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偶感

晓拂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有一种书读来就有花香隐隐,清风吹过,月映江河。字里行间的芬芳淡淡地散开来,身心皆十分清爽。正如与有一种人交谈一样。

年齿渐长,什么样的人似乎都可以打交道了,因为心存悲悯。许多事情心里明白就行了。别人做了什么对自己不好的事也不会太在乎,因为明白他们其实是在伤害自己。

世上的任何事做了都会有印迹的,有些印迹或许眼睛看不见,但是存在着。对人心存善念的人总是有一种光彩包围着,让人想亲近,哪怕他是破衣烂衫。而对人心存不良的人也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让人想远离,即使他富可敌国。

世上的人常常为贪嗔爱痴所困,所以,本性光明全失。对许多人许多事的理解加了太多自己的观念,而不能按其本来面目去理解。

好的诗文应是将事物自身的美呈现出来,而不是呈现作者自己的许多观念。──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袁愚谷制台,名守侗,是长山人,谥号清悫,小时候与纪晓岚一起读书,又是纪晓岚的亲戚。
  • 我今年59岁,有四个子女,丈夫于1975年4月8日由于眼病双目失明。自从丈夫患了眼病失明后,当时大女儿才9岁,小儿子才2岁,工资又低,因为要为丈夫治病,生活实在艰难,好不容易养大四个儿女。1993年底我开了一个小饭店,白天晚上通夜营业是为了还丈夫治病和儿女们读书借的钱。由于忙做生意对丈夫照顾不好,他就不理解我,打我骂我。
  • “妈,您少说两句行吗?”中国天津市妇联儿童部日前的一项调查,可能让不少妈妈感到意外。天津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新华网报导,爱唠叨是大多数母亲的通病,但是这种特别的关心实际并不被子女认可。一名受访儿童在问卷中表示,平时学习成绩已经在九十五分之上,但是妈妈却要他放弃一切娱乐;从他读书、认字的那一天起,妈妈便年复一年地唠叨。他说“我躲藏过、哭闹过,有时我想我只有永远离开才能解脱。”
  • 凡读过温庭筠词作的,无一不为上面这首小词倾倒。“花间派”词魁工笔重彩绘制的《晓妆美人图》,千百年来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然而,每一位琅琅吟诵、击节赞赏这首词作的读书人,真正将其内涵全部弄懂了吗?笔者以为“未见得”。
  • 昨日从中央戏剧学院传出消息,张默打女友事件有了处理结果:张默被勒令退学。记者随即联系上张默助手,虽然他表示还没有决定下一步怎么办,但“这件事还没完”。该助手还表示,张默不会转往张国立担任荣誉院长的重庆美视电影学院读书。
  • 现代的学生读书,多是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之下死记硬背,只为求得一个好成绩及一张文凭而读书。
  •   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随从告诉他说:“县令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捧着《公羊传》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 作者投稿/院士原来不读书?不会吧。当今的院士,相当于从前的翰林、内阁大学士,人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可能不读书吧?再说,现在信息爆炸,所说的“书”怕是杂书、闲书、非专业书吧?这隔行如隔山,工程院士当然不一定非读解剖学书刊了。还有,是哪位院士不读书?应该指名道姓,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读者问得有理,敬请读完本文,便知哪位院士“不读”的是什么“书”了。
  • 庞安时,字安常,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浠水县)的人。小时候就很能读书,看过的书都能记住。他的父亲是祖传的医师,曾经拿《脉诀》来教他。庞安时说:“这本书不值得学。”便自己找了黄帝、扁鹊的脉学理论来钻研。过了不久,他便弄通了其中的道理,有时还能说出一些新颖的看法。和别人讨论、辨诘有关问题时,没有人能让他理屈。他的父亲非常吃惊,因为他当时还不到二十岁。
  • 黄观鸿先生在“院士原来不读书?”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潘家铮院士读书还是不读书?具体一点,就是潘家铮院士有没有读过黄万里教授反对三峡建坝的文章?
评论