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真诚善良有无穷的神奇

千载云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世上没了真诚善良
天空将失去蔚兰
白云将不会流动
阳光将没有灿烂

世上没了真诚善良
青山将失去翠绿
鸟儿将不会歌唱
河水将没有清碧

人们走到哪里
哪里都是伪装
人们走到哪里
哪里都是高墙

真诚善良是春天的使者
可以让冰河融化
可以让聋哑唱歌
可以让枯树开花

真诚善良有无穷的神奇
可以让天涯变为咫尺
可以让陌生成为知音
可以让仇恨化为友谊

如果人人都真诚善良
世界将处处笑意飞扬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化篇─文学和史学

    文学

    * 诗歌和小说

    建安七子之后,在文学上有较大成就的是晋、宋之际的陶潜。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他的代表作是散文《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幸福的世外桃源。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记者昨日获悉,民谣女歌手艾敬将于11日在京举办新书《艾在旅途》的发布会暨小型歌友会,这本书集艾敬的散文、诗歌、写真、绘画为一体,艾敬曾拜师四川著名油画家张晓刚,这本书将展示她最得意的画作。艾敬还将首次曝光大批资料图片,其中不少图片是她的新男友所拍。
  • 在杨春光诗歌中,可以看到一种与西方黑暗诗人相通的哥特式风格,
    一种浓罩神州的恐怖氛围。从他的组诗《枪毙诗人》及其诗作《撑死
    诗人》、《活捉诗人》,组诗《伪文盲时代》的《撕裂自己的伤
    口》、《我的尸体》等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渗透着审美意识的
    恐怖意象,例如:
  • 第二届皇后区国际诗词节将于9月18日12点至4时以诗歌音乐庆祝大纽约市的多元文化以及文艺。
  • 2004年8月26、27日,笔者陪同俞梅荪冒着自投罗网的危险,到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人民医院看望正在这里接受监视治疗的张友仁,顺便也对同为桃林口水库移民代表的李铁、刘素娥、刘晓艳、李丰春、刘增复等人进行了调查采访。在笔者收集到的文字材料中,有这样一首和血含泪、情真意切的农民诗歌,标题为《乞盼书——桃林口库区返迁移民心声》,抄录如下:
  • 诗歌作为艺术中的先锋,既是社会前进的批判武器,又是人性向善的目的形式和手段及方式,尤其是批判主义诗歌运动,更有其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用我们能够熟悉使用的,并已习惯了的诗歌文体,以诗为利器与武装,并行以其他还能握有的、代表我们与广大人民心灵意识相通的艺术形式表达话语权力,进而向着政治中心极权话语展开批判和彻底抗争——从而启蒙人智、捍卫人权和奔向民主。——杨春光,摘自2004年4月12日《重谈诗歌干涉政治与反对犬儒主义写作》
  • 毛泽东发动的“文花大革命”,顾名思义就是要“革”文化的命。在
    长达10年的“文革”时期,《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
    和《水浒传》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均作为封建文化而被禁绝;雨
    果的小说、海涅的诗歌、沙士比亚的戏剧……等等,则作为西方资产
    阶级文化而遭到封杀;甚至连前苏联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都被当作
    修正主义的东西而遭到批判。“文革”期间,有一句被到处张贴的政
    治口号,叫“消灭封、资、修”。在这句口号之下,古今中外人类优
    秀的文化成果在中国遭到了亘古未有的厄运。
  • 今年五十七岁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艾芙烈.叶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近年来在德语世界饱受争议,剧作上演也屡屡在媒体造成丑闻,就和她一向充满爆炸力的作品一样,今天得奖的消息传来,震撼了德语系国家的文学批评界。曾在保守封闭的修道院当过学生,在维也纳学院就学时才开始献身文学的叶利尼克才华洋溢,作品包含了诗歌、散文、剧作与广播剧本等各种文类。她擅长批判婚姻与社会中“男性无所不在的主宰制与权力关系”,对政治虚伪无情的攻击,批评界咸认是德语系作家中,最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女作家之一。
  • 那一天是法国人的嘉华年。八月十五日,巴黎隆重纪念从纳粹铁蹄下解放六十周年。一系列激情四射的活动,如重现当年人民夹道欢迎的入城仪式,大型演出、阅兵授勋、诗歌图片展览以及为死者鸣钟仪式,把人们带回到六十年前重获自由的狂欢时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