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年3月21日 德意志民族音乐的奠基人巴赫诞辰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1685年3月21日,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巴赫出生于爱森纳赫一个音乐世家。

巴赫8岁父母双亡,由担任管风琴师的长兄抚养,并教授他弹奏键盘乐器。15岁起独立谋生,往吕讷堡入中学,同时在教堂中担任合唱队女高音声部歌手直至变声。1703年4月,巴赫任魏玛宫廷小提琴手,后来又先后任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米尔豪森教堂和魏玛宫廷管风琴师,都因不事权贵,愤而去职。

1717年8月开始,巴赫任克滕宫廷乐长后的6、7年间,是他一生中处境较为顺利的年代,也是创作上(尤其在世俗性器乐创作上)丰收的年代。克滕公爵热爱音乐,对巴赫非常器重,常在一起奏乐,一起旅行。他以国库收入约1/30的经费作为其宫廷乐队的开支。此期间巴赫写下许多最重要的代表作:《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1722)、《勃兰登堡协奏曲》(1721~1723)、小提琴独奏奏鸣曲(约1720)、大提琴独奏奏鸣曲(约1720)、《创意曲》(1723)等。

1724年,巴赫开始在莱比锡圣多玛教堂及其附属歌唱学校任职,在莱比锡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写下了265部宗教康塔塔、6部经文歌、5部弥撒曲、4部受难曲、3部清唱剧等宗教性乐曲,又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下卷(1744)、《意大利协奏曲》(1735)、《戈尔德贝格变奏曲》(约1736)等世俗性乐曲。1737年,巴赫获得“德累斯顿宫廷作曲家”的头衔。1747年,巴赫访问波茨坦,为普鲁士皇帝腓特烈演奏。返回莱比锡后,他又写作了一部乐曲《音乐的奉献》(1748)献给普皇。最后,巴赫还写作了一卷《赋格的艺术》(未完成)。由于他的体力日衰和双目失明而就此搁笔,1750年7月28日逝世于莱比锡。

巴赫生活在18世纪上半叶封建落后、四分五裂的德意志,作为一位市民乐师,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市民阶级中先进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广大德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巴赫的音乐富於哲理性,具有沈思冥想的性质和内在的思想情感。巴赫的音乐有其鲜明的个性,不论是悲剧性、戏剧性或各种生活风俗性的描绘还是丰富的内心刻划,都达到了深切动人的境地。他作品中的不少悲剧性的乐章,深刻反映了当时德意志人民(尤其是市民阶级)的苦难、挣扎、期望,体现出纯朴、坚强的性格以及对光明、幸福的追求。坚实、宏大是巴赫音乐的基本性质,他的音乐常在充满压抑的气氛中,呈现出一种坚持不懈的倔强,正如他本人的性格。

在巴赫作的一些声乐和器曲中,也体现了各种生动、活跃、轻松、甚至诙谐的形象。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德国市民的生活,流露出对人世生活的热爱和广泛的乐趣。巴赫的音乐中更贯穿着一种充沛的生命力,常常具有江河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这正是新兴的市民阶级在先进思想的推动下,力图挣脱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表现。

巴赫的音乐创作标志着德意志民族音乐的开端,对后世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几个世纪以来,德国屈服在外国的压力和影响之下,经济的落后、政治的分裂、精神文化的堕落,使得德国几乎无民族意识可言。文化受法国影响的支配,宫廷操法语,学术界用的是拉丁文,主宰剧院和乐坛的是意大利人。当贵族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日益依靠外国,在音乐上日益崇拜和模仿外国音乐的时候;当粉饰封建统治的宫廷音乐, 死气沈沈的宗教音乐,以及追求享乐的浮华、浅薄的乐风盛行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坚持并发扬了质朴、坚实的德意志民族音乐的风格。当德意志民族的语言还未能统一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却已标志着德意志民族音乐语言的形成;当第一个使德国文学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德国文学家莱辛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巴赫的音乐却已为德意志民族音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促进德意志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

尽管巴赫在世时,他的作品未能广泛流传,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他的音乐日益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从1802年德国音乐学家福克尔出版了第一部巴赫传记以来,尤其是1829年门德尔松重新发掘、演出了巴赫的久被人遗忘了的《马太受难曲》以来,巴赫的音乐在现实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创作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与日俱增。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和哲理性,其艺术技术手法的严密、精巧,始终是学习作曲者的楷模。18世纪末叶的古典乐派大师莫札特在其晚期创作中明显地吸取了巴赫复调音乐的精神和手法。贝多芬在音乐的逻辑性上更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巴赫的成就。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如舒曼、门德尔松、肖邦等,也从巴赫的音乐中吸取灵感。20世纪各种不同倾向和流派的作曲家,也分别从巴赫的音乐中获得新的力量。巴赫及其音乐不仅是他以前音乐成就的集成者,更是他以后音乐发展的启迪者。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