羞辱,因此亲自来将事情弄清楚。”证据确凿,太宗又召集文武百官说:“君集有功于国,我将乞求饶他一命,诸位能否答应?”群臣都说:“君集之罪,天地不容。”造反本应灭族,但太宗念他曾有功于国,饶了他妻儿之命。临刑前,太宗与他诀别,哭道:“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

太宗登基后,有段时间心绪不宁,病体难支。尉迟敬德与秦叔宝主动披挂上阵,手执钢鞭,在宫门口为太宗护侍。太宗病自尉、秦二将站哨后逐渐痊愈。太宗见二将夜夜站岗,心中不忍,便让画匠画二人全身像贴在宫门上,效果一样。从此民间把他们二人视为门神,把他们影像加以拓印贴到门上,此即中国民俗中贴门神风气之由来。

秦叔宝像。(公有领域)
秦琼年画。(公有领域)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太宗大力宣倡下,唐初士僚教育之兴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然徒具教育结构,缺乏教育内容,与太宗的旨意大相径庭。太宗决定完成经学统一。他的参与使唐初经学研究体现出大一统时代之规模和气度。
  • 唐代道家修炼得以广泛弘扬,求道访道者非常之多。名医孙思邈一生以修道和行医济世为务,造福世人不计其数,被后世称为“孙真人”和“药王”。太宗身边不乏道家修炼真人辅佐,如王远知、薛颐、李淳风、袁天罡等等皆是当时名道。
  • 大唐盛世,佛家思想传播亦规模空前,佛经翻译、传播数量巨大,很多人信奉佛法,深信因果而修心向善,社会安定,民风淳朴,正如佛经所述:“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佛法在唐代广传得益于太宗大力扶持。
  •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西行至天竺取经归唐后,太宗令其住锡西京弘福寺,一切经费由朝廷供给,并亲赐《瑜伽师地论》之序,即《大唐三藏圣教序》,成就玄奘译经伟业及千秋功名,也奠定自唐至今千百年来佛家修炼在中土经久不息之流传。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 康熙初年,学士孙芑瞻(名在丰)担任皇帝身边的侍讲。他跟众人说了自己亲见的康熙皇帝的几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许多康熙帝谦虚勤学、敬天爱民、仁爱宽容贤臣的故事。
  • 商汤对人、对万物都能作到“网开三面”。夏桀失政在鸣条这地方被商汤打败了。当时,商汤并没有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对夏桀说:“我将为君王恢复道德,复明人心。”夏桀对商汤说:“君有人,这是君的国。”就是说夏桀看到商汤拥有民心,也就拥有了这片国土。于是夏桀带着五百个追随者离开。他从中野迁徙到不齐又迁徙到鲁地,结果如何呢?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为何自比乡贡进士呢? 他怎样选博士?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学家给与“有贞观之风”的评价?
  • 清朝四大谜团之一,世祖顺治皇帝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为僧?董鄂妃为何能成为顺治帝的挚爱,她到底是谁?
  • 康熙帝在位期间广施仁政,布恩德于四海,使得天下出现了“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盛世景象。而作为中国帝制后期最为圣明的君主,康熙对后代的教育亦是历代帝王中最为勤谨的一位,故其后代皇子王孙多文武全才,实为中国历史上极为成功的教育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