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唐诗系列之十二

【品读唐诗】熟悉而陌生的故乡

作者:兰音
明 周臣绘 《画“闲看儿童捉柳花”句意》(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0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您知道大诗人李白的“诗仙”名号是怎么来的吗?据《本事诗》(唐孟棨撰)记载,李白来到京城长安,尚未成名,独自住在旅店里。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上门拜访,惊叹于李白飘逸超群的风姿,于是请求欣赏他的作品。老人读了李白的《蜀道难》,多次称赞,直呼李白为“谪仙”。后来他又读了《乌栖曲》,又叹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原来,关于李白两句广为流传的赞誉都是出于这位老者之口,他就是贺知章。能够慧眼发现李白的诗才,说明贺知章也非一般人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诗人的传奇与佳作。贺知章年轻时就以诗文扬名,是少数仕途顺遂的大诗人,但是到了老年,他突然决定辞官回乡。

这时,贺知章离家已有五十多年了,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已经变成垂暮的老人了。他发现自己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家乡话,但是须发早已斑白,且渐渐稀疏了。贺知章重游家乡,偶遇对面的孩童,还笑着问他,老人家,您从哪里来呀?他不禁感叹人世沧桑的变迁,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家门前的一湖春水,微风吹来时依然荡漾着曾经熟悉的波纹。

贺知章传世的诗歌不多,但是他的代表作,几乎是人人都能背诵的经典,比如写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咏柳》,还有就是他晚年所作的两首《回乡偶书》: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清 钱慧安绘,贺知章《回乡偶书》诗意图。(公有领域)
清 钱慧安绘,贺知章《回乡偶书》诗意图。(公有领域)

诗境赏析

这组诗分别描写了诗人初返家乡和在家乡游历一番后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久居客乡、留恋故里的乡情,其中以第一首更为知名。“少小离家老大回”,起句用少小、老大以及离家、回家两组对比,高度概括了诗人大半生的经历。年轻的时候背井离乡,在外闯荡,直到垂垂老矣,诗人才得以回到阔别几十年的故乡。再看看自己的模样,却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由于年龄老迈,诗人的头发花白而稀疏,但是一张口仍然不改当年的乡音。他多年离家,心中却无一刻忘记家乡,只是不知道,家乡的人是否还记得他呢?

前两句诗歌,用平易直白的语言,刻划了一位久经风霜却牵挂家乡的老人,那么家乡还是他当年记忆中的模样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时的家乡熟悉而陌生,曾经相识的乡邻,也大多逝去了。现在的家乡,一代新人生活的地方,他们见了诗人,反而把他当成了外地人。那天真烂漫的孩童,是藏不住心事的,他见到了陌生人,就笑嘻嘻地脱口而出:“这位客人,您从哪里来呀?”

从整首诗来看,结尾这两句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堪称全诗的经典。诗人欲表达久别故乡、人生易逝的感伤,偏从一个活泼欢快的场景写起;诗人本是故乡的“主人”,偏偏被人误认作“客人”,他用一个没有答案的问句作结尾,流露出故乡反成他乡的感怀。这种写法就像传统绘画中“背面敷粉”的技法,即在画绢背面涂上一层铅粉,将正面的图画形象衬托得更鲜明。它运用在诗文中,就是着力描写客体以烘托主体,达到比正面描写更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第二首诗歌可以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抒发了物是人非、人世无常的复杂情感。“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起句含义与第一首相似,诗人反复吟唱久别家乡的身世,可见他多年来对家乡是多么的向往,这才一唱三叹,不断地叙说。但是通过和乡人的接触,他发现,自己熟悉的人和事逐渐消逝,昔日的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的家在镜湖边上,他回到家看到门前的镜湖,依然在春风拂过荡起旧时的波纹。在诗人看来,在五十年的光阴里,不变的或许只有一口乡音和一湖碧水。而那湖水或许就是他在家乡唯一的安慰,保持着他记忆中的样子。

我们再回来品读题目,《回乡偶书》,“偶”说明这组诗写得很偶然,但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以它胜在语言朴实无华,情感自然真挚。《唐诗解》认为它“摹写久客之感,最为真切”,《网师园唐诗笺》也说它“情景宛然,纯乎天籁”,可见后人都给予了这组诗极高的评价。

贺知章像,出自《三才图会》。(公有领域)

诗人背后的故事

史书中记载,贺知章性情旷达随和,善谈笑、好饮酒,再加上诗文写得好,言谈举止都有一股超然出众的风流气质,为时人所倾慕。有位官员说,自己一日不见贺知章,就觉得自己成了俗人。贺知章的好人缘,让他和许多盛唐名士成为好友。有关他的名号,也多以群体命名。比如,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和李白、李适之等人合称“饮中八仙”,又和李白、孟浩然、 王维等人合称“仙宗十友”。

无论是诗歌、书法还是饮酒,贺知章都能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而他在仕途也非常顺遂,三十多岁高中状元,就担任博士,后来历任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职,在朝廷负责编书、教导太子等工作。贺知章在京城做官,一做就做了几十年。直到八十六岁时,他突然得了一场大病,本已经不省人事,然而幸运的是他又奇迹般活了过来。

闯过了一场生死劫,贺知章忽然看淡了功名,向当时的唐玄宗请求告老还乡,并提出把京城的府邸捐出来做道观,自己则出家做道士。玄宗不仅恩准他的所有请求,还把他的府邸赐名“千秋”,把他家乡的镜湖一角赐给他。贺知章离京的时候,玄宗下诏在城门设立帐幕,百官出动为他送行。另外,玄宗还亲自写下两首诗为他壮行。

可能有朋友要问了,贺知章在京城的生活,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了,为什么舍得放弃一切,回家乡做一个清修的道士呢?根据传奇《原化记》的记载,贺知章原是一位颇具仙缘的奇人。相传,他在京城府邸的对面,有一户人家,一个老者经常骑着毛驴从小板门进出。五六年过去了,老人的容貌、衣服都没有改变。贺知章很奇怪,就询问附近的人,人们都说那老者不过是个市场上卖穿钱绳索的王老,但是贺知章断定老者绝非凡人。

于是,贺知章一有空就去老者家里闲聊。老者家里只有一童子服侍,见贺知章来拜访,就很恭敬地接待他。时间一长,两人熟悉起来。老者说,自己精通修道炼丹的法门。贺知章当场表示要拜王老为师,还献上一颗珍藏多年的明珠表达诚意。老者接过来,却让童子拿着明珠换烧饼。贺知章见了就不乐意了,心想自己送的是这么珍贵的东西,老者怎么不珍惜呢?

就这么一想,老者已经察觉他的心思,教导他:“道术可以心得,不能力争。你心怀悭吝之心,怎么能修行呢?你应该到深山幽谷之中,勤奋、专心地修炼啊。”贺知章一听,立刻醒悟。不久,他就向玄宗请求辞官了。原来贺知章经过高人点化,心生虔诚的修道之志,所以才会在大病初愈后,不顾老迈的身体,坚持回乡修行。

回到家乡后,贺知章看到家乡的种种变化,感慨万千地写下这两首《回乡偶书》。其实我们现在看贺知章弃官回乡的举动,或许他并非出于单纯的落叶归根的传统想法。修炼人的目标是返本归真,回到天国世界里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贺知章作这组诗,说不定也表达了回归天上故乡的愿望,圆满完成自己的修行呢!@*#

点阅品读唐诗】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贺知章(公元 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 儿童“笑问客从何处来”,本来天真自然而无深意,但这淡淡一句问话,却重重地敲打在作者心上,引发出无限的感慨:自己非但老迈衰颓,而且反主为宾,似被故乡所忘!个中悲哀尽在平淡一问之中。
  • 由于他们之间往来增多,贺知章渐渐地更加礼敬老人,两人言谈也逐渐深入起来,老人说了他擅长修道炼丹之术。
  • 如果要用一个声音来代表夏天,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的,那一定是蝉声了。碧绿的树梢上,人们总能听到蝉连续不断的唧唧的鸣叫。有时候它很聒噪,吵得我们难以入眠,但更多时候,我们把它视为夏天的象征。因为到了秋天,蝉就很少鸣叫了,也就有了“噤若寒蝉”这个成语。由于蝉独特的生活习性,几千年前的古人就乐于把蝉作为描写或歌咏的对象了。
  • 当今的人们大多热衷旅游,借此来放松心情,增长见闻。不过大家想过没有,古代人对旅游的兴趣可不比现在人少。如果把李白、杜甫、苏轼等几位名人一生的行踪做个旅行地图,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过的地方多到超出我们的想像!不过古人旅游可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他们求知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他们一旦开始旅行,可不是几天、几个月就结束的,往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所以那时候的旅游一般叫做“游历”或“漫游”。
  • 今天的人们在总结传统文化的时候,很喜欢做“四大”的概括,比如四大美女、四大发明、四大名著,不一而足。那么朋友们,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四大名楼吗,它们分别是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还有山西永济的鹳雀楼。这几座名楼修建的初衷,有的是为某位贵族而建,有的是用于军事防御,但无一例外的,它们之所以能够闻名遐迩,都得益于流芳百世的不朽诗文。
  • “郑公樗散鬓成丝”其实是一句反语;杜甫在之前写给郑虔的诗中曾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这样有才学的人,却被贬官到台州担任司户参军。杜甫担任的左拾遗也是从八品,所以才会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这首诗替郑虔及自己鸣不平。“万里伤心”与“百年垂死”,表面说的是郑虔,这何尝不是杜甫自身的写照呢?
  • 阅读古典近体诗,常可看到“得句”这个词,“得句”是一种创作状态,也就是创作时,在潜意识(下意识)中脑海里闪现出一句诗(或几句诗),可根据所得到的句子马上创作一首诗或几首诗,或记录下来放入诗囊中。如谢缙“濡豪还自适,得句共谁论。”大意是“挥毫作画自得其乐,得到的好诗句又有谁能够分享呢?”
  • 古代诗人常借月光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因为月亮的清辉是两地共有的,所以这里作者要赠送的是思念之情;因为相隔两地,不能将这浓浓的思念亲手送给你,那我们还是期待在梦中相见吧!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其中“鸥鹭忘机”典故出自《列子‧黄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识人亦然,不仅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还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